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妇女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贵族妇女形象、士妇女形象和劳动妇女形象。贵族妇女形象往往与王朝政治有密切关系,大多有姓名家世,可考之于史籍,士妇女形象显示出较丰厚的文化底蕴,劳动妇女形象则最为质朴,后两类形象虽史无确证,但就其艺术价值而言超过贵族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妇女自1949年后已全面彻底解放,妇女生活中已不存在任何问题。如果现在还有人提妇女受压迫一词,将会受到猛烈攻击。是的,如果仅仅从劳动生产的角度看.妇女似乎已经与男子平等,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妇女还被排挤在高收入人群之外。但中国妇女基本参与社会劳动生产是不争的事实。但妇女的生活不仅仅是劳动生产.衡量妇女是否受压迫或剥削也不仅仅这一个参数。事实上,在妇女生活的领域.在妇女的身体、生育、性和教育孩子四种形式中,存在明显的剥削和压迫。因此英国女权主义理论家朱莉·米切尔在她的《妇女的领地》一书中指出:家庭历来被看作妇女的领地,妇女主要是在家庭里受压迫。  相似文献   

3.
《鞍山社会科学》2007,(5):15-17
切实加强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女性素质,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全面总结近年来的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将对新形势下更好地实施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素质和能力具有更深远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妇女参与政党、国家机关和政治性群众团体的领导活动并成长为领导人才,是妇女政治上解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妇女和男子一样,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及其它方面都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及妇女自身的努力下,妇女参政成才的人数和程度明显增多和提高。但是,应该看到,妇女参政成才离社会现代文明的要求差距甚远,难度较大,欠发达地区难度就更大。因此,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占全国人口60…  相似文献   

5.
妇女就业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就业问题之我见马力妇女就业已成为妇女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改革时代妇女就业的新形势分析作为人类构成部分的妇女是解放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直接参与者,随着她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生活、社会责任感的变化,妇女就业已出现新的形势:(一)生产力的发展,为妇...  相似文献   

6.
我国《婚姻法》在保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历史传统和立法技术原因的影响,《婚姻法》在保护离婚妇女权益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建议对离婚的规定和家庭暴力的规制以及离婚妇女财产权的范围等方面加以完善,确实保护离婚妇女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内容提要     
女性主义、法律改革和中东北非的妇女赋权运动:研究、实践和政策相结合 中东北非的妇女权利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女权活动家的关注。区域研究专家认为,妇女更多地参与经济和社会对地区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东北非的妇女仍然遭到性别歧视,她们固然在教育和健康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无法发挥其潜力。中东北非各国的文化态度、政府政策和法律框架中都或多或少含有歧视妇女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妇女成才的文化与心理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二分之一的经验来自妇女,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同样需要大批的妇女人才,立志成才也是当代我国妇女的愿望,然而,严峻的现实使得她们要比同样条件下的男子付出更多的努力或代价。原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观念对妇女心理角色的影响,二是妇女自身的心理特点所致。妇女只有打破传统文化和观念的桎梏,克服妇女自身的自卑、依赖与嫉妒等心理障碍,增强成才的志向与意志水平,坚持“四自”与“四有”精神,才能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9.
谈“对妇女暴力”的概念和界定刘复光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暴力,是巩固发展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需要,也是维护妇女人权、提高妇女地位的需要。为此应当逐步完善关于消除对妇女暴力的专门性、预防性和行政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执法监督体系,实现妇女人权保障的全面法...  相似文献   

10.
女性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半,若将之聪明才智奉献于社会,社会的变化将是惊人的,世界将大为改观。鲁迅先生认为,妇女“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妇女的解放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探究妇女解放,不能孤立地看法律上有多少保护妇女的条文,有多少妇女就业,或有多少妇女受教育等,而必须把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及社会生活的因素等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妇女参政是获得自身解放的更高层次的内容,妇女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广泛地进人权力圈子,是妇女获得解放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仅就妇女参政的历史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11.
妇女研究在根本性和最高意义上是与文化哲学不可分割的。这里使用的文化哲学主要是指它区别于科学哲学,更多的是指它的人文社会性。众所周知,妇女研究者都是从已具有的社会学科进入其中的,由此形成了妇女史学、妇女文学、妇女心理学等等,交叉性和边缘性是它的特点。在具体的学科研究中,理清妇女研究与文化哲学的关系将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文化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从内容上是要解决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法等诸多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问题的。而妇女研究则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就其抽象性上它属于文…  相似文献   

12.
“女子无才便是德”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无才便是德”探源刘晓丽“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在明代以后的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曾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此之前,中国妇女所特有的淳朴、健康的天性还能有所发挥,然而在此之后妇女的身心则遭受到了变本加厉的压迫和禁锢。宋代以前,晋代妇女之风雅,唐代妇女之能...  相似文献   

13.
江西妇女状况王明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9月在北京召开。这是全世界妇女的一件大事,对中国妇女及其解放事业更具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妇女的一部分,江西妇女热切期待着大会的召开,并以多种方式和实际行动迎接大会的召开。借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东风,...  相似文献   

14.
《南方论刊》2013,(6):I0025-I0025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作为医院特色重点科室,肩负着全区妇女的保健管理工作,负责监控并管理妇女保健主要指标及对辖区妇保工作履行监督和指导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杨张乔批判和变革封建的婚姻制度,批判压制妇女的封建礼教,是“五四”反封建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理论前提。毛泽东在社会批判和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确立了他的妇女解放思想,指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本文从婚姻制...  相似文献   

16.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进步的作家对广大的妇女的命运总是寄予特别的关注和深厚的同情。他们以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丰富的意蕴,精心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在这个艺术长廊中,关汉卿笔下的妇女形象系列,更是独树一帜。他笔下的妇女形象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妇女在封建礼教统治下所遭受到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别、民族与社区发展”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11日至13日,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海外中华妇女学会、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小组联合发起的“社会性别、民族与社区发展”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与会者就性别理论在西方和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西部各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现状、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发挥妇女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性别研究云南省社科院的和钟华认为,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改革的普遍开展,女性自我意识空前提高,妇女问题在主流社会日益突出,直接引发了妇女研究异军突起,以女性为主体的研究队伍迅速成长。妇女问题研究领域,已从初期的婚…  相似文献   

18.
论粤西妇女与粤西文化刘道超马克思曾经说过,妇女解放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同理,研究有关妇女的一些问题,也是了解和认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的天然尺度。因此,本文通过有关粤西妇女的方方面面,研究和探讨粤西妇女在粤西经济文化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刍议妇女劳动力商品化和妇女商品化刘文孝我国已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社会成员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市场,妇女也不例外。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妇女进入市场的形式,除了跟男性一样使自己的劳动力商品化以外,还有另一种,就是以自己的身...  相似文献   

20.
赵刘洋 《天府新论》2016,(5):127-138
本文聚焦于“道德的法律实践”两种类型即“滞后道德”的法律实践与“超前道德”的法律实践对妇女自杀的影响。前者将对妇女贞节道德的要求纳入到法律中,具体包含三种机制:法律鼓励妇女贞节道德受到侵犯时选择自杀;法律对妇女的保护与贞节道德联系起来;法律惩罚违犯贞节道德的行为,妇女因选择受限而趋于自杀。后者则关于法律对妇女超前性别道德的追求,具体包括法律对激进性别平等和离婚的鼓励、道德从法律退出后道德约束力的弱化、法律对权利的强调导致妇女对权利的片面理解。两种类型的实践与具体社会实际存在诸多冲突,都造成妇女自杀,因此,法律对妇女不切合社会实际的道德规定促使妇女趋于自杀。法律实践应根据社会实际以实用的方式调整权利与道德的关系,现代法律尤其要处理个人主义与家庭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