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适度思想李学丽坚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度原则,是我国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此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一经济改革呼唤经济理论的改革,经济理论的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与改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以来,许多...  相似文献   

2.
试论战后日本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制度改革及其启示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祝淑春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必须包括人力资源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的理论在内,一个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必须包括关于劳动者全面的、综合的发展理论在内。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理论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由于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受其影响,专注于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忽视了结构分析。显然,经济结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金融部门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和经济结构转换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忽视结构分析的缺陷,使其难以揭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更深层次规律,这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失败的主因。因此,在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中引入结构分析就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4.
仲裁者比扰乱者好: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家经济政策(上)〔德〕L.约希姆森*孙瑜译许多欧洲大陆工业国家的戏剧性的低就业问题和持续的低增长,似乎表明传统的对外贸易理论是谬论。因为按照传统的对外贸易理论,随着市场的全球化(尤其是欧洲的一体化),不仅长期的整体经...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奠定了主流贸易理论的基础,其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这一学说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复苏和高速增长,国际贸易不仅总量急剧扩大,而且贸易形式及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之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非常活跃,主流贸易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本文将介绍当代主流贸易理论的发展并做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以使增长成果广泛惠及到所有民众(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本文基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两次讲话内容、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贫困、不平等理论的发展与增长理论的演进中梳理包容性增长理念形成、发展的脉络,综述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要义和政策内涵;最后,指出包容性增长之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一、对有经济增长无经济发展理论的批判传统的经济理论家大多关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单纯把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目标。这种片面的发展观由于把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排除于经济增长的视野外,导致了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后果,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因而,这种增长理论受到了后来一些学者的怀疑与批判。围绕着“对单一追求国民经济的绝对增长”理论的批判,产生了增长极限论。其主要代表是梅多斯,在其著作《增长的极限》中,他首先从资源、环境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方面向单纯追求国民…  相似文献   

8.
陈华 《社科纵横》2005,20(2):66-67
本文简要回顾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试图用经济增长理论结合中国改革开放2 6年的经济增长数据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中制度的作用,并以此探讨西部大开发中利用制度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口现象涉及许多领域,从不同的角度把复杂的人口现象及其本质揭示出来,将有助于人口理论研究和人口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本文拟从人口地理的角度考察浙江省的人口状况,以期从这个侧面为人口工作提供信息。人口增长过程特点与现存问题浙江人口从一九四九年的2,083万发展到一九七八年的3,751万,净增1,668万,增长80.07%。这个净增数,与同期大约1,720万的自然增长数相比,相差50余万,可见,建国以来浙江人口迁移增长是一个负数,实际增长的人口数,完全来自自然增长。要是按照自然增长数计算,浙江在二十九年中人口不是增长80.07%,而是增长82.5%,与同期全国人口  相似文献   

10.
当人们谈起经济增长时,总是希望最佳的增长。但事实上,在经济系统中绝对的最优是不存在的,因为经济系统的运行要受到许多内外条件的约束,例如资源约束、产业结构约束、瓶颈产业约束等等。而这些约束对于经济运行过程可能更为重要。因此,经济增长不可能是最优的,而应是适度的。熊映梧教授提出“适度经济增长理论”其原因就在于此。 适度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具有极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它给出了一个评价经济增长过程优劣的新标准;在实践上,它为决策者们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决策手段。 然而,熊映格教授的“适度经济增…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理论战后时期,欧洲和日本等地的复兴和重建以及新独立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发展问题成为战后世界中心主题的客观背景.随着对发展问题关注和研究范围的扩大和深入,理论结构也相应地发生由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发展理论到发展理论的演进.它们之间并无截然的界限,但是却有重点和中心的差异:五六十年代的理论主要反映西方经济学界探索经济增长的要求.不论是哈罗德和多马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综述任守增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也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控讨,现将有...  相似文献   

13.
许多企业界人士都十分重视企业壮大问题。因为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而且更关系到企业界人士的命运。本文就企业壮大的机理问题进行探讨。为了准确地把握企业壮大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这里需要引出两个概念,即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所谓企业量态的增长,是指有关反映企业发展的各项经济指标的量的增长,如企业技术基础所决定的企业规模和效益的增加等都表明企业量态的增长。当然,反映企业下滑的指标,如企业亏损额的增加则不属此类。一般从可比性上来讲,企业量态的增长所反映的一般都是相对较短时间内的企业变化,比如一年或更…  相似文献   

14.
杨宏翔 《学术交流》2006,(3):97-100
发展经济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路径证明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比如贫困的恶性循环论与政府投资和引进外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发挥劳动的比较优势;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与市场换技术;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与技术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等。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得出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发展问题,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是战后国际关系和学术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的重大问题。它既是现实问题,又是理论问题。国外对第三世界发展的研究,在概念、模式、范围、目标等方面,有许多不同见解;发展理论和思潮也有一些演变过程。 战后,第三世界发展理论的变化,大体经历由西方传统模式为中心转到以第三世界主体利益.为中心,由单纯注重增长指标、资金问题等经济因素转到注重社会经济基本需要、社会平等、政治民主等因素,由强调国别范围的发展转到重视世界范围的问题,由分析发展的国内条件转到国际背景和国际关系或内外因素相结合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互联网络:迈向未来〔俄〕В.罗戈夫实际上,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是通过各种计算机交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全球“网络的网络”。在未来社会中,信息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许多专家认为,Internet的出现与发展,标志着旨在交流各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江泽民对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基本思想及其理论政策,提出许多重要论述和新的理论观点。他强调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长期性,论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提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的论断,总结了民主党派讲政治的历史经验以及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等等。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把我国统一战线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何成学  朱新玲 《创新》2009,3(12):61-68
中国特色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两大理论成果,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两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因此,两个特色理论都带有许多中国特色。通过考察两个特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诸多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9.
非洲的自然资源、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美]A.温特·尼尔森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往往对非洲国家的统计数字产生怀疑,其原因在于,许多人对自然资源的增减等因素视而不见,因此,有关非洲国家国民收入的统计数字与实际的经济增长大相径庭。在许多非洲国家,产量增长与国内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开展涉外收养工作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已依法向国外送养数万名孤儿、弃婴。如今,这些被送养出去的孩子已经逐渐长大。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许多被收养儿童和收养家庭都希望回到孩子的出生地,走一走,看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