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唐高祖建国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前后共三十多年,习惯上称为唐初.研究者一向认为唐初诗风是齐梁浮靡之风的延续,或说是宫体诗的沿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闻一多先生《宫体诗的自赎》了.闻先生给宫体诗下定义说:"宫体诗就是宫庭的,或以宫庭为中心的艳情诗.……严格地讲,宫体诗又当指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庭为中心的艳情诗."(《闻  相似文献   

2.
齐梁文风的北传及余绪周建江田守勇批评太宗世民文学者,常将其同齐梁陈隋之文学相联系。《新唐书》卷201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糜相矜。”而煽起唐初浮糜的齐梁文风的“风流教主”即太宗皇帝,《新唐书·虞世南传》解释说:“帝(唐太宗)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相似文献   

3.
梁陈宫体诗的发展和界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陈宫体诗的发展和界说樊荣宫体诗狭义界说质疑自先秦、两汉以来,儒家的诗歌理论多以强调伦理教化功用为核心思想。到了隋唐之际,儒家文学观由于政治、地域等原因再次兴起高潮,梁陈宫体诗(以下简称“宫体诗”)的狭义界说也随之流行起来,并一直影响到今。实际上,宫...  相似文献   

4.
宫体诗新论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长河中,曾出现过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宫体诗.它不仅以女性为描写中心,而且从总体上表现出鲜明的“重色”观念.故而后世文学史家每每提到宫体诗,则多加否定.以辩证的观点,重新审视宫体诗,作出一个恰当的评价,就显得尤为必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何谓宫体诗?它起于何时?据《梁书·徐传》中言;“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梁书·简文帝》言萧纲“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作’.”《南史·梁本纪下论》…  相似文献   

5.
宫体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它体诗兴起于南朝文坛的新变之风。其实,当时的宫体诗人也是新体诗创作的积极参与者,而他们自觉创制宜体,也是当作诗歌新变的一条途径。陈代的姚察就指出:“(徐油)属文好新变,不拘旧体。……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①今人孙康宜教授也说:“萧纲和他的朋友将他们的宫体诗创作称为一种‘新变’(innovation),或许,这是指宫体诗创作是一个与几十年前的声律新变(山etonalinnovation)同等重要的诗歌运动。实际卜.‘新办’R几乎成为富仕达例作的杯志。”②宫体诗大都声律协调、体制短小、文辞华…  相似文献   

6.
宫体诗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来 ,对宫体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对宫体诗的界定、宫体诗的创作纲领、宫体诗产生的原因、对宫体诗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当新千年之际 ,对其加以总结和反思 ,无疑有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由《文选》诗赋立目看萧统情感意识及宫体诗审美机制查屏球《昭明文选》与《玉台新咏》都属梁代东宫文人集团的产物,但雅俗之别判然分明。宫体诗之恶名自来就由《玉台新咏》一书承担,后人极少将宫体诗与萧统《文选》相联系。依今人考证《文选》成书于普通末至中大通初(...  相似文献   

8.
归青 《天府新论》2005,(5):127-131
诗歌与描写手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诗歌长于抒情言志,而短于描写刻画。在宫体诗之前的诗歌中较少注重人物形象刻画的作品,宫体诗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人物形象的鲜明生动成为宫体诗的显著特征,这是宫体诗在诗歌艺术上的新贡献。宫体诗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铺排手法、抓特征,写细节和细腻委婉的心理描写。宫体诗之所以注重在诗歌中刻画人物,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观赏女性的需要。而南朝诗坛的体物潮流也是重要的原因。宫体诗既受到赋的影响,又受到咏物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闻一多先生认为,卢照邻、刘希夷、张若虚是"以宫体诗救宫体诗",是从宫体诗一跃而到庄严的宇宙意识.不过,闻一多的这"一跃"未免突兀,可以发现,这种宇宙意识应当源自于汉末六朝以来文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的渐进升华.这样,六朝文人生命意识便可以理解为从宫体诗到宇宙意识二者之间这一跃的踏板.  相似文献   

10.
小议李靖对番、汉兵关系的认识黄朴民,徐勇作为《武经七书》之一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一部内容广泛、立论新颖的军事名著。郑瑗《井观琐言》曾赞誉它:"兴废得失,事宜情实。兵家术法,灿然毕举,皆可垂范将来。"此诚为肯綮公允的评价。其中,著名军事家李靖在回...  相似文献   

11.
论六朝咏物诗、宫体诗与山水诗之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六朝咏物诗、宫体诗与山水诗之联系王玫南朝开始,咏物诗逐渐增多,宫体诗创作更趋于盛行,相比较于这两类诗,南朝山水诗的创作声势略显微弱,且有与这两类诗渐趋合流之趋势。从南朝山水诗创作的总体格局来看,咏物、宫体等诗或可看作是南朝山水诗的旁支,或者说山水诗...  相似文献   

12.
宫词与宫体诗完全不同,宫词是专就描述对象而言的,被误解了1400多年的宫体诗实质上特指一种文体.现存宫体作品无论作者还是题材范围都不仅限于宫廷,而宫词描绘对象的唯一性却在于宫廷,反映皇宫禁掖生活的方方面面.宫词创作主旨与创作态度的严肃性与六朝追求绮靡之风背景下的宫体诗创作旨趣不同.宫词可谓源远流长,而宫体诗存在大约150年.  相似文献   

13.
试论唐太宗的民本思想与“贞观之治”段塔丽陕西师大古籍所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位期间,善于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对前朝遗留下来的各种积弊大胆进行改革和整顿,从而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作为唐太宗治国...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即位后,慑于隋本农民起义的威力,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养生息,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采取有力措施,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唐太宗即位后,总结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把任贤作为保证国家致治的根本。贞观三年,唐太宗命文武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时,发现中郎将常何所提的20多件事,件件都符合朝政情况,感到奇怪。后来得悉这是常何家的食客马周代写的,唐太宗当即任命马周为门下省官员。唐太宗坚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原则,主张“不以…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治马     
有一次,西域向唐太宗进贡了一匹烈马。唐太宗跟他的嫔妃们开玩笑说:“你们谁能制伏它,朕重赏。”妃子们都不敢回话。这时,14岁的武则天忽然站出来,说:“陛下,臣妾可以。”  相似文献   

16.
杨东林 《学术研究》2022,(5):163-169
宫体诗,顾名思义,与宫廷的关系密不可分。就梁代宫体诗的发生来说,以“宫”命体,首先揭示出这一新的诗体诗风成为文学思潮主流的一个时间节点,即萧纲为太子入主东宫的中大通三年(531)是文学思想史上一个大写的转折年份。其次,暗示萧纲文学集团和宫体诗创作思潮由地方到京城、由边缘到中心的空间上的迁移集中过程。复次,标示这一诗歌活动核心领袖居于宫廷的身份特征,宫体诗人围绕东宫主人进行创作活动,宫廷是宫体诗创作集散的中心。梁代宫体诗的题材内容并不是其时宫廷空间环境和生活实际的反映,但宫体诗在陈隋唐初和宫廷生活发生实际的联系,因而后人在泛化宫体诗概念时,对宫体诗赋以宫廷题材风格的内涵,多侧重从道德格调方面进行评价。这容易掩盖宫体诗的实质,妨碍对其在诗史上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7.
王志清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16-120
《闲情赋》对于宫体诗的影响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深刻的.其实,在鲁迅与闻一多的相关论述中,已了然有《闲情赋》对宫体诗直接影响的信息.宫体诗的出现与《闲情赋》具有同样的生态背景,《闲情赋》除了其骈俪而华美的语言形式外,在描写对象、表现内容和情调上,也都适应了宫体诗的胃口和发育.二者最为一致的地方是:追求声色美艳的感官感受,追求幽怨怅惘的悲剧情氛,追求轻艳华彩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文治武功”兼备的封建皇帝。在唐王朝建立过程中,他建有赫赫武功;唐王朝建立后,他又确立并大力推行“假武修文”之举。贞观初,魏征曾向他建议:‘堰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眼。”①唐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实行数年,成效卓著。贞观时期,唐太宗“堰武修文”的文治思想,包括对待儒、释、道的思想、大兴礼乐的思想、驰情文史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的确立和与之采取的文治措施,不仅对巩固唐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直接架构了“贞观之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对待儒、释、道的思想与政策…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与道教李刚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与道教,学术界研究不多。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深入研究唐史及李世民这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唐太宗与道教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以《老子》“静”和“无为”的思想治天下;提高道教地位,尊老崇道,以此提高唐皇室的社会地位;处理好道佛...  相似文献   

20.
宫体诗兴起并全盛于梁代,以萧纲的东宫为中心。在宫体诗兴起与兴盛的过程中,徐摛发挥了重要作用。徐摛自幼受到永明诗风的熏陶,其诗"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其特点是:多咏物诗,以描摹女性为中心,内容狭窄;追求声律、节奏、对仗之美,风格秾丽。徐摛是萧纲的老师,是徐陵的父亲,在徐摛的教育引导下,萧纲与徐陵走上了宫体诗创作之路,并成为宫体诗创作的领军人物、核心人物。徐摛才、学、识兼备,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加之萧纲的"恩礼"与推崇,徐摛发起的这种"新诗"为"春坊尽学之",宫体诗因而达到全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