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关于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出发点认为以承认意识为本原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哲学出发点,这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我觉得这不符合萨特的原意。萨特同所有现代反理性主义哲学家们一样,其哲学出发点是人。他们认为,传统哲学中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之争把...  相似文献   

2.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揭示了存在的两种样态,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其中自为的存在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基于存在的自为性特征,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并将自为的存在与自由和行动联系起来,认为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自由的存在就是行动。萨特的行动观是一种自由行动观。而晚期的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则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来补充其存在主义观,并丰富其自由行动观,将存在的自为性放置于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进而实现了从主体的自由行动到历史行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胡鹏林 《天府新论》2011,(1):141-144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其戏剧也贯穿着自由之存在的哲学观念。以《禁闭》为例,萨特不仅提出"他人即地狱",更加认同一种自由意识冲破他人禁锢的存在方式。《禁闭》中呈现出来的哲学戏剧观,关键在于在场之自由和行动之自由,只有达到两种自由,才能实现个体之自由和人类之自由,最终无限地趋近于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4.
萨特的自由观在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是贯彻始终的主线,但是他对自由的论述前后不尽相同,从《存在与虚无》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辩证理性批判》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本文拟从整体上把握其自由观的变迁,并剖析其实质。 一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返回意识领域,从意识结构的分析出发,认为意识具有意向性,它总是超越自身而指向对象,总是关  相似文献   

5.
让一保罗·萨特(1905—1980年),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经他改造、发展后的存在主义思想,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一股风靡欧美、亚、非许多国家的国际性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思想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专门研究人的生存状态、意义和人道主义问题。他的自由观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占重要位置。以致于成为存在主义哲学的象征。在西方,许多人把萨特存在主义概括为“自由的哲  相似文献   

6.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导师。在萨特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藉此梳理一下萨特的自由与责任理论。以兹纪念这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传奇思想家。本己的存在和自由是始终贯穿于萨特哲学之中的主旋律。因次,萨特哲学也常被誉为“自由哲学”。萨特的自由观并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探求人的本性。而是从人的存在出发,追求人的生存、自由、价值和幸福。同时,萨特的自由观也不同于把自由抽象化为为所欲为的纯粹个人主义。而是将之归于责任的限制。本文通过探究萨特自由观与责任观的内在联系,旨在挖掘其深层次的伦理内涵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萨特自由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战后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继承了存在主义的前驱者基尔凯廓尔等人的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思想、以及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法,创立了一种“新”的存在主义哲学。在这种“新”哲学中,萨特把人的问题作为哲学研究对象,把人的自由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客,从而在人的自由、责任、选择、行动等问题上大做文章,企图以这种人学理论、自由哲学去“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是其“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著作。这部洋洋数十万言的著作所着力进行的工作之一,就是从人类实践活动的“综合运动的可知的统一性中揭示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以及二者之间不可消解的联系”。因此,研究《辩证理性批判》中的自由与必然观,对于深入了解和批判萨特的哲学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讨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一) 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首先对“自由”和“必然”这两个概念的涵义作了独出心裁的规定。他说,这里所谓自由,“是实践  相似文献   

9.
为了厘清毛泽东实践观与现代西方哲学实践观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从一般意义上明确毛泽东实践观的性质和基本观点。所谓毛泽东实践观主要是指毛泽东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实践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诸种思想认识。它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最高概括,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理论思想。毛泽东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毛泽东实践观既吸收了作为西方文化传统发展高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华,又吸取…  相似文献   

10.
选择观是存在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萨特与克尔凯戈尔的存在主义人学具有诸多相通之处,二者在选择观上都高度强调选择对人的存在的重要性,把人的存在视为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从而也是一个持续的选择过程;二者在选择观上的差异在于,萨特将人的存在等同于选择,否定人生选择的神学前提,并强调选择的无限可能性,克尔凯戈尔则将宗教的存在方式视为人生的真正根基和至高选择。  相似文献   

11.
胡适与康有为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开风气的人物,学术界对于他们之间的学术关系鲜有探讨。本文指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实来自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进而指出,在学术取向上,民国初年由经古文学转向经今文学,胡适的《大纲》、顾颉刚古史辨都与康有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看作是晚清经今文学的继续与终结;在治学方法上,胡适的“历史的方法”与“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实际上亦受到康有为治经方法的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术研究》2005年1-12期总目录@黄荣显~~  相似文献   

13.
洪仁玕简论     
张苹  张磊 《学术研究》2003,(7):100-104
洪仁王干独特的经历和思想 ,鲜明而又集中地展示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时代特点与发展趋向 ,而他在太平天国后期所提出的纲领和方案 ,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 19世纪中叶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趋势。虽然在洪仁王干的思想与纲领中也存在着问题 ,但他不愧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农民阶级的代表。从洪仁王干这个人物切入课题 ,重新审视和剖析 19世纪中叶爆发的那一场历史巨变 ,也许可以解除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一些令人困惑的思虑。  相似文献   

14.
曹曦 《学术探索》2011,(3):135-139
二战后,美国对中国台湾地区实施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而教育援助是其中影响深远且易被人忽略的部分。其内容广泛,涉及职业教育、侨生教育、科学教育等方面,影响也波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通过教育援助,美国实现了对战后台湾社会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贾熟村 《学术研究》2003,(11):94-98
丁日昌,广东丰顺人,郭嵩焘,湖南湘阴人。他们与李鸿章均为洋务派的佼佼者。他们的政治主张相同,又一同受到顽固派的排挤、攻击;他们同病相怜、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贯彻始终。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6.
王兆胜 《学术研究》2003,2(9):144-147
林语堂对袁枚十分推崇 ,赞赏其天赋独厚、性灵自由、思想解放、民本思想和退隐独居。不过 ,林语堂有更多地方与袁枚不同 ,像宗教信仰 ,科学、平等、自由等现代意识 ,白话文体 ,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融会观等都有自己和时代的特点。袁枚生活放任甚至放荡 ,而林语堂则较为自律节制  相似文献   

17.
郑园珺 《学术研究》2003,11(12):104-107
梁启超的政治观念在保皇抑或革命上,曾表现出极大的徘徊与反复;他在对待西方现代性文 化上亦如此。本文从这种“善变”入手,分析其“不变”,洞察其用心,期望对当下中国产生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申荷永 《学术研究》2004,(11):74-78
中国文化可以为当代心理分析的发展提供智慧的启迪 ,心理分析的发展也在世界范围内为传播与理解中国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荣格与中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系列的“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专业研讨便是这“对话”的继续  相似文献   

19.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卫斯理宗(1740-184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斯理宗(又称循道宗)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它是国教牧师约翰·卫斯理创立的,卫斯理宗既是一场宗教革命--福音主义运动,又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广泛地影响了英国工业革命前后时期的社会生活,具有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20.
宋永培 《学术研究》2003,(10):123-126
在学术研究上 ,章太炎、黄侃阐述与实行的根本观念是 ,将学术与志行密切结合 ,既用学术来培育与推进志行 ,又用志行来实践与发展学术。这一根本观念包含五个要点 :研治学术是为了使中华传统与民族精神蔚然以新 ,立定高明光大之志 ,锤炼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对优秀的传统经籍务求精熟 ;学术研究应实事求是 ,砺志创新 ;在学术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