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人节无花     
二月十四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而今年的二月十四日,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中国的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十九年一遇,真可谓“汤圆与玫瑰共舞”。晴朗的天空黄昏时分下起了两,这是今春的第二场雨了。车站里拥挤不堪,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辆车,跳上车看见一个座位,一位女孩正拿报纸整座,我走过去,她转过身来.我们不约相视而笑。她是我的初中同学法,我们曾是同桌,初二分班后,我仍在一班,她却分到二班。初中毕业后她去了职中,我去了江那边的一所省中专。如今她成了秘书,我也搞打字工作.她说:“今年年过得好吧?”我说还…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SARS病毒也罢、盗版DVD蔓延也罢,或者是药品、食品安全也好只要提出了问题,中国领导层经常会派她“救火”。●她在国内以直率和严格著称,考察地方时不愿被当地蒙蔽。在一次考察血吸虫病态势时,刚下到基层就被一帮官员围住,于是她高喊:“干部们给我退下去,农民朋友们走上来。”●她之前曾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成为中国内阁成员中三位女性之一。其时有记者问她当部长有何感想,她说:“我从来没想当部长,现在已经是超计划了。”●她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不过她似乎更喜欢提自己的名字,在一次考察农村医疗问题时,她走到农民中间,用当地方言大声说:“我是从北京来的,是国务院的,我姓吴,叫吴仪。”  相似文献   

3.
日前,一位从埃及留学回来的学生送来好几本书.不仅有旧书摊上淘来的关于中国的旧书,还有她几经周折才从几所大学借出复印的珍贵资料.谈话问,她讲了一件事,说她在开罗大学选了一门课,名曰:伍麦叶王朝的对外征服.课间,教授先生还专门走到她面前,问:"你知道吗,当年中国国王是向哈里发进了贡的?"于是学生问我:"这是真的吗?"她的问题对我颇有触动,于是提起笔来赶写这篇文字.  相似文献   

4.
病症诊断又一封年轻女士的来信展开在我的书桌上,她说她不是以心理病人的身份来咨询的,而是慕名来信,只是想和我谈谈心,交流交流,她说——我一年前毕业,在一个机关谋到了一个小差使。亲友说我挺走运,同学说我有本事。可是,最初的一点新鲜感消失之后,现在我一点好感觉也找不到,我的全部感觉就是没劲,没意思,心中的天空总是阴云笼罩,排遣不去的重重忧虑,让我愁眉不展、抑郁寡欢。都说年轻人正是享受快乐的时候,可我就是找不到快乐。您说,我这是怎么了?面对她的发问,我的眼前浮现出心理咨询中遇到的一张张阴云满天的面孔。这些朋友的问题和这位…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我在深圳经历了一段辞职的时光,每日泡在十二姐家里。某日,收到一封华侨老板的邀请函,让我回长沙为他工作,薪水可观。我对十二姐说,要不我回去?那时她在深圳的某公寓的房间里叠被子,头也没抬,说那你回去呗,只要能过好,哪里都一样。  相似文献   

6.
寄卡给她     
她先前是我挺亲密的朋友,依据是那一阵子,她隔三差五就跑来看我.坐在我对面,她的笑浅淡而妩媚.彼时彼刻,与其说我在同她聊天,莫如说我在欣赏她的脸相……我们的初识,其实很简单。她突然来找我,拿了一篇习作,意在请我指教。我那时年轻气盛,也极其热心,看过她送上的文章,感觉有些话说,就一古脑地兜给了她.她边听边点头,我便知道我的话语没有白费。末了,她说她认定了我这个老师.基于她十二分的诚恳,我一时未置可否。以后她真的就常到我这儿来,聊着诗歌、散文、小说,总之都是关涉文学。夏日里,七八文友要聚聚,我忽然想,…  相似文献   

7.
《女性大世界》2005,(7):16-16
在这个月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里,一个女孩说她每个月都会去报亭买《女性大世界》,她说她没有选择全年订阅的优惠,因为,她不喜欢那种邮局投递到信箱里的感觉,那会把她对新杂志的期待变成一种固定的工作程序,会有一种因规律而产生的乏味。她说不如自己在下班时买一本,边坐地铁边看,顿时就会消除掉工作一天的疲倦感,或者在哪个周末的黄昏,带着自己的小狗遛弯的时候顺便又带回一本,然后晚上躺在床上细细品读……,说真的,我看到这封信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探亲,住了一些时日,天天与做小学生的孙儿接触,也找过一些中国留学生和洋教授扯谈,将中加两国学校教育相互比较,自然对“洋学堂”有所感触。我拜访过一位洋教授,询问她对中国留学生的印象。她的回答是:“很优秀,基础知识很扎实,但思维不够活跃。”接着举例说:“譬如我平日上课,效果好不好,学生听课时有没有兴趣,西方学生当场就表现出来。听懂了,有兴趣,表情活跃,否则就马上开叫。中国留学生则不然,一般没有明显的反映,这既影响我的教学情绪,也使我难以改进教学。”我当即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学…  相似文献   

9.
我是幸福而心酸的小毛虫十八岁时,我不是一只蝴蝶,我是一只丑陋的毛虫,跟在蝴蝶端木小柔后边,看着她美丽地飞来飞去。她是艳丽的,一直是。小学初中高中,我们一直在一起。五年级,她收到第一封情书,然后和我炫耀,小棉,你有吗?我微笑着,说,没有的。  相似文献   

10.
那年,我在东北的一所大学读书。 在那个飘雪的冬天,我对同校一位漂亮女孩一见钟情。我们不同年级,见面的机会很少,我甚至连她的名字也不知道,但是我实在很喜欢她,于是我决定给她写封情书,想以此打动她的芳心。  相似文献   

11.
哭泣的古镜     
这一天,肖梅接到了一封来自"钢都法律援助中心"的公函。上面说,肖梅的外祖母去世时给她留下了遗产继承遗嘱,让她速去办理继承手续。肖梅的丈夫唐喜财看了公函后说:"真没想到啊,老太婆还会给你留遗产?当初她竭力反对你嫁我,我还以为她这辈子不会认你呢!"  相似文献   

12.
助人乐余年     
《老年人》 1997年第 9期,发表了我的一篇《助人乐》稿。不久 ,便接到编辑部转来的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我和我的老伴是 5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土改干部,读了你的《助人乐》,使我们想起了当年同志之间纯洁真诚的感情。你就是 50年代精神的化身。”对这种溢美之词,我感到汗颜,但我很愿意交这个朋友,就及时写了回信。经过数次书信往还,我与她成了好姐妹,并且了解到了她的心病。  她的大女儿是煤矿医院的药剂师,婚后生有一女,因男方作风问题 ,两人感情破裂 ,已离异数年,加以煤矿停产发不出工资,精神状态极差。她希望我能为她的…  相似文献   

13.
这篇小说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一手夹着烟,一手擤着笔,在稿纸上唰唰地写着。此刻我希望谁也别来干扰,让我一口气把小说写出来。门轻轻响了一声,似乎有人进来了,我没抬头,继续奋笔疾书。来人在我面前站住了,说:"请问江海老师在这儿吗?"我厌烦地说:"他不在!"来人说:"我刚才到那边办公室问了,说江海老师在这儿。"我这才抬头,只见一个陌生少女怯生生地望着我。她面容有点憔悴,目光呆滞,流露出阴郁的神色。我盯着她说:"我就是江海,你有事吗?"她苦笑着说:"江老师,我......有话对你说......"我让她坐在对面的沙发上,又给她倒…  相似文献   

14.
伍泽 《现代交际》2004,(3):26-26
最近我特别怕接一位女友的电话,每次电话铃响我都会先看看来电显示,只要是她的号码我就不接。但她常常换手机,我就频频中招。 女友很漂亮,也很能干。称得上是一位成功的女白领。但我不接电话绝不是因为妒忌。怎么说呢,跟她在一起谈什么都比较愉快,除了谈男人。她一谈男人我就有拿胶带把她的嘴封起来的冲动。我另一位朋友更甚,她说她有把这位女友直接从窗户里掷出去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5.
一封电报 2009年7月4日,凤凰卫视《皇牌大放送》节目组闱绕着1949年陈寅恪的去留问题采访了我。主持人秦晴介绍,在台湾“中研院”采访时,曾见过一张陈寅恪赴台的“入境证”。10月初,她在电邮里又说,那张“入境证”“其实是一张台湾‘中研院’写给白湾警署的申请信”。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10,(1):52-52
问:我拾得一个皮包.内有一些衣物和现金。寻找失主时.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走过来说包是她的。我看她样子单纯,就把皮包给了她。岂料.这个女孩离开不久.真正的失主唐某找到我。我说已将皮包交给了他人,唐某便要我赔偿她的损失。请问:我应当对唐某的损失负责吗?  相似文献   

17.
不见不散     
他爱她,从看见她第一眼时就爱。大学校园里的爱,很多人都说像雾像雨又像风,可他一直觉得,爱像一枚有生命的钉子,植进心里,就长住了,再也拔不出来。她却没什么爱的感觉。虽然他一封又一封的情书好像烈火,却一点也烧不着她。同学们对她说他爱她爱得有多苦,她有太懂。想想也是,不爱嘛,又怎能知道爱是一种苦呢?一年、两年、三年……七年。她快乐,她单纯,也谈过两次短暂的恋爱。而他,心中的那枚钉子b还是没拔出来。研究生毕业后,她去了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研修。第二年,他也去了日本,也在早稻田大学。她在停车场碰见他、“哦”…  相似文献   

18.
诺言     
诺言文他他那一年,我对她说:到时候,我一定来娶你。说完这句话,我便走了,从此浪迹天涯,在这颗古老的星球上留下了一行又一行歪歪扭扭的足迹。到时候了,我又回到了故上,但是,我却不是来娶她的,我只是来看望一下她,毕竞,我们曾深深地相爱过,有过一段美好的往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1,(30):61-61
一位女性来咨询,问题是丈夫总是打她。“他为什么打你?”我问。“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他?!”我更好奇了。“他就是不像男人嘛!”她非常委屈地说。“那他打了你,你怎么样?”“反正我根本打不过他,只好不再说他了呗。”她一睑无奈的样子。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打算假期去打工,为下学期挣些学费和生活费。父亲去世以后,我家经济情况比较紧张,我要自己解决一些费用。于是我拿着一张写有“家教”两个字的硬纸板,在大学南路一家大酒店门前,倚着墙壁等侯雇主。等了不多一会儿,来了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姑娘,脸很白,眼睛大大的,看起来有一种忧郁美,她打量着我,说:“小妹妹,我能跟你谈谈吗?”她的要求很怪:让我替她给她的未婚夫写信,每月至少一封,不得间断,月薪100元。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事情,比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