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有序进城就业,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下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农民进城就业的环境不断改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噍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农民进城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建设滞后,城市公共职业介绍、培训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进城就业的需要,一些不法分子以职业介绍为名坑骗农民工钱财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农民进城就业收费多、手续繁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部分行业和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侵害农民工权益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崇州市在桤泉镇千功村、生建村、中和社区成立“农业劳务合作社”.探索解决农用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农村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新途径。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两村一社区”农民就业服务组织化、入社农民收益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成都市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和解决“三农”问题中.以解决好失地农民充分就业为关键.以狠抓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为突破口.像抓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一样抓先地农民的培训及就业工作.走出了一条以就业培训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地震灾害影响,我省今年就业形势严峻。3月2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主持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并强调.要把保就业作为保民生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灾区群众、返乡农民工、城镇低收入群体、大中专毕业生和被征地农民等五类群体的就业难问题,促进保就业与保增长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自贡市就业局今年把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前移到农村,启动了在村一级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试点。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就业局参照城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建设,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了村级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的基本条件、职能职责和工作内容,并从四区两县就业局推荐的试点村中选取8个村进行试点.提供适合农村的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图为市就业局局长胡珍剑在富顺县代寺镇明星村调研。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达州市以实施“十大惠民行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着力从根本生解决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取得较好的成效。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就业再就业8576人.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3957人.分别完成省上下达目标任务的67.93%、71.47%、131.9%。[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统一,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都离不开投入。建国五十年来解决就业问题基本经验之一,就是注重了投入这项工作。这使得我们得以四次渡过大的就业高峰时期,就业投入是政府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事业,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资金投入。就业投入同经济发展的投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无疑是个严峻问题。吉林省近年在通化市通化县、长春市双阳区和吉林市磐石市进行农村就业制度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机制。这些探索能让农民享受到怎样的就业服务?能否缩小城乡就业服务差距?近日,《人民日报》记者经过深入试点地区采访,完成了一份来自基层一线的走转改调查报告,在《人民日报》要闻版予以大篇幅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在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只有实现比较充分就业。不断增加居民的收入,缩小新区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才能达到最终融为一体的目的。而创业即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8,(9):F0003-F0003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带动、有效培训、政策扶持、配套服务等措施,坚持项目引进与扩大就业相对接,积极开展社区就业互动服务,挖掘就业空间,在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充分就业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2009年.营山县就业服务工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影响.按照“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营山经济发展和建设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政策保障就业、服务助推就业、资金支持.就业、环境吸纳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强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努力促进城乡劳动力和就业困难对象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和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泸州市就业部门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引导和援助力度.以落实“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抓手.集中力量推出系列活动.营造就业服务声势与氛围.让就业春风温暖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区位、经济、社会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南江县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就业问题存在失业比重较高、就业结构二元特征明显、劳动力供需区域性错位的特点。据统计,南江人口总数为70.3万.劳动力资源有47.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1.5万人。城镇劳动力5.6万人.其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巴中市巴州区近年来始终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方针.通过统筹城镇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四类群体,拓展产业就业、社区就业、异地就业和援助就业四个渠道.强化技能培训、社会保障、落实政策和搞好维权四个环节.认真贯彻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决策部署.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切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工程。各地如何结合实际。走出一条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培训之路,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6.
劳务产业是巴中的支柱产业。搞好劳务开发.发展劳务产业,解决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贫困山区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三个转变”,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就业是人们生存之计、生存之要.人以劳动、就业为谋生的手段.“民以就业为本”。那么怎样才能够促进就业呢?就业要以教育培训为本。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达州市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搞好摸底调查。全市就业服务机构深入乡镇和街道社区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摸排登记工作,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提供免费服务,优先推荐就业。二是加强政策扶持。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等就业优惠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带动就业。三是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聘用高校毕业生到公益性岗位工作。四是提供就业服务。通过提供用工信息、加强职业推介、现场招聘、网络招聘、送岗位活动等形式,已帮扶近15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五是开展创业培训。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华蓥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富民强市”战略目标,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注重质量、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9.
10月26日,劳动保障部召开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电税电话会议.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批示精神。落实关于统筹城乡就业要求.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民工接受就业服务和培训的人数增长迅速.但与上亿农民工的需求相比.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民工反映强烈的主要问题,一是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一些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开始对农民工免费服务,但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又往往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已经就业的农民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很难自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也很少为农民工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二是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求职农民工极易上当。一些非法职介机构和不法分子以职业介绍为名设局行骗,一些企业也参与不法中介的欺诈活动,一些民办职介机构违规高收费,这些情况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挫伤了农民工对职业介绍服务的信任。三是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就业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