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龙潜著《明清经济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目前少有的一部明清时期的断代社会经济史专书。李龙潜教授自五十年代始,在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教授的指导下,悉心攻读和刻苦钻研明清经济史。三十多年来,他不顾研究环境和条件的困顿,荜路蓝缕,辛勤笔耕,勇于探索,一面搜集资料,一面作微观专题研究,发表了数十篇明清经济史的论文。在此基础上从1982年开始编著本书,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修改,于1987年完成付梓。全书共分为五章十七  相似文献   

2.
汤明檖著《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春秋战国至南北朝)一书,已由中州书画社于一九八二年七月出版了。这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汤明檖副教授是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之一。五十年代,他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教授的助手。参加《中国历代户日、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这部巨著的编写工作,检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之后,他在梁方仲教授的热情鼓励下,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最后编著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以下简称《经济史》)。在这部书中,著者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分析,精当地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历史过程,阐明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经济问题,并精辟地说明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财政经济制度、政策、法令,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是一部理论性较强、综合贯通、精炼慎密的封建社会经济史。它的出版,为大专院校的经济系、历史系的师生和经济史研究人员提供了一部新教材,对  相似文献   

3.
本刊通讯员冼剑民报导: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般总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能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使其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所以广东社会经济史这一原来有着良好基础的研究领域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加繁荣。除近年来陆续发表的学术成果外,去年秋“广东社会经济史暨电白县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又云集了广东、香港两地的一批成果,这些论文重点研究明清之广东社会经济,有的还下溯本世纪初叶,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又一次荟萃。这些论文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研究领域、对象大为扩展,角度、层次上亦有新的突破,使地方经济史研究向着系统化、立体化迈进。从横向分支来看,水运史、外贸史、造船史、  相似文献   

4.
我校历史系李龙潜副教授的新著《明清经济史》,最近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系统论述明清经济的开拓性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明清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的硕果。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考察了多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和演变,探索了封建社会后期的基本经济规律,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书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史论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后来居上的地区,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较之国内其它地区有其明显的特点。近年来,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史的研究逐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显露出可喜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区域性经济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也越来越清楚地为人们所认识。现在,回顾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对于推动这一研究更广泛、更深入地发展,是有益处的。一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上。1937年出版的梁嘉彬《广东十三  相似文献   

6.
赵德馨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这是新中国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科书。 过去陆续出版的近十本中国近代经济史,包括赵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在内,共同的缺陷,正如作者在《教  相似文献   

7.
吕振羽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是他的第一部成名作。这部著作是作者30年代执教于中国大学经济系时,在所编《中国上古及中世纪经济史讲义》(曾由北平聚魁堂讲义书局铅印发行)的基础上写就的,并于1933年11月定稿,1934年6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出版。该书计十余万言,共分十节,目次如下:一、  相似文献   

8.
冯天瑜、毛磊教授等撰著的《中华开放史》,最近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读后,觉得是一部有特色的新著:一、选题新颖。对于中华文化、中华历史的研究,史学界以及相关学科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何转换视角,寻找新的选题,得出新的历史启示,这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围绕中华开放史这个选题开掘,写成一部60余万字的巨著,的确显示了作者的慧眼。中华文化悠久,绵延不衰,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在中华历史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选题:如政治史、经济史、学术史、外交史。社会生活史,等等。对于中华开放史的研究,一直…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题新的突破———读《粤港澳近代关系史》赵立人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港澳史研究室邓开颂、陆晓敏主编,研究室全体成员集体编写的《粤港澳近代关系史》一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对港澳史的研究,近年来成果累累。其中特别值得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学术的进展,特别是广东地方史的研究,却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然而经广东史学界十多年的努力,这一状况目前正在被扭转与改变。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有关院校学者共同撰写的《广东通史》已进入渐次分册出版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张其凡 《学术研究》2003,(8):117-118
2001年7月,长春出版社出版了王棣先生所著《宋代经济史稿》一书。据笔者所知,这是近十年来综合研究宋代经济的第一部著作,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宋代经济史研究的新水平,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正> 自六十年代以来,我们一直从事张謇与南通的研究,八十年代又开始从事苏州商会档案的整理与苏州商会史的研究,这些工作都包括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内容.本文结合“南通模式”问题,谈谈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而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如果不认真通盘规划、分工合作开展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就很难为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这是大家都能同意且已多次说过的道理.但是,还有一层道理却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理解与重视.这就是说,如果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俗称之为“解剖麻雀”)在区域经济史中寻求若干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反过来也可以对中国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3.
新近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贾大泉同志所著《宋代四川经济述论》,是迄今为止第一本公开发行的中国断代区域经济史著作。毫无疑问,在中国人民努力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今天,加强我国经济史的研究自然显得格外重要。不过,要把上下几千年的一部中国经济史弄个清楚,谈何容易。分地区、分时期、分部门的考察研究是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尚有待于区域经济史、断代经济史、部门经济史研究的加强。在纵横数万里、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千差万别的中国,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尤其具有特殊意义。《述论》的作者首先把自己多  相似文献   

14.
<正> 漆侠教授著《宋代经济史》上、下册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我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它的问世,无疑将有助于打开宋代经济史研究的新局面,对宋史其它领域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也将是一个推动。本文试图对它作一粗浅分析,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黄长义 《江汉论坛》2003,(11):125-126
中国实学研究,是中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个倍受瞩目的热点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国大陆已出版20多部关于实学研究的学术专著,在海内外各主要报刊上发表的实学论文多达300余篇。作为当代中国实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葛荣晋教授为中国实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编的三卷本《明清实学思潮史》(齐鲁书社1989年出版)和三卷本《中国实学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曾是当代中国实学研究发展的路标和里程碑。进入新的世纪,如何在广度和深度上把实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这是中国实学研究面…  相似文献   

16.
<正>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区域社会经济史暨港澳史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3月30日至31日在广州白云宾馆举行.这次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各地和海外学人进行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和港澳问题研究的动态与最新成果,讨论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做出展望和进行协调.参加会议的共有来自北京、福建、广西、海南、广东、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和美国、英国等国家的30多位学者.3月30日举行大会,来自各地的学者分别报告了各自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评论了区域社会经济史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农村和港澳研究的现状,就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策划与组织、成果发表和资料利用等许多问题提出建议和看法.31日会议分为区域社会经济史和港澳史研究两个小组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并更深入地讨论了有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本着注重实效、不拘形式和学术平等、畅所欲言的精神,开得生动活泼、认真而热烈.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经济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余伯流著《中央苏区经济史》何友良余伯流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央苏区历史的研究,佳作迭出。《中央苏区经济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是他的一部最新的力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在苏区经济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苏区经...  相似文献   

18.
广东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印记”———读《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杨昌俊高伟梧所著《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一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广东改革经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探讨的又一新的尝试。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为该书所作的序中...  相似文献   

19.
梁方仲先生不幸辞谢人世,一瞬又过了十个春秋。他晚年精心编著的关于明代社会经济史的书稿,终于未能写成,这是他直到临终时自己意料不到的憾事。他的遗著,有些正在排印,有些正待整理,而他愿为中国史学“增添一砖一瓦”的素志,毕竟是实现了。方仲先生从事中国经济史和明史的研究,数十年如一日。他对经济学和史学都有湛深的修养。在三、四十年代,他集中精力研究明代财政经济制度史,并逐步开展对明代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围绕以“一条鞭法”为中心,他究明中国历代特别是明代  相似文献   

20.
研究楚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成就特征,这不仅是楚史研究中需要着力开拓的课题,而且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特别是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必须拓展的一个领域。湖北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青年学者刘玉堂先生所著《楚国经济史》《“楚学文库”之一,下文简称“刘著”》一书可称得上是这一领域中的一部拓新之作,该书的出版把楚国经济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一、内容丰富。刘著全书共列十章,凡23万余字.尽展楚地失民创榛辟莽之伟绩。不仅系统探讨了楚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轨迹、社会经济制度(如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手工业与商业管理制度以及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