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界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石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油气资源富集的8个省级地区进行分析,得出石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的两个公共因子。对西部与华北地区石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能力进行了排序,发现中国石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共服务效能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包括服务成本、服务效率、公众满意、公众参与、服务能力5个维度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效能评价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服务结果、服务运营和服务抱怨3个公因子.其中,服务结果因子是对效能的一种客观性结果评价;服务运营因子与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方式和过程相关,能力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融入到服务供给全过程;抱怨因子与效能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1.宏观质量指数指标体系框架。宏观质量指数是由“产品实物质量”、“产品技术水平”、“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环境保证能力”四个二级指标以及十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体系框架,具体结构如表1所示。表1质量指数指标体系2.宏观质量指数统计分析方法。宏观质量指数属于多指标综合评判问题,常用评判方法:主观加权平均法(专家赋权法)、因子分析法等。其中因子分析法是用较少个数的相互独立的公共因子来解释原来相关的多指标变量,从而达到综合评判的目的。由于本文中建立的质量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不相互独立,所以采用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如下:数…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用市场的眼光,寻求破译沪、深二市股票定位之迷。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市场对公司评价定量化数据作为影响公司股价定位的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股价的公共因子,然后对公共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对各个股票的综合评价值,并据此对股票定位排序。用实际的股价排序验证表明,该排序符合实际,这说明用贴近市场的思维可以找到股价定位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利用六盘山片区548户农户资产调查数据,基于能力贫困理论构建农户资产增值开发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农户资产增值开发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自我发展能力与社会公共空间对农户资产增值开发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自我发展意识显著地作用于公共参与、教育重视程度与信息获取;自我发展能力对农户资产增值开发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农户借款能力、贷款能力、户均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进行表现,社会公共空间对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村民关系、干群关系以及交通便利性进行表现。这也说明,农户借贷能力越强、家庭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社会风气越好、公共服务越完善越可以促进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公共空间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户资产增值开发能力的提升,最终促进农户资产的增值和积累。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合考虑社会保障能力、环境能力、科技教育能力以及政府自身行政能力等方面的要素,建立评价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结论:综合因子、发展因子、成本因子和管理因子是反映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因子.基于上述四个因子,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行聚类,分析造成省级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差别的潜在原因,从而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以“投入、均衡、便捷、满意度”为四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框架,并结合基本公共教育的特点,设计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2006—2014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30个省份进行组别的划分.  相似文献   

8.
曹琤 《统计与决策》2017,(4):164-166
脆弱性是金融系统内在的固有属性,因其“隐蔽性”给测度造成困难.文章从银行、市场流动、股票市场以及保险等四个方面,收集整理出14个金融系统脆弱性测度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作为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的代表变量,并确定权重,对2003第2季度到2015年第1季度之间的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曾鸣 《统计与决策》2012,(23):76-78
文章对2011~2012赛季CBA联赛的17支球队的16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参加2011~2012赛季CBA篮球比赛的17支球队成绩的公共因子是:得分能力、进攻能力、命中能力、协作能力、防守能力。这种将比赛各技能指标量化的模式。可以作为客观全面评价球队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企业资本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选择了多个常用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指标,并且构造和计算了竞争对手策略的影响度来衡量不同策略对企业间的竞争的影响。然后通过公共因子分析得到衡量市场竞争的不同方面的因子。最后,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各省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我国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绩效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个指标,采集2009年的样本数据,以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省际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应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使各地方政府逐步拥有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居民最终享有大体均衡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公共治安以及公用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2009年年报数据为基础,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3个公共因子并计算因子得分来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营竞争力,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总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研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它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卫 《统计与决策》2012,(19):183-185
文章从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角度入手,利用Delphi法对我国私营企业进行循环调研和分析,归纳出10个企业家关键能力因子,作为影响企业成长的共性维度。对不同的企业成长阶段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采用定量分析评价,得出企业在不同阶段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是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支出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工具之一,支出效率反映了支出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基于中国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公共支出、支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确定,但支出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并起到公共支出产出效应的门槛作用;东部城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支出效率分别大于0.60、0.68时,公共支出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CFA方法,对河南省县(市)级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体系中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综合竞争力各一阶因子之间密切相关,基础和环境因子与发展因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阶因子区域综合竞争力可以充分表达8个一阶因子之间的关系,各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竞综合争力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市场股权和帐面市值比为基准构造了25个投资组合,用两步法进行了回归分析。经验结果表明:1 传统的CAPM模型截面回归中贝塔β解释能力有限,至多只能解释13.5%的超额期望收益率的截面变化;2 Fama-French的3因子模型截面回归表明在增加SMBt和HMLt两个因子后,贝塔β几乎失去了解释能力,都被HMLt吸收了。与CAPM模型截面回归解释超额期望收益率的截面变化相比,Fama-French的3因子模型截面回归解释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能够达到65.6%。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基于创新指标设计原则以及专家意见建立了评价地区科技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因子,通过构建原始因子载荷矩阵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命名主因子,构造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对28个样本地区进行因子综合得分、排序,最后评价陕西省科技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以及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陕西省发展为科技强省提供政府决策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面板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学的因子分析,从时间、空间和指标三维结构出发,利用因子得分对我国省级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将动态分析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从具有复杂关系的原始指标中提取了4个因子:基础因子、产业因子、财政因子和效能因子,解释区域科技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州居民对2010年亚运会感知与态度调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2010年亚运会能否成功举办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广州居民对亚运会的感知与态度,为此本文在抽样技术设计下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出了8个公共因子。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收入和文化程度的人群的调查结果,说明广州居民对亚运会影响的感知差异与态度差异,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供政府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