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障碍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火云 《兰州学刊》2008,(4):110-112,12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障碍的根源在于制度,而制度障碍集中体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只有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彻底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经济新体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把握解决二元结构转换这一主线;阐述了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提出要抓住新农村建设和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机遇期,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积极面对和探析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有利于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城乡二元割裂的土地市场制度结构仍然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及其机制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农村内生增长、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及作用机理。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市场制度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不利影响,要加快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亟须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框架,选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适宜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围绕城市工业化战略形成的城乡非均衡制度安排是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改革开放初期以土地承包制、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间的非均衡关系,但并没有改变二元结构的性质。在市场化、产权改革、国际化背景下形成的新苏南模式通过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加快了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并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新苏南模式下的"三农"问题已经由过去二元结构下城乡对立的质的差别转变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下的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一国两策"的管理体制下,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失衡,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其制度根源在于:"二元"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畸形"的政府间公共产品供给权责;"强权"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不完善.要破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的制度障碍,就必须在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一系列的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城乡统筹、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均等化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是我国当前整体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新型城乡关系,为我们分析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但收入差距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银行储蓄以及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财政政策不合理、不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以及乡镇企业竞争力的下降等。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建立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对农业财政的支持力度,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财政补贴、加大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等。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实施由国家、集体、农民共同承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扩大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的长效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因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缩小城乡差距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关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等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可以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资金、技术、制度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支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中还包含着一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如立足于农村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机制、实现全社会平稳发展的稳定机制.以黑龙江省为例,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具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重构土地流转制度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可忽视的制度前提.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明晰产权、夯实产权主体的重构土地流转制度的目标取向,并提出了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重构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路径和原则.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社会的二元结构并未根本改观,导致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存在二元格局,这种城乡二元的社会管理格局在维护中国城乡社会稳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城乡失衡的格局必然孕育出更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建设城乡均衡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以城带乡原则。工业支援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二是制度保障原则。要在公共服务制度、农村社会制度上下功夫,构建农村的和谐社会。三是重点突破原则。抓住关键,切实解决好农村民生问题,提升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和生活的幸福感,改善城乡社会管理的大环境。四是重在落实原则。政府要改革不合时宜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创造城乡均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宁夏城乡差距及二元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宁夏的二元结构是自然过渡性二元结构和制度约束性二元结构的混合体。在这两类二元结构的推动下,宁夏城乡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呈逐步扩大的趋势。目前宁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进入高度不平等状态,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城乡收入差距为主来研究二元结构问题,首次测算出宁夏居民收入分配总体差距系数,并非常关注城乡在人文等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