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存量社区更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资源从行政配置走向市场配置,中央城镇化会议亦强调"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以新区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方式正逐步转向增量与存量并行的城市经营。本文以厦门沙坡尾社区更新行动规划为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存量社区的规划转型,即"从空间设计走向制度设计,从政府主导走向自发生长,从大规模重建走向小尺度更新,从快速式突变走向渐进式营造"的更新策略,建立社区营造中心、产业培育机制和空间管理系统,以创新机制引导传统社区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2.
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城市更新为主的城市规划将面向更加复杂的研究对象,从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到主体与物质空间相互叠加的"社会+物质"空间规划。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作为协调多元主体需求和意愿的平台和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实践的为研究对象,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更新和社区主导型更新两种模式,选取四个典型案例,参考政治科学和政策科学理论,将公众参与过程看作一个政治互动过程,建构多主体博弈系统模型,研究不同价值取向的多主体及其博弈过程,进而对其公众参与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城市旧城更新中公众参与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已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大量城市老旧社区亟待更新.但以往的城市老旧社区更新多以物质环境改造为单一目标,对公众参与、社区归属感营造等问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的深入思考.论文分析了目前城市老旧社区改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全生命周期社区等理念指导下,构建了涵盖社区物质环境、社区服务、社区韧性、社区邻里以及社区认同等层面的城...  相似文献   

4.
廉学勇 《城市》2014,(1):54-57
正一、引言20世纪中叶,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建立起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实践。他们强调城市规划的社会性,把公众参与视为城市市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要求公众真正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之中,尤其是在自身社区的建设和改造中。社区营建和社区规划师体制得以建立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是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里面除了公众自己要努力以外,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也要改造环境、创造条件、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他们对城市规划的科学认识,让公众觉得参与自己家园的规划建设是一种崇高的义务。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其实也是政府赋予公众以民主权利的一种行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在美国已经作为一种社会民主制度,反映在政府决策的程序中,在制度上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作了保证。目前,我国在公众参与规划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忽略公众角色到重视公众声音,城市规划在决策层面上发生…  相似文献   

6.
回顾过去,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展望未来,社区治理发展充满希望。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坚持加强党建引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创新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包括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的参与,各种技术手段有效地提升了治理的效能,促进了资源不断整合,等等,都是长足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未来社区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更新工作不仅涉及为人们所熟悉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投入、市场运作、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组织实施等与物质建设相关的诸多方面,更重要的是,与社区营造、城市治理、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社会和谐发展等人文社会因素也密切相关,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和细致的社会系统工程。社区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传统的城市更新与治理普遍停留在表象的物质空间层面,忽略了更新地段中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稳定的社会网络,缺乏对社区人文方面的深度关怀,出现社区文脉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年来社会—生态领域蓬勃发展的新理念,韧性城市/韧性社区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和学术热点。但基于城乡规划视角审视当前韧性理论和实践,仍存在其概念模糊和理论难以指导规划实践等问题。首先回顾了韧性、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理论发展及研究范式,梳理了当前国际上主流的韧性城市、韧性社区测度方法及指标体系。然后,对比分析了韧性理念下的城乡规划与传统城乡规划的区别,并综述了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的国内外探索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提升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实践的四种措施:完善韧性理论体系;加强韧性规划的顶层设计;以社区为突破口开展韧性社区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强调在此过程中重视理解当地知识和公众参与。本研究扩展了新时期城乡规划理论的研究范式,为城乡及社区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有关公众参与村镇规划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较少。在具体方法上多数研究移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手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大多处于经验性的尝试阶段,并没有总结出一套具有普遍可行性的参与式框架。通过总结回顾,指出当前村镇规划中公众参与发展现状与不足,构建村镇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三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城市社会成员从过去依赖单位、以单位为中心的“单位人”逐渐转为依赖社区、以社区为生活重心的“社区人”,“单位人”属性逐渐减弱。作为“单位人”的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的转为“社会人”而进入社区。城市社区老年人口集中,密度大,给社区老龄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创新是迎接挑战、解决新课题的重要方法。致力于观念、思路、方法、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公众认同的社区老龄工作的新路径,是老龄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地域性的空间认同以及人情味的社区建设,一直是老城更新的追求理念之一,在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向着存量规划以及精细化设计迈进时,这一目标尤为突出。城市更新中的事件空间理论,以活动为线索,串联空间组织,可以有效增加更新片区的空间认同感,但在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以重庆白象街旧城更新为例,以理论和案例结合的分析路径探讨问题,包括城市更新过程中事件空间理论运用的适应性,如何挖掘与组织城市多样性的事件活动,以及如何运用规划手段,激发市民对更新后片区空间产生认同感,为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孙铁铭 《城市》2004,(5):41-42
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义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是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里面除了公众自己要努力以外,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也要改造环境、创造条件、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他们对城市规划的科学认识,让公众觉得参与自己家园的规划建设是一种崇高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公众参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江 《城市》2003,(3):10-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管理逐渐孕育了公众参与的意识,各地陆续初步探索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机制,实现城市建设管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虽然当前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但是公众参与的程序性问题如主体、方式、步骤等尚未解决。程序性制度对于健全社区公众参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没有公众参与的一套规范的程序,就意味着公众参与城市建设还没有确立为一项制度。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程序问题无不关系到公众参与制度的成效及其能否持续开展。一、公众参与问题的提出城市管理长期以来始终是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14.
社区被视为体现城市韧性的典型代表,也是近年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议题。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对城乡韧性的集中考验,社区更成为直面病毒的主战场。作为社区的基本组成单元,各个城市的居住小区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自组织能力为未来社区韧性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成都市作为全国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其小区的防疫响应是全国小区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对成都小区防疫响应的总结,对提升社区韧性建设提出规划层面的思考,包括从空间导向走向人本导向、利用移动社交平台推动公众参与、增强规划弹性应对发展变化、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规划全过程以及运用智慧技术助力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空间更新如何更深入民心更可持续?本文结合上海社区花园的实践分析,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都市区空间更新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以创智农园和百草园作为社区花园营造的案例,从空间布局、建设过程、后续维护等方面,介绍社区花园如何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绿地属性的前提下,以深入的社区参与丰富了城市绿地的内涵与外延,以更乡土更丰富的生境营造更新了人与自然的连接,以日臻完善的方式实现了社区民众对美好家园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6.
作为苏格兰第一大城市、英国第三大城市,格拉斯哥有着成熟完备的规划体系,于2017年正式出台了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其城市发展规则编制兼备规范性与灵活性,围绕议会确定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衍生出高品质、健康、紧凑、可持续四个战略目标继而制定相关重点领域政策;坚持动态规划原则,包含监测、征询、编制、审查、采纳、实施、评估、更新等环节在内的动态历程;关注公共产品的规划,如交通体系、环境绿地、基础设施、住房建设等,其所关注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就业岗位的增长和不同产业间的此消彼长而不是关注GDP数据;以广泛的公众参与凝聚共识,其公众参与的途径多、范围广、涉及群体全面,其规划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规划教育、求得理性共识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制定出的规划反映的不仅仅是政府的主观愿望,还有公众对城市未来的期待。这些对国内同类型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城市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面临空间转型与扩展等需求。本文探讨了存量规划背景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新规划的途径,并以重庆市渝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新规划为例,梳理渝中区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和问题,提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新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集聚区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目标,应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式发展要求。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石,社区规划是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区治理层面延展社区规划内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社区、社区规划与社会治理三个基本概念辨析出发,探讨社区规划深入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和机遇;同时以重庆市首个城市社区发展规划为例,论述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社区规划的地方途径。研究认为,公众全过程参与社区规划和有效的行动计划是实现社区治理乃至社区发展的关键;由于地方自然、人文和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探索社区规划的地方途径是社区规划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社区管理中公众参与出现的问题,并从制度规范、公民精神、参与渠道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伴随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结构转型,上海市长宁区区委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统筹协调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培育扶持了一批促进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补充社区服务的各类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为长宁区基层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