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梅花粥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粳米100克皆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白糖,煮成粥,能舒肝开胃,利于治疗郁闷不舒,食欲不振,头目昏痛,神经官能症等。②桃花粥桃花5朵,摘洗干净,晾水研末;粳米100克淘洗干净后入锅,清水煮成粥,再加入桃花末及适量蜂蜜,略煮。食之能活血、通便、利水,适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产后大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治疗。③月季花 相似文献
2.
3.
王晓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1):82-84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宴亲朋好友,畅饮菊花美酒,互祝健康长寿,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俗。一些大型工具书和权威评述,却形而上学地把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说成待到重阳日来观赏菊花,不仅背离了诗人的原意,也有悖重阳佳节饮菊花酒的传统内涵。文章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一名句,作重新探解。 相似文献
4.
萧爱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重阳节是指阴历的九月初九日,是古代中原汉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辽朝建立后,契丹族统治者也逐渐接受了这一节日,称“必里迟离,”并把本民族的游牧射猎传统习俗也融入其中,使这一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契丹族统治者接受这一节日最早是在穆宗时期,圣宗时被纳入礼俗范围,并规定了一整套的礼仪─—重九仪。重阳节所饮菊花酒有两种酿造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运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读斯坦贝克的《菊花》,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经典作品的解读打开新的视角,也为当代生态危机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提供了新的思路。正是人类对物质财富和利益的盲目追求,才导致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最终失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随着菊花文化的不断发展,菊花在不同的民族传统与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菊花都有着具有文化特色的多元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的多元性渗透在诗词、小说等文学领域,以及民间习俗、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菊花象征意义多元性的产生可以认为是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陈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23-125
语言通过意义将纷繁复杂的世界经验识解为各类图形,并由词汇语法层的及物性系统体现。语言使用者选择不同及物性过程来表征世界经验时,其实际选择受到语言使用者自身经验、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的影响。分析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及物性系统的相关文体特征,有助于揭示文本的深层主题意义: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主人公所代表的女性世界被禁锢于家务和园艺中,在其他社会活动中只是被影响的对象,体现被动性;男性世界则专注于物质活动,极少用"心"去感知世界,缺少感性思维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也失去了自我,变成了受客观环境支配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故事情节简单,故事四要素伊莉莎、亨利、补锅匠以及菊花彼此关系紧密,并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化身。立足于女性主义视角,用A.J.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分析《菊花》的符号矩阵模式,有助于揭示父权制社会下女性追求男女平等,寻求自由解放的主题,反映女性追求自由平等之路的漫长以及女性解放之路的艰辛。 相似文献
17.
杨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53-155
文章重点分析道教养生文化、养生旅游的内涵与发展、道教养生观对养生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启示,赋予养生旅游以理论基础和精神内核,为促进养生旅游健康发展,发挥道教文化新的功能提供借鉴。继而以岭南道教发源地——罗浮山为案例,分析其道教文化特质、演变以及养生旅游发展现状,提出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融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所谓阳虚体质,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通俗讲即是生命之火不够旺盛.而呈现的一种以阳气虚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它体现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阳虚”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了肾阳、脾阳、心阳等。 相似文献
19.
嵇康的养生道德观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对人和人格本身进行探讨。提出了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核心内容的养生伦理。不仅从理想人格和哲学层面上探求并形成其独特的养生道德理论,开启了教育伦理研究的新思维,充满了鲜明的批判意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人们从中探寻"感悟人生,完善人格,保全生命,坚持节操"的道德修养道路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