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剖析<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哈利内心黑暗的一面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虽然作者罗琳将哈利内心黑暗的一面归结于伏地魔的控制,其实真正的黑暗源于人物内心,人人内心都有黑暗一面,都有"本我"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控制需要"超我"监督和指挥"自我"来控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剖析《哈利&#183;波特与凤凰社》中哈利内心黑暗的一面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虽然作者罗琳将哈利内心黑暗的一面归结于伏地魔的控制,其实真正的黑暗源于人物内心,人人内心都有黑暗一面,都有“本我”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控制需要“超我”监督和指挥“自我”来控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3.
或许是因为这样浓厚的告别气氛,前期出炉的媒体场影评也收起了尖刻,几乎一片叫好。《好莱坞报道》的首席影评人托德·麦卡锡称此片为哈利·波特系列的出色终曲。据悉,在最后一部中,哈利和伙伴们将继续一面躲着伏地魔眼线的追踪,一面寻找着他的魂器;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4.
英国女作家罗琳所著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取得了巨大成功,带动了小说改编和创作的《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电影的全球热映,十年间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消费,文章从小说与影片不同艺术门类的优势互补和支撑、双向互动以及电影艺术特有的放大效应切入,分析两者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共融(共荣)关系。  相似文献   

5.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英国当代女作家J.K.罗琳的成名作。运用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分析理论发现:哈利和伏地魔分别以善和恶的方式寻找各自的存在感,两人寻找存在感的方式是二元对立的。两人相反的命运结局表明:只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找到存在感。从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分析理论研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探讨当代人寻找存在感的主题,揭示了J.K.罗琳对当代人存在感的思考,拓宽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6.
原型批评理论对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也不例外。书中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魔法世界,哈利、邓布利多、伏地魔等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在原型理论中有其相对应的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7.
1990年,J·K·罗琳开始写一个11岁孤儿浑浑噩噩被带进魔法世界的故事,1997年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到2007年最后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出版,其间相隔10年。2001年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到此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划下句点,又是10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不同时期三部雷锋题材的电影作品《雷锋》《雷锋之歌》和《离开雷锋的日子》为个案,通过史料梳理与文本分析,揭示三部作品中不同的主题设置、内容选取和美学风格与其各自拍摄与接受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雷锋》回应了60年代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于艰难恢复之中的历史背景,同时承袭了"十七年"电影中常见的英雄成长母题;《雷锋之歌》回应了"文革"时期阶级话语不断激化以及中苏关系日益紧张的历史事实;而《离开雷锋的日子》则以"仪式化"的文本方式,通过对雷锋形象中助人为乐精神的强调,实现了对文本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想象性弥合。  相似文献   

9.
一本书、一部电影,因为—个共同的名字哈利·波特,掀翻了7月的全球娱乐界,两个哈利·波特先后登场,只是中国"哈迷"在同一个世界里要慢半拍才能圆同一个梦  相似文献   

10.
爱升 《新天地》2012,(4):11
2011年底,张艺谋的一部《金陵十三钗》再次轰动中国影坛。在人物塑造方面,电影中的十三妓女与旋律优美的古曲《秦淮景》交相辉映,意味深长。一部电影的幕后故事,常常鲜为人知。这些"谋女郎们"大都是85后或90后,没经生活历练,却能把观众"带入"到旧时代的生活味道里去,让大家看到旧社会的风尘女子。这幕后就有著名艺术家——八旬影后金雅琴老师的功劳。这还要从60年前的一部话剧说起: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春节,《舌尖上的中国3》重登电视荧屏。其实,与电视节目不同,有一部名为《舌尖上的新年》的电影,更加侧重"年味"。2016年1月7日,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上映后,引起中国吃货们的一片赞誉。上海80后美女邓洁就是该片的导演之一,为找儿时的"年味儿",她曾历时两年跑遍全国,重新发现126处不为人知的美食发生地,才精心炮  相似文献   

12.
杨佩瑾 《老友》2014,(8):1-1
正37年前,我在某地区文联工作时,因为一部与人合作、尚未定稿更未发表的电影文学剧本,突遭毫无预兆的公开批判。受那件事的影响,已排版的长篇小说《霹雳》被通知禁出,已开拍的电影《非常岁月》停拍。在遭受无情批判之时,却也有一些意外之事,让我领悟到何谓"公道自在人心"。当地军分区司令员的女儿、一位在读的大学生,竟敢冲破工作组的阻拦,到我的"反省室"来"拜师",因为她和她父亲都读过我的《剑》;一位被指定在批判会上发言的老同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6月28日上午,英国利兹市某大学哲学系进行期末考试。学生们拿到试卷时,立刻就呆住了。这次期末考试只有一道试题:请比较说明《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和电影《007》中英国特工"007"的经典台词"詹姆斯·邦德"之间的辩  相似文献   

14.
也许,哈利·波特不是改变世界电影的作品,但它悄然影响着这10年电影如火箭般迅速的变化格局。2001年魔法小子为9·11疗伤《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美国遭遇9·11恐怖事件后,首部企图恢复大众娱乐状态的一线商业片——灾难,让当时的美国观众瞬间忘记了暑期档的热闹,转而把更多的愿望投向了疗伤。10月的《今日美国》曾大肆抒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欧美家喻户晓,尤以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最为成功,其译作在中国也广受好评,这与其译者是紧密相关的。以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典型的策略进行分析,找寻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来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罗琳在塑造《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主要人物时表现出了哲学家的睿智,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可以对罗琳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度解读。伏地魔和哈利.波特的出生背景相似,之后却形成了迥异的性格。根据萨特的观点,出生以自在的形式存在,而品质却由自为所决定;通过选择,自为不断地否定自身,逐步形成特定的品质。伏地魔的残忍、诡秘、霸道,哈利.波特的勇敢、爱和责任心都是通过一次次的选择而逐渐定型并得到强化的。人物的选择造就了其性格品质,这恰好印证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存在先于本质。  相似文献   

17.
杨熠 《北京纪事》2011,(10):80-8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激活魔法的电波 作为一个80末,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小学高年级时第一次接触到中文版的哈利·波特小说。刚上初中时,小说已经写到第四部,而电影还只有一部。书中描写的许多异彩纷呈的场景,对我们而言还停留在纸上,每个人物登场时是怎样说话的,  相似文献   

18.
《末路狂花》是一部典型的女权主义电影,它展示了两位原本符合传统男权理念中"安琪儿"形象的现代女性遭遇的无所不在的男权压迫和她们以"疯狂"的方式反抗男性歧视与凌辱的历程,暗示了"双性同体"的理想女性模式.  相似文献   

19.
白云 《新天地》2012,(8):6-7
老人当然不是青年,夕阳当然不是朝阳。但朝阳冉冉上升的代价是吞噬霞光,而夕阳却是在消失的瞬间,抛给天空一片绚烂,令四野晕染如画。近日,连续看了三部电影。一部是港台演员叶德娴、刘德华担任男女主角的港片《桃姐》,一部是由中国内地老艺术家们出演的故事片《飞越老人院》,第三部就是由两个美国的著名老戏骨并且都得到过"终身成就奖"的摩根.弗里曼和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遗愿清单》。三部电影讲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是,却同样引得  相似文献   

20.
"嗨,别那么当真,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事实上,它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整整30年过去了,当年的星战迷们大多已人到中年,尽管如此,仍然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们对《星球大战》的热爱。尽管导演乔治·卢卡斯在两年前就已宣布,将不再拍摄"星战"电影,千千万万的星战迷们依然热情不减。在美国"星战30年"纪念活动中,3万名死忠的星战迷聚集在洛杉矶会议中心。他门装扮成身穿白色盔甲的"暴风突击队"士兵,手握光剑的"绝地武士",兴奋不已。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名星战迷们涌进影院,在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