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SC5405、NSC5612/1、NSC5809和NSC6012号文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指导纲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南亚政策的目标核心是将东南亚地区作为防止共产主义势力扩展的重要防御阵地。这个时期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向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扶植和培养当地的反共势力,避免与共产党国家发生正面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2.
1948年苏南冲突的发生,为美国冷战开始后确立的分化瓦解苏东集团政策提供了契机。在美国的东西方贸易管制体制下,杜鲁门政府制定了对南斯拉夫的NSC18号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形成与实施标志着美国对南斯拉夫经济援助与军事援助政策的形成。利用南斯拉夫分化瓦解苏东集团,促进南斯拉夫的亲西方倾向,是美国对南斯拉夫政策的实质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台政策产生的背景及演变的经历,认为这一时期美国对台政策的实质,就是不让中国得到台湾和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利益。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南斯拉夫的军事援助政策,始自于杜鲁门政府时期.1948年苏南冲突的发生,为美国冷战开始后确立的分化瓦解苏东集团的政策提供了契机.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体制下,杜鲁门政府制定了对南斯拉夫的NSC18/4和NSC18/6号文件,这两个文件及其进程报告的形成与实施标志着杜鲁门政府对南斯拉夫军事援助政策的形成.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服务于美国的全球冷战战略利益的,其目标是利用南斯拉夫来分化瓦解苏东集团.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将心理战作为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战略之一.在东西方对抗的背景下,西欧由于在地缘、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等方面与美国的密切关系,被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视为核心利益地带.但是,战后西欧经济的崩溃以及共产党力量的迅猛发展使得共产党在西欧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大增.为了确立和维护西欧各国政府的亲美反共倾向,扶持西德,巩固大西洋联盟,最终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针对西欧的心理战略计划.通过实施这些计划,美国成功地削弱了西欧的共产党力量,消除了西欧民众的反美情况,实现了稳定西欧、巩固西方阵营、维护美国战略利益的战略目标,从此西欧在国际重大事务上紧紧追随美国.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开始着手起草国际人权公约。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对国际人权公约的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国际人权公约基本上持积极态度,主张尊重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意见,不回避签署单一的人权公约。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以国际人权公约与美国宪法基本精神存在差异为由宣布暂不批准该公约。美国对国际人权公约持保留态度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社会对人权的不同诉求。  相似文献   

8.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第三世界援助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5 0年代初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第三世界没有给予更多关注 ,而苏联政府则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 ,通过提供经济军事援助 ,加强了对第三世界的影响。为了应对苏联的政治经济攻势 ,5 0年代中期后 ,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变对第三世界的消极态度 ,供以大量经济援助 ,以“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但援助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援助政策开辟了肯尼迪政府“开发援助”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敏感、核心的问题,小布什执政后对台政策的演变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并制定对策,本文基于这一认识,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艾森豪威尔政府亚洲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鲜战争结束后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美国的亚洲政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 1954年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的 542 9/2号文件是新的亚洲政策的纲领。与杜鲁门政府的亚洲政策相比 ,艾氏政府的新政策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 ,在美国亚洲遏制战略中中国已被看成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在实践方面 ,新政策也体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如美国提出了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及“亚洲自由国家经济集团”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在转型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界定政府的角色,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芬兰为例,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网站内容的调查,获取一手资料阐述芬兰开放数据政策的发展历程,探讨芬兰开放数据政策目标与意义、政策内容、法律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芬兰开放数据政策法规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提出制定完善的开放数据政策、修订法律法规、加强开放数据协作、建立开放数据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转轨时期,若干结构因素通过乘数等方式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结构因素包括: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预算硬约束经济和预算软约束经济、有需求的生产能力和过剩的生产能力、中国经济和外国经济.政府应该控制对家庭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加强对贷款规模的管理,控制公共部门规模,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4.
党和政府的新闻政策主导着新闻传播与经济产业发生怎样的联系与作用。制定什么样的新闻政策,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传播内容,从而产生相应的媒介责任和媒介影响。此即文章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经济市场化、经济体制趋同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所有的国家只有积极地参与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 ,但参与的方式 ,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职能又都是不同的 ,尤其是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支持、路径、政府作用三个方面比较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东欧国家在转轨方面的差异,认为,产权的完全私有化并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强有力的政治支持、适合本国国情的转轨路径、一个高效的政府是转轨经济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政府在战后结束中日战争状态 ,实施对日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当时美国亚洲政策的影响。政策制定遵循美国意志 ;具体实施随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而逐渐由减缓到停止 ;最后在法律上放弃对日处置的一切权利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美国的压力。美国给中日战争终结处理造成严重恶果 ,应负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回顾了欧美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而讨论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工作的开展,展现转型社会背景下特有的社区工作发展路径。以"罗村方案"为例,分析了我国政府购买服务下的社区工作的不同之处,提出转型时期社区工作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上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令人关注.那么,美国现代史上的对外政策又是什么样呢?本文是从威尔逊的"十四点"到罗斯福战争构想看现代美国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进行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中,政府一直是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但在不同的时期,政府的主导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即进行着角色的转换.本文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揭示制度变迁进程中政府的角色转换,分析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进程中如何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