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洋地区华文新文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海外的第一个文学分支,也是滥觞时期的海外华文新文学的第一个文学实体.它的萌芽、诞生,不但成为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起点;而且,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也为20世纪现代华文文学新的文化传统及多元化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华文文学"是一个现代概念,它产生于近百余年来华人多向流动、迁徙而形成的移民文化中,"台湾文学史"、"香港澳门文学史"和"海外华文文学史"的"三史"覆盖了华文文学的全部时空。"旅外"和"在地"是华文文学两种基本形态,两者之间包括转化在内的变动往往成为各地华文文学形成自身传统以丰富中华文化的过程。华文文学的"本土"既是历史传统,也是现实情境,它抵抗外来殖民性文化,但也开放于"旅外"向"在地"的转化,促成"在地"的多元性;有了"本土性"的丰富,才有中华文化的丰厚。"灵根自植"的中华性成为一种不断展开中的开放的生命进程,中华性的变迁开掘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多种可能性。非汉语的在地性和汉语的旅外性对话,两种文化生  相似文献   

3.
海外华文文学具有丰富的跨文化传播内涵,一方面,同语种的语言表达形式消除了文化隔离机制的藩篱,另一方面,又以作者生存在海外而形成的探究本能与文化环境的间离效应,为华文作家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文化的特质创造了特殊的条件。他们能够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掌握汉语的外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实发展,同时,又能运用在海外生活的直接经验,为本土读者展示生活在别的国度与地区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表现出来的异质性与新鲜性。华文文学在具体的创作形态上有瞩目海外的倾诉型、注目本土的回望型和兼顾两地的往返型这三种不同的类型。海外华文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功能的发挥,为促进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包容和相互尊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1997:中国与世界华文文学新格局”学术研讨会综述李凤亮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对于包括香港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也形成深远影响。香港文学的历史、现状、特色和“一国两制”下的发展前景、香港回...  相似文献   

5.
世界性华文文学热潮的兴起、发展 ,为本土华文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互动、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整合 ,提供了一个积极的背景。为了加强世界格局中的华文文学研究 ,显示海外华文文学的特性 ,应当通过其文化特征、文学形态、美学模式、特殊经的研究 ,将这种建筑于城外生活经验的文学转化的一种域外汉语诗学  相似文献   

6.
3W:华文文学的学科基础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外华文文学学科要走向成熟,必须更好地解决三个基础性的问题,第一是弄清楚海外华文文学要研究些什么,第二是明确由谁来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第三是搞明白为谁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不能当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部分来研究;相反,要关注它的既不同于中国文学而又介于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的那种身份,以及这种身份所包含的海外华人面临中西文化冲突时如何从自身的生存经验出发融合中西文化矛盾,从而获得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的独特经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主体存在着差异,所以包容的态度和宽容的精神十分必要.研究者要意识到各自的局限,不能包办华文文学研究.我们只能书写各自的华文文学史,所以贯彻和而不同的原则与坚持自己立场、坦率地表达个人意见这两者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7.
中国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海外华文文学中有三种具体表达方式:对“乡土中国”的眷恋。对“现实中国”的关切,对“文化中国”的向往。中国意识在海外华文文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8.
世界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语种文学 ,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学现象。它和英语文学、法语文学、西班牙语文学、阿拉伯语文学一样自成体系。具体来说 ,世界华文文学可分为两大板块 :一是中国文学 ,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文学 ;二是海外华文文学 ,包括东南亚和欧、美、澳、纽等国家的华文文学。而东南亚华文文学包括下列国家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汶莱、越南、缅甸、寮国。这些国家的华文文学 ,与中国的台港澳文学 ,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从微观上来说 ,新加坡文学与香港文学着重城市题材 ,作者多走文商结合的道路。从宏观上…  相似文献   

9.
庄伟杰 《晋阳学刊》2006,(3):97-101
文化空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处于一种平等共享的趋势中,这是由全球化的文化辐射性所决定的。随着国门的打开,各种外来文化在交流中相互渗透和影响,文学作品正日益成为由全世界共享的一种文化资源。站在特定的视角阐释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的关系,阐明它们既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全新进程,又互动互补相互融合,共同驱使华文文学走向全球化与现代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世界文学的交叉轴上找到自己的创新坐标,整合建构全球华文文学新格局迫在眉捷。如是,世界文学中的中国因素将更为活跃,华文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殿堂的时刻当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0.
学科命名的方式与意义--关于"跨区域华文文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先生提出用“跨区域华文文学”的概念取代通行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概念,但我认为“跨区域华文文学”的概念所涵盖的范围应该不限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领域,它应该是中国文学(含中国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和跨区域华人文学(中国以外地区的华人-华裔文学)的总称。就学科而言,“跨区域华文文学”应包含“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华文文学通过20年的研究,形成了一支跨世纪的研究队伍,出版了一批学术成果,积聚了一些基础性资料并有了自己的学术刊物,建立了初步的学术规范.它为自己的学科地位打下了相当的基础,但还需要大力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系统,并注意从文化的视角切入,得出文学的结论;还应该确立历史意识.为此,必须秉持三种态度:一是历史主义的态度,二是知性和理性态度,三是问题意识.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写要努力避免两个问题:一是过于依赖本土历史的观念,二是过于依赖本土文学史的观念,较少关注海外华文文学自身的发展特性.目前首要的工作是:1.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2.建立华文文学整体观;3.大力加强队伍建设;4.搞好资料搜集工作;5.加强世界各地华文文学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学术领域,如何在目前已有的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是目前面临的重要的课题。要以开放的态度,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视角,对海外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华文文学的诗学进行研究,特别是将它同本土华文文学作比较,进行有深度而非盲目性的阐释,认识、探讨其普遍的文学规律,追求全球范围内华文文学作者共同拥有的“诗意表达”,建立具有真正世界意义的汉语诗学,而“身份”批评是我们切入研究极为重要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澳门文学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华文文学文化、历史和地域三个维度。今后澳门文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与整个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和香港文学的关系问题 ,以及如何发挥优势 ,建立自己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者在对海外华文文学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它们的文学特征和文学发展的轨迹作设身处地的理解.一般的评论准则、尺度,大都以中国文学为标识,缺乏以世界民族文化的宏观与微观的健全对照、主客观的传承互动去衡量海外华文文学的优良与不足.海外华文文学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国家所形成的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学风景,不同区域的华文文学已经不是"大同小异",而是"小同大异"了.  相似文献   

15.
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这是它的普遍性。但是 ,由于地域的因素、历史的因素和现实发展的因素 ,香港文学又葆有自己文化内蕴和外在形态上的某种特殊性 ,或叫“本土性”、“香港性” ,并因香港的国际性大都市地位 ,把香港文学推到世界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中华民族文学特有的历史进程,它置身于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中,根植于异域他国的历史和现实中,产生于与"异"直接交流的跨文化语境中,时移日久,其内在质地与中国文学已有诸多相异,使中华民族文学内部也产生了跨文化因素.因此,对海外华文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双重跨文化语境中的对话.<海外华文文学读本>的编选就是这样一种双重跨文化语境中的对话,既充分顾及海外华文文学与所在国社会、历史展开的跨文化交流,又自觉把握我们与海外华文文学之间展开的民族文学内部的跨文化对话,从而成为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于华人作家自发与自觉地反复"跨界"之中。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海外华文文学的跨族裔书写、海外华文作家空间疆域的反复跨界及书写、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双语书写、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内外华文传媒的双向互动、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影视界的跨媒体转化等反复多样的"跨界"动向,源自移民心灵的恒久流亡,而这是移民与移民文学的本质性"内核"。"跨界"特质及其所演变与再生的复杂内涵与意义,为从不同维度重新审视海外华文文学及其相关问题赋予了新的契机,拓展了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新领域。总结中国经验,进而实现与推进中国经验与人类经验的交流与对话,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华文文学通过 2 0年的研究 ,形成了一支跨世纪的研究队伍 ,出版了一批学术成果 ,积聚了一些基础性资料并有了自己的学术刊物 ,建立了初步的学术规范。它为自己的学科地位打下了相当的基础 ,但还需要大力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 ,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系统 ,并注意从文化的视角切入 ,得出文学的结论 ;还应该确立历史意识。为此 ,必须秉持三种态度 :一是历史主义的态度 ,二是知性和理性态度 ,三是问题意识。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写要努力避免两个问题 :一是过于依赖本土历史的观念 ,二是过于依赖本土文学史的观念 ,较少关注海外华文文学自身的发展特性。目前首要的工作是 :1 .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2 .建立华文文学整体观 ;3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4.搞好资料搜集工作 ;5 .加强世界各地华文文学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10日,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香港作家联会、世界华文文学联会(香港)、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曾敏之与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会议  相似文献   

20.
要使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为富有文学性独立价值的学科之一,应该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内涵作深入拓展,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实践与理论、空间与时间、碰撞与转型以及艺术思维的文化模式作更深入的探究;还要研究海外华文女作家群体,揭示其具有的独特意韵、心理与审美视角;此外,在国别华文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应提倡跨国别华文文学的比较。比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同”,而是从总体上更深、更广地去认识它,促进它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