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主人公佟振保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一方面力求上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做成了好人;另一方面,在他心灵深处的感情世界里,却一天天走向堕落。他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始终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张爱玲准确的把握了这个矛盾,塑造出了佟振保这样一个有深度的艺术形象。研究这一形象,有助于我们认识人性的复杂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张爱玲小说独特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文艺界吸收辩证思想,提出了许多与矛盾规律相关的创作原则,而且使矛盾规律在创作中得到了普遍运用;矛盾规律在文艺创作中的成功运用,可使作品主题更加深刻,形象更加鲜明,语言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3.
形象思维也属于理性思维,它不同于感性的表象。观念的形象是思维的最初元素,在观念的形象之中蕴涵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矛盾本质。形象思维以观念的形象为出发点和基本要素建立了形象运演系统。同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构成的理性思维的互补结构,形成思维系统的整体效应。因此,应该把形象思维作为重要的认识论范畴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英语写作中认知层面的读者顺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例证方法,对英语写作中认知层面的读者顺应问题进行了探析。顺应读者认知是指作者了解他的读者的认知结构或能力,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读者对信息的解码,在认知结构上与读者共享,从而获得读者的认同。作者作为一个理性存在,应该使用语言帮助他的读者完全、准确地掌握信息。因此,应该考虑如何遣词、如何在句子和文本结构方面顺应读者而获得理解与认同。  相似文献   

5.
歌唱中正确的理论和认识,完全依靠思维与想象(也即语言思维活动)。而想象本身也伴随着大量的思维活动,歌唱者清晰、准确的形象或意象,来自思维中的想象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自由与理性的尖锐对立和斗争,二者的冲突把人类带入一次又一次的异化绝境,并使人类力图冲破这绝境开始一轮又一轮新的探索和追求.自由和理性的每一次异化绝境和重新开启带来的矛盾冲突与分裂斗争的烈度、强度,都比上一次更高、更大、更深刻,直到最后把人类历史和整个人类世界彻底带入异化的死境.自由和理性彻底走向自己的反面,彻底否定自己,也才彻底地实现了自己,达到全真、完善、完美的程度,使人类和神性得到完全的展现.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在现代生活的剧烈冲突中经历自己的更新,从而开启生命的崭新航程.  相似文献   

7.
对福柯的话语与认识的思想进行阐述和分析,福柯描述了历史上的三种知识体系,他认为知识是在话语中阐述,话语是人、理性、形式、物、生命交织的场所,他揭示了语言中人与物、欲望和物、生命和形式等多种矛盾,但这些矛盾只是得到揭示,他并未能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古代语言哲学观和西方语言哲学思想梳理和分析,文章认为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哲学观在各自的思维方式能得到反映: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观经验等,而西方人则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论证,重形式完备等;在各自语言上也得到反映:汉语为语义性,语法是隐性和柔性,英语为形态性,语法是显性和刚性。对比分析有利于揭示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及其成因,为语言教学和研究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供有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派翻译研究者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追求的是等值、等效,他们往往过分注重语言处理,竭力使译文在语言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甚至将语言等值视为成功翻译的唯一标准。然而译者的工作不应该是翻译语言,而应是在译入语中重现源语文本中所描述的形象。在阐释学看来,在翻译中,译者应将形象的重塑置于首位,而语言处理只是重新塑造形象的手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文学的疯癫主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看似与理性背道而驰的疯癫意象却与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文学有着内在联结,新时期文学中塑造了大量疯子和痴傻者形象。从理性角度考察,大致可分为三类:常轨的旁落者、启蒙的布道者和破碎的示喻者。他们共同表达了自恋又自弃的心理特质和残缺扭曲的幻化真实等矛盾而复杂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建筑语言和文学语言相互组合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试图探讨"建筑意"和"场所精神"的内在关系,进而分别从建筑欣赏的主体环节和建筑创作的客体环节两个角度,来论述文学语言对深化场所精神的意义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言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在语篇层上往往具有模糊美。这种美是读者对语篇层中某些内容的逻辑关系及形象有几种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模糊朦胧的审美感受。语言的共性决定这种模糊美是可译的。译者针对这种模糊美的翻译策略应以直译为首选,从而把原作的这种模糊性所承载的美学价值传递给译语读者。英汉文学翻译涉及的典型的语篇层模糊美包括意合模糊美、比喻模糊美和意识流模糊美。这些模糊美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在译作中最大程度的再现。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与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性是整体性的大语境。互文本不仅指文学文本或文字文本,还可以是前人或后人的文学作品或传统,还泛指社会历史文本。互文性理论给翻译教学带来了许多启示:翻译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母语和外语水平,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互文本的表义匹配与协调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熟稔性,让学生重视两种语言转换中语篇形式互文本的相互适应,培养语境意识,翻译教材要提供足够的互文本,提倡并且培养译者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活动中,作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形象,从这个角度看,他是自由的。但是另一方面,他的思想感情只能通过形象而不能直接地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看,他又是不自由的。批评家恰好相反,他的批评活动只能依据文学形象进行,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不自由的。但另一方面,批评家在批评的时候,能够对形象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多方面的挖掘,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个角度看,他又是自由的。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特别需要译者的审美意识 ,需要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翻译的过程就是原文的审美再现过程。文学作品的翻译要忠实地译出人物的语言特色 ,再现原文的生动形象。语言的常规优美固然重要 ,但正如残缺美也是美一样 ,在文学作品中 ,人物的非规范语言也是一种美 ,因为它有助于烘托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因此 ,在翻译中要忠实再现 ,否则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生动性  相似文献   

16.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分清语言矛盾与实在矛盾、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广义矛盾与狭义矛盾的不同意义,并辨明矛盾与对立、否定、辩证法和系统论的关系.辩证矛盾在广义上讲,是任何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存在的否定或"自我背反"的性质及其表现,并由此造成系统的运动与变化,使同一变成不同一,对立变成不对立,一切皆向其反面转化.矛盾不是现成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是由否定造就对立与统一的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元康时期,讲求辞藻的繁富、英华膏泽成为文学创作的潮流,这与文学的自觉和元康文人的逞才不无关系,但也不能忽视那个时代由个体生命的觉醒而带来的追求感性生命价值的风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文学运动和思潮中 ,2 0世纪中国文学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民间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积极倡导和重视民间语言在作家文学中的运用。在民间语言的文学价值被发现和重视的历史过程中 ,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的关系、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权力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关系、以及文学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等呈现出新的特征。民间语言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广泛运用 ,对促进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语言凭借意象建构意义世界。意象是艺术创造主体生命意识与客体融合同构的结晶 ,是艺术形象诞生的前提。李煜词中的意象蕴涵着生命意味 ,它通过文本的意象来展现艺术创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过程中“语感”的获得是外语教学探索与研究的热门话题,探寻构建语感的路径是教与学双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文学课有别于精读课或泛读课,应被提升到欣赏的层面,指出文学文本的感悟和欣赏与语感有着不可或缺的关联,并为语感的获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