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打造秦皇岛旅游节庆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庆旅游发展迅速,给举办地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秦皇岛实际现状出发,分析其开展节庆旅游所具备的条件,并对秦皇岛进行节庆品牌设计,指出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结合自然优势打造秦皇岛旅游节,最后提出注意事项,以保证节庆旅游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2.
[摘要]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中的一种“想象”,从其出现之日起,它在实践与精神层面的背离就已经存在;但是,人们却依然努力地进行着现代生态旅游的“制造”工作和工程。本文从生态旅游知识谱系,我国当下热议的“原生态”等方面进行摸索和分析,进而提出“原旅游”的概念,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3.
采用调查法及文献资料法,对闽东畲族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展开调研。针对闽东畲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提出了发展和改善措施,以期为丰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海西闽东精品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开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导,以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将二者实行联动发展,对促进黔东南州经济增长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红梅 《金陵瞭望》2008,(20):23-23
针对国家实行新节假日制度后出现的一系列“端午”“中秋”短期假日,并由此产生短途游、自驾游增多的实际.高淳积极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品牌发展。如今,高淳已成为南京主城、长三角城郊休闲度假区。据调查,2007年,全县接待游客98万人次,旅游收入5.78亿元。  相似文献   

6.
闽东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对闽东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归纳、梳理,对旅游业现状和开发对策的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为刚刚起步发展的闽东旅游献技献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文化品牌战略的主旨,是立足于本土文化,加强资源整合,凸显核心价值,成功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压力和需求。为此,必须充分发挥闽东文化资源秉赋的特色和优势,抓紧抓好本地区主要产业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品牌打造,确立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运作要点。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特色文化,是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动力。探讨了丹东城市形象的定位问题,丹东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问题,丹东城市旅游拳头产品开发问题,丹东城市民俗风情旅游项目设计问题,从而有利于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丹东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9.
铸造旅游品牌——贵州旅游品牌发展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各地方、各部门纷纷看准了这一"无烟"的"朝阳产业",正在努力利用各种条件,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创建名牌产品,来加重本地在竞争中的砝码,争取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近20年来贵州旅游业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但在看到贵州旅游业的希望时,也同时感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贵州旅游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创建出自己的旅游品牌和旅游名牌.本文通过对贵州旅游品牌的研究,阐述贵州旅游品牌发展的现状,对贵州旅游品牌进行问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商品特色品牌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日益重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特色品牌建设工作,北京正是其中的先行者。以北京为案例,分析北京旅游商品特色品牌建设之成效及游客对北京旅游商品品牌感知之现状,从而提出政府推进旅游商品特色品牌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包括:推动旅游商品证明品牌建设,整合老字号品牌及知名品牌进入旅游商品特色品牌体系,以及建立旅游商品特色品牌研发、宣传及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探索生态旅游概念的过程中,在对大量研究结果的分析中,实际孕育着一个新的旅游理论:生态旅游理论,以及生态旅游理论的一个分支理论:生态环境旅游理论。一、生态环境旅游理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文明的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政策的要求、产业的要求、环境的要求。辽宁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需要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14.
继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个阶段探索之后,中国正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探索,生态文明超越了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各种探索性努力,可能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代人类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部分,发展生态农业,也在改造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之后,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探索。生态农业重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现代农业的多元面孔。生态农业是改造现代农业的主要选择形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改善了中国的面貌。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之后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将指导我们从发展工业文明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当今世界的历史性变革为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抓住并运用好这个战略机遇,创新社会发展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新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并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对象性关系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它的实践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存在论前提;它的人本维度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观、转变人的存在方式并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统一起来;它所包含的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对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因其相互影响、相生相长而存在哲学上的通约关系:文化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内在支撑,影响生态文明制度的起源、演变及实效的发挥;生态文明制度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确认并引导文化观念、体现并衡平多样文化冲突.生态文明制度实效的发挥需要其与文化相融合,而通约性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前提.对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通约性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寻求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融合的路径,从而提高当前生态文明制度的文化契合性,促使其实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构建绿色植保,促进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绿色植保对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结合福建省植保工作性质及现状,并提出了构建绿色植保工程的设想:(1)政府重视、强化领导,切实搞好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工作;(2)强化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3)加强绿色植保的基础研究;(4)重视生物安全工作,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5)加强农药管理及科学使用;(6)完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的新拓展,是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视域上生态思维路径的开启,是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另一种诠释方式,并提供了立足现实的理论特质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家庭农场经营的内在联系,从生产制度体系、安全预警体系、公众参与机制、乡村环保机制、资源利用管理、绿色农业发展等方面,探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方向与重点;从政策、管理、服务、培训和保障等方面,阐述绿色家庭农场建设与经营必须抓好的五个环节;同时,从农村新型经营体系创新、绿色农业规模经营、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和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乡村绿色农业持续发展与有效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