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蚕丛与蜀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表意,"丛"是表音.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并考论了四个方面:(1)"炎黄子孙"、"与子同袍"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基本事实;(2)汉藏语系中各语族语支在语言文化背景上存在的亲缘关系;(3)"三星堆"与"金沙"两处文化遗存所标志的古蜀文化有着深远的古羌人渊源;(4)古彝文化与古蜀文化存在着许多联系和共同元素.  相似文献   

3.
蜀地是中国最早植桑饲蚕的地区之一,蜀地蚕业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在全国蚕业中都占据领先地位。蜀锦历代都是皇室贡品,闻名天下,也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蜀地丝绸质量上乘,鹅溪绢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蜀地蚕业延伸出的农桑文化、丝绸文化等更是成为蜀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地区,蜀地蚕神具有地位高、数量多、信仰程度高的特点。蜀地蚕业对中国的文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以及审美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蜀地蚕神值得引起学术界更高的关注,而至今尚未有关于蜀地蚕神的研究综述问世。在此将前人对蜀地蚕神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再思考,以反映蜀地蚕神研究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释比经典<泽基格布>中,羌族如波泽基王到达古蜀,<必格溜>中,羌人首领王到蜀都吆神猪,<苦巴米亚>中,羌人到蜀都运铁,<色阿日耶>中,羌族的山神谱系中有古蜀山神,<祖师请>中,羌族大释比祖师在古蜀的巴斯涅朵之地参加祭祀,这些表明释比经典中包含着羌蜀间的战争与和平,商贸与开发,睦邻与共处的多重史影与信息,隐含着远古羌蜀间历史中的重大疑案,这对于我们研究羌族文化与古蜀文化的原貌与文化变异,继承羌蜀间和谐美好的精神文脉,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蚕丛考     
蚕丛氏作为擅长养蚕制丝的部族,即以蚕而得名.蚕丛之"丛"应读为"宗",蚕丛氏实即蚕宗氏,和河宗氏的命名方式一样.蚕丛氏大约在夏代就从岷山辗转迁徙到达成都平原,成为了第一代蜀王.蚕丛纵目,而我国文献记载上的纵目之人和昆仑(岷山)关系密切,他们应当是岷山地区的古部族共同的信仰.三星堆的纵目神像为鱼凫族的信仰,而鱼凫族同样源于岷山.  相似文献   

6.
蜀地流传着丰富的蚕神神话与民俗,借助他们可以考辨:蜀地的文明历史正是由丝绸起步的;蜀地马头娘神话的机杼与影响;蜀地之锦与嫁金蚕。更可以借此考辨印度佛教的马明王是我国蚕神误说的来由。  相似文献   

7.
从李白的《蜀道难》去追溯,可以探寻有关古蜀国的文化遗迹。蚕丛是古蜀王国的开国始祖,也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娶蜀山氏女为妻,并繁衍出一支蜀人。其中岷江上游是其发源地,后又迁到今茂县一带,创造了营盘山文化。而鱼凫部落是其第三代传承古蜀人部落,在成都平原发现的大约公元3000~4000年前的遗址大多属于鱼凫时代。他们的后人是教民务农的望帝以及成功治水的丛帝。他们在每一次国破家亡的灾难中,都迈向了更遥远的他乡,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遗迹。探寻古蜀人从远古走来的足迹,可以发掘出古蜀人的文化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古蜀文化与羌族文化皆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岷山山区,二者之间存在一些相同或相近的文化现象。本文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羌族文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今日羌族是在岷山地区以古蜀人支系冉駹人为基础,融合历史上先后迁入岷山山区的外来羌人和汉人形成的本土古老民族,与黄帝、大禹、古蜀人支系冉駹人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同时,提出了西羌源自黄帝、羌族为黄帝后世古蜀人在本土的直系后裔的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记叙了四川省新发现的两栖动物小角蟾宾川亚种(Megophrys minor binchuanensis Ye and Fei).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刘知几疑古思想的形成及考辨儒经、古史之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有关《交通》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作者从辨伪学的角度,分析了刘知几疑古思想产生的渊源,总结了《交通》在考辨《尚书》、《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史记》、《汉书》、《东现汉纪》、《晋书》等文书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了刘知几大胆的疑古精神,同时也指出了他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中国回回天文历法的研究历程的基础上,评述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热点和成果。《中国回回历法辑丛》是马明达、陈静先生广事搜求、校勘整理而得的巨著,为回回天文历法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成都平原的农村聚落是典型传统意义上的聚落,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最和谐、最基本的体现与联系。现象学重视人与世界的关系,重视人对于其生活世界的感受。因此,从现象学的视野研究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场所精神,可以将其归纳为:(1)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网系统等构成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成都平原农村聚落“随田散居”的特点;(2)建筑单体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边界形态及空间特征等建筑环境构建了成都平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3)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所构成的文化环境传承了蜀文化闲适、朴实及神秘的生活印象。  相似文献   

13.
处于“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和顺乡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物质环境与人文气息完好延续、至今仍保持着形成于清及民国时期的村落格局的传统村落。在近代和顺乡因与印度、缅甸等英殖民地交流频繁而打下众多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烙印。分析了和顺乡的物质环境与人文气息,探讨了和顺村落建设取得出色成就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姚力 《中华魂》2013,(4):30-31
蒙山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西部,自古便与青城、峨眉并称为蜀中三大名山,是古蜀文化的发祥地和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地方。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在最高峰上清峰上有七株古茶树,相传是公元前53年吴理真栽培的,“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  相似文献   

15.
张风塘 《中华魂》2013,(2):42-43
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谁写的书法最好,启功先生幽默地说:“自古以来,中国两种人书法写的最好,一是三岁孩童,二是积学大儒。”启功先生的话道出了书法艺术内含的本质与境界,给人很深的启发与思考。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是启功先生所说的积学大儒,他的书法艺术,犹如他的国学成就,让人产生无限的仰慕。  相似文献   

16.
黄帝正妃嫘祖,同“三皇”与黄帝一样,亦是神话与传说。神与人或人与神兽(或飞禽与虫蛇)相糅合,加之子孙多,迁徙地广,后人营修的祭祀载体均以首代祖先称号命名,因而也就形成多故里、多故居、多陵墓、多祠庙、多祭坛(台)等文化表象。从目前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看,传统的嫘祖故里说需要重新审视,河南西平县(西陵古国所在地)应是嫘祖(西陵氏之女)的原生地。  相似文献   

17.
古神话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基因,以独特而极具魅力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本然状态和精神世界的伦理诉求。作为精神原生态的中国古神话是先民对自己生活世界的最初认识,《山海经》渗透了原始先民对周围世界的创造力量的信念。伦理世界是由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构成的实体性的世界。中国式伦理世界的自然样态最初体现为古神话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中国古神话透过传说故事等精神现象形态,创造出一个世界和心灵的综合统一体;进行着人的规律与神的规律的矛盾运动;实现着伦理世界的预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是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武汉博物馆组织编译的日本方面关于武汉会战的报道、战史及研究成果等资料汇编。丛书共6卷:一是《<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收录了当时日本政府及大本营关于武汉会战的决策命令等,记述了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进程,是日本方面研究武汉会战的重要资料;二是《<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共分3卷,收录了《朝日新闻》关于武汉会战的新闻报道,同时收录日方关于中山舰的相关资料,动态地反应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详细过程;三是《武汉会战日军参战部队战史选译》,包括《熊本兵团战史》和《乡土部队奋战史》中关于武汉会战的内容;四是《武汉会战日方图片汇编》,以当时日本出版的历史写真图片为主,也收录了战后日本部分研究著作所披露的图片,具体而直观地反应了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部分表现。整套丛书对于全面而具体地了解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丛书内容带有浓厚的日方感情色彩,比如对日军作战力的吹嘘和对中国军队的鄙视污蔑等,阅读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9.
白鸟库吉是日本东洋文献学派的创立者,提出了著名的“尧舜禹抹杀论”.他带领其弟子对中国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在中国东北史和朝鲜史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顾颉刚是中国“古史辨”派的领袖,首倡民国“疑古”之风,后创办《禹贡》半月刊,掀起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热潮.二者的研究似乎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二者学术起源之“疑古”观念亦存在某些共性特征.本文以顾氏与白鸟氏对《禹贡》的考辩为出发点,比较二者“疑古”思想的学术渊源、辨析方法与观点倾向,试图探究二者在学术上是否存在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梳理了中国古籍阐释缘起,以皮锡瑞《经学历史》分期为依据,运用西方阐释学术语对比各个时代古今文家对经典阐释的异同。从共时层面比较经学、史学、子学三类古籍的阐释说明中国古籍阐释的侧重点在于经学,中国古籍阐释等同于经学阐释;从历时层面对比古今文产生、争论、融合、复兴、更易五个时代学者对经典的不同阐释,了解中国古籍阐释发展的历程。正如皮锡瑞所言,"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