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藏语动词     
周季文 《中国藏学》2002,(2):119-127
本文分十部分从不同角度将书面藏语动词(指词于本身,不包含后缀或其他附加成分)分为自主动词、不自主动词、结果动词、能否动词与形动词、及物动词与述说动词、不及物动词、情感动词与超越动词、自动动词、使动动词、互动动词与变化动词、判断动词、存在动词、领有动词与丰匮动词、趋向动词与致使动词、助动词、结构动词等小类,侧重探讨藏语动词作谓语时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季文 《中国藏学》2002,(4):118-128
本文分十部分从不同角度将书面藏语动词 (指词干本身 ,不包含后缀或其他附加成分 )分为自主动词、不自主动词、结果动词、能否动词与形动词、及物动词与述说动词、不及物动词、情感动词与超越动词、自动动词、使动动词、互动动词与变化动词、判断动词、存在动词、领有动词与丰匮动词、趋向动词与致使动词、助动词、结构动词等小类 ,侧重探讨藏语动词作谓语时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3.
汉语青海话名词的特点李克郁,李美玲多语环境中的青海汉话是汉语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它除与普通话(或汉语书面语)有共同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范畴外,还有诸多自己独有的语言现象。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乍看起来,使人不可理解,因为都是一些为汉语所不能容忍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藏语在构词和构形中都有一些表示语法意义的轻读成分,如构词的词缀和表示语法意义的助词,可以统称为附缀语素。甘孜话这些附缀语素都会与前面的词根或词发生语音的减缩变化,形成大量真性复元音和新的形态变化方式,出现复杂的历时和共时的语音和语法变化。这种减缩变化调整了语音和语法的格局,是甘孜话语音和语法演变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方式和特征,也是藏语康方言中比较少见的现象,研究这种涉及语音和语法两方面的重要现象,无论对藏语或藏缅语言语音、语法的共时和历时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才华  群诺 《西藏研究》2023,(5):151-158+164
现代藏语动词分类方法侧重于藏语信息处理需求,没有充分考虑藏语本身的语法特点和理论框架,很难与藏语传统语法相统一,甚至相去甚远,加之分类标准不一,难免出现交错现象。三个基本动元的动词分类方法,通过描述动词的基本配价数目及其语义兼类间的关系,揭示了格语法与配价语法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继承了藏语传统语法的根本思想,而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传统分类体系,更好地体现出动词间的句法、语义差异。此方法能够自圆其说,能做到“不杂、不重、不漏”的分类基本要求,并且能够合理解释藏语“语义兼类”现象。  相似文献   

6.
配价语法又称"依存语法"或"从属关系语法",它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句子各构成成分之间的支配和从属关系。在藏语句子中动词通常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藏文动词是整个句子的核心。本文根据配价语法理论,采用大量实例,针对藏语动词的及物性和论元需求,提出了藏语动词的配价环境和框架,对藏语1000多个动词的配价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跟印欧语言相比,我们都说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标记的语言,但缺乏不是没有,动词重叠就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形态变化的一种语言现象。近年来对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本体研究十分丰富,成果颇丰,且对留学生动词重叠的偏误研究也很多,但对于偏误方面的研究仍可提出新的看法和建议。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使用归纳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和研究了留学生对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的习得情况,提出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对其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居住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在这里生活、劳动结成了亲密的兄弟友谊,同时使民族文化亦互相影响。表现在语言上不仅汉语对于各少数民族语言产生较大影响,各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藏语)对于汉语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本文仅通过汉藏语言比较分析,就青海汉语方言的一些语法现象作一些说明。“宾一一动”句式“宾——动”式是青海方言的一种基本句法格式,它不象在普通话里作为“变例”出现。所谓基本句法格式,首先是说这种格式应用的范围极广,概括的句子极多。陈述句如:毛…  相似文献   

9.
江荻 《中国藏学》2022,(6):150-160+219
文章一方面叙述西藏的多样性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尝试用一种计算机自动聚类方法对西藏的语言进行分类。文章采用编辑距离计算方法的编码和赋值,以及聚类算法和树形图呈现。实验采集了西藏的藏语及其方言,还有门巴、珞巴、僜人等族群的非藏语语言共计49种,包括目前尚未识别的一些地方话。实验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分布着藏语和非藏语的藏缅语,藏语包括传统分类的卫藏和康方言,卫藏又可分为前藏、后藏、阿里和南部次方言;非藏语的藏缅语有门巴族语言、珞巴族语言、义都系语言,以及藏东和藏东南语言系属不明的地方话。与传统分类相比,文章中所用机器语言或方言自动分类相当合理,可信度很高。  相似文献   

10.
赵元任先生是中国使用科学方法记录藏语第一人,也是中国运用语音学和音系学原理为拉萨话整理出科学语音系统的第—人。他在《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译著中的拉萨话记音影响深远,其拉萨话语音系统至今仍是研究藏语方言和拉萨话的基础。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译著中的记音进行了综合的述评。  相似文献   

11.
格日杰布 《西藏研究》2023,(3):76-82+161
古藏语言说动词skad(■)从实义动词逐步演化为引语标记、比拟格和传信标记。在8—10世纪的吐蕃碑文和敦煌藏文文献中,skad作实义动词、引语标记和比拟格。而在11世纪之后的文献中,普遍用作传信标记。这些不同的用法呈现了该词从实词逐步演变为虚词的完整阶段。藏语言说动词中,比拟格的案例并不多,这一发现不仅能丰富藏语动词语法化词库,对其他藏缅语族语言动词语法化研究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同时,通过界定功能演化顺序,有望为古藏文文献写作年代的确定提供更多语言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回族是中国除汉族外,少数几个主要使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民族之一。这里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全国700多万回族,大约90%以上使用汉语;二是回族实际上并不都使用汉语,换句话说,部分回族并不使用汉语而使用其他语言。如海南岛崖县的回族,有三四千人在公元12——13世纪由印度支那的占城(今越南南部平定省一带)迁来,至今使用着一种称为回辉话的语言。回辉话不同于占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此外,部分世居在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回族,也不使用汉语,而使用当地的维吾尔语、藏语、东乡  相似文献   

13.
汉藏同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言殊,四方谈异”。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多种各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字。中外语言学家们早就惊奇地发现,汉语和藏语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十分相近,因此在世界语言学研究上,将它们共同划归为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共有360种语言。根据语言学特点,汉藏语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汉浯和藏缅语族,藏语和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如彝族、拉祜族、白族、纳西族、景颇族等)都属于藏缅语族。 然而,为什么藏语和汉语会有如此众多的惊人类似之处?现代藏族人和现代汉…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肯定和否定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随着各自语言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模式。本文试图对藏语拉萨话中的肯定与否定表达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结构特点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引论 1.1 九世纪及其后的数百年间,藏文经历了大规模持续的正字和修订,形成了较为统一规范的藏语书面语.据研究,这时期的文字修订基本符合当时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所厘定的书面藏语也基本反映当时口语的情况。为了方便,我们把这时期藏文所反映的藏语称作经典藏语. 本文研究经典藏语的动词形态。讨论之前,先将动词形态状况及本文目的作一简单  相似文献   

16.
张四红  解丽丽 《中国藏学》2022,(6):161-173+219-220
尼泊尔是我国的重要内陆邻国,其境内散居着数十个与我国藏族同源异流的藏裔族群。自古至今,尼泊尔的藏裔族群与我国藏族在宗教、贸易等各方面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其使用的藏语方言共有19种,不同方言间既有区域共性也有个体差异,但都和藏语拉萨话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这些方言在保留了古藏语大部分特征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演化出一些新的语言特征,其中,大部分方言都处于濒危状态。对尼泊尔藏裔族群和藏语方言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尼泊尔藏裔族群和其藏语方言的了解,有助于加强相关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中尼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在藏英的六大词性中,动词占着相当高的比例,特别在具体的句子当中它的时态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想要彻头彻尾地划清一个句子的句法和语法功能,首先攻克的是对动词时态的研究。本文通过收集的藏语语料库和英语的British National Corpus(英国国家语料库)为基础,以传统藏英动词时态的划分为依据,再对比两种语言的动词时态,目的是对机器翻译、人工智能和藏英动词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汉语动宾结构在日译文中仍为动宾结构的语言现象作为对比考察对象,根据动词和宾语间的语义关系把汉语动宾结构中的动词下位分类能转换为"把"字句的动词和不能转换为"把"字句的动词,日语动宾结构中的动词则根据他动性的高低分为他动性高的动词和他动性低的动词两类,考察结果发现汉日语动宾结构中动词的下位分类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我和D.D.赫尔弗斯于1989年发表的题为《古典藏语的施事者与行为》一文中研究的有关传统藏语语法学对'及观点的一些补充论述。在我们的合著中,尽可能完整地解释了藏语语法中的叩叮q帕',施事者以及跟动词行为有关系的施事对象等因素,但有待于进一步描述。目前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0.
问题缘起于2006年全国藏语标准语学术研讨会上,《制定藏语标准语方案》(简称方案)课题组提出的标准语的定义:“以拉萨书面读音为标准音,以卫藏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藏文传统文法为语法规则”。从语言学、语音学的角度看,该定义中除了通用至今的传统文法大家认可外,其余的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