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哲学观念变革简论》评介王建良,何惠昂读完王干才教授所著《哲学观念变革简论》一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深感欣慰,并为作者在哲学观念变革研究方面表现出的理论勇气和取得的斐然成果所折服。在洋洋洒洒36万字的篇幅中,作者将他研究的哲学基本问题,哲...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我国地方综合大学哲学专业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认真调整办学模式,并从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变革。既要体现作为哲学专业的普遍性,又要体现出不同地方的特色和要求,允许培养模式多样化。同时要注意强化哲学的应用功能,努力培养大批既有扎实的哲学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又有较广博的知识面,能迅速适应和服务于本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从事应用性较强的各种具体工作的复合型、通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关于法哲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万斌在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法哲学的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迫切需要更新和变革。在这方面,我国法哲学界已做了大量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本文的任务,不是对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或评价,而只是试...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应该说开始于一场真理标准的讨论,也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首先以哲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因为哲学是一种时代精神,而且,每种哲学又是属于各个不同民族的,因而哲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再进一步说,每一个民族就是各个不同文化与历史及其现实环境的主体,因而哲学代表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时代精神。同时,哲学又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在自己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的现实世界里所觉悟的根本的生活观念。所以,每一种哲学观念的变革实质上都根源于人们所觉悟的生活观念,也…  相似文献   

5.
科学史表明,科学进步是哲学观念变革的基础。伽利略的力学发现最终导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重新认识时空的本性竟然使物体的电动力学困难迎刃而解。放射性引起过“物质消失了”的惊慌。质能统一与转化又使古老的物质观摆脱了困境。宇宙观的“引力”角色既是古典观念的科学基础,又是矛盾的焦点所在。科学家们发觉,只有重新解释“引力”,才能合理地解释宇宙。由此,新的引力理论产生了新的宇宙观。20世纪的哲学,尤其是科学哲学,与它同时代的科学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或这些哲学本身就是建立在最新科学基础之上的。本文试图勾勒20世纪时空观、物质观和宇宙观变革的科学背景。  相似文献   

6.
(一)1.1.哲学变革是时代变革的先声自从1978年我们党提出全面改革的历史任务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当代哲学的发展也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楔机,迈出了新的步伐,它既为社会变革作了思想准备,又集中体现了社会观念变化的特征。回顾中国当代哲学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一方面使我们得以透察我国社会观念变革的基本趋势,另一方面有助于明瞭当代哲学的  相似文献   

7.
维也纳学派不止一次地向人们宣称,由于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哲学概念和哲学方法的观念”,在哲学领域中已经引起了一个空前巨大的变革,二千多年来关于哲学本质的理解以及一切“形而工学”系统,全都被这种新的观念从根本上摧毁了。石里克曾经断言,哲学的未来肯定地将是维也纳学派的哲学观念的彻底胜利。维也纳学派所如此自诩的哲学的新观念究竟是什么呢?在维也纳学派看来,哲学既不是一种科学理论,也不是一种知识系统;它不为人们提  相似文献   

8.
中性思维、和谐社会与哲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呼唤哲学的创新,这恐怕也是我国新时期以哲学创新话题一再被重新提及的根本原因。而哲学创新首先是哲学观念的创新,哲学理论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以自身理论和观念的不断变革,去反映社会历史和时代的变化,并推动社会历史和时代的进步。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哲学,我们看到哲学观念的创新引领着哲学思考的深化,它使哲学研究一改过去远离人的生活实践的僵化思维定式,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进展。今天,在21世纪的开端,中国又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党中央提出了建构和谐社会的发展决策,强调这种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是社…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哲学陷于困境”,“要重新审视哲学”,要“寻求哲学的再生之道”。因此,关于“哲学如何定位”等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重心,并开展了建立“经济哲学”、“人的哲学”的研讨。这些研讨是有益的。然而,在研讨中有些学人只强调时代发展对哲学创新的要术,忽视了哲学自身发展和变革的规律性。众所周知,哲学的发展和变革,包括提出新的哲学范畴或命题,并不是由哪一个人凭空的创造,而是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物质观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质观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由于坚执于抽象的物质观而磨平了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差别。本文认为,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特征在于强调物质不过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在商品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物质的普遍存在形式是商品,商品生产必然导致商品拜物教,从而以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宗旨是批判拜物教或物化(异化)观念,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商品、财富)的占有关系(私有制关系)的改变来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变革的实质是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代替旧的物质主义哲学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超越物质主义哲学体系为前提,以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为根本,以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是“改变世界”的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本位、“革命的实践”和以社会进步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我国的文学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是继“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它表现在各个方面: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观念……,其间最重要、最深刻的变革,当推文学观念的变革。文学观念的变革,导致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变革;而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变革又促进了文学观念的进一步变革。文学观念的变革,归根结蒂是哲学观念和价值观念变革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给予王国维哲学以新的评价,认为:王国维早年所进行的哲学探讨实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声,在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一,王氏融汇欧洲理性主义哲学,以崭新的视角对中国数千年的哲学和文化进行了深入反思,标志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终结和现代哲学的开始。其二,王氏从康德哲学中体会出实证哲学的观念,为乾嘉以来的求是学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并以其史学实践促使其向现代意义的科学观念转化。第三,在经世学风和功利主义盛行的维新时代,王国维以其对人生问题的探讨和对个体生命的执着关注而显示出独特的思想指向,预示了“五四”个性解放运动和现代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概括,对于人类基本观念的变革有着认识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就此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全球化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不仅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也是一个重大冲击。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一方面唯物史观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矛盾仍保持着有效的解释力和穿透力,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全球化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作出新的调整和变革。只有在当代新的问题域中重新反思和思考既有的框架和观念,把继承与变革结合起来,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进到新的境界。以下是几位中青年学者就“全球化与唯物史观”问题所发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东亚的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全球化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不仅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也是一个重大冲击。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一方面唯物史观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矛盾仍保持着有效的解释力和穿透力,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全球化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作出新的调整和变革。只有在当代新的问题域中重新反思和思考既有的框架和观念,把继承与变革结合起来,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进到新的境界。以下是几位中青年学者就“全球化与唯物史观”问题所发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欧观念变革与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从思想观念变革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角度,探讨西欧的近现代化进程。作者认为,近代西欧观念变革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三个相继的阶段。文艺复兴首次鲜明地提出了自由、人权、民主、理性等西方近代观念,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则将这些抽象的思想观念具体化,并逐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这些观念变革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大力倡导、刻意推进是分不开的,它们对西欧近现代化进程起到了范导和促进作用。探讨近代西欧观念变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多重维度与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全球化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不仅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也是一个重大冲击。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一方面唯物史观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矛盾仍保持着有效的解释力和穿透力,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全球化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作出新的调整和变革。只有在当代新的问题域中重新反思和思考既有的框架和观念,把继承与变革结合起来,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进到新的境界。以下是几位中青年学者就“全球化与唯物史观”问题所发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人类学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展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那就是趋于或回归于人类学范式。说“趋于”,是因为这一范式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未曾存在过,而说“回归于”,则是因为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便是人类学范式的开创者。这一趋向或回归并非是个别人的理论兴趣所致,而是在现实生活与理论背景两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基础。但这一点迄今尚欠明朗,故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哲学是一种理论活动,除非我们像旧形而上学那样,认为观念自身有一种独立的存在与发展,我们便不能从理论自身去看理论的发展,而是不可避免地要从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日常哲学引论陈昌文一、哲学生命的支点传统改造或文化综合需要一个观念上的纽结,需要一个有生命的哲学。但是,哲学生命究竟根植于观念还是根植于现实生活?或者说,形而上是观念的产物还是潜伏在日常性中的本真?不同的选择将产生不同的哲学:一类哲学的发言主体置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