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并论述了体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六大特征:民本性、效率性、公平性、有序性、层次性和正当性,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文章对由“先富”走向“共富”的时机问题,以及实现“共富”的必要条件和促进因素,都作了阐明。  相似文献   

2.
全面分析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着重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致富,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的思想,以及现阶段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条件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社会主义立国之本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认识和探讨先富促进共富的实现形式和政策工具 ,尤其是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格思想作为我国目前城乡扶贫战略的指导思想 ,来制定城乡扶贫开发的战略模式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是一个大政策,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就当下中国来讲,共同富裕无疑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具尖端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确保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消除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贡献.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但也要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形成三个时期,其主要内容包括共同富裕的目标、走向共同富裕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和具体措施。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也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现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热点。从而使有些人对邓小平的“部分先富不会导致两极分化”观点的产生疑虑。为此,我们就有必要来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分析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尽快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而且着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特别是对均贫富思想和大同理想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是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和捷径。是我国分配体制的重大改革与突破。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达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具有规律性和人民性。从“先富”到“共同富裕”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彼此制约,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这种关系必将增强目前致富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1.
"精而管用"是邓小平同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即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掌握它的精髓,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管用性",既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论问题,因此,它对于广大共产党人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都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行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护党的肌体健康、遏制权力腐败,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内监督的"两个最重要论断",即"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和"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的重要论断及其思想,对我们党的制度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战略思想。思想稳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国际局势稳定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不断深化改革,保持持续发展,全面积极稳妥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有关立法工作方面的论述十分丰富,他提出了开展全面立法的基本思路、逐步完善立法的指导方针、制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这些思想作为我国人治向法治转折时期的产物,科学地解决了我国法制建设起步阶段立法所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我国现在和将来的立法实践乃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法治国思想可概括为:治国安邦,要实现从个人到制度、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建设法治,要处理好民主与法制、执政党与法、权力与法三对关系;厉行法治,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思想解决了为什么要实施法治,如何建设法治,如何推行法治等重要理论问题。坚持邓小平的依法治国思想,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上,要重点发展生产,社会保障要以合理、适度为原则;不同之处是:毛泽东过多地强调平均,而邓小平则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提出了具体的扶贫救济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及其价值观,作了一系列阐发和创造性探索,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步骤;从价值观高度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问题、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以及发扬正气确立正确人生观问题等,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尺度 :“四有素质” ,并成功实践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致力于创建一个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着眼于建设一个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思想文化环境 ;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先后论述了发展的绝对性、台阶性、全面协调性、手段的多样性、前进性和艰巨性,从而建 构起了他的发展观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执政理念。这一新的执政理念的提出对于维护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包括社会管理体系内部结构的和谐,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和谐,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各区域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等几个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必须真心实意地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确立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崇高威望;必须努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尤其要辩证地处理好市场经济发展和贫富分化的关系,让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