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青少年抗逆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关注抗逆力相关特质研究、关注过程研究、关注优势研究和关注文化因素研究。结合西方青少年抗逆力研究进展状况,国内青少年抗逆力研究可以在过程研究、文化因素研究以及推动研究成果的运用上获得拓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家庭教育及其心理学干预研究大多从“问题视角”认为家庭的不完整结构导致失调的家庭教育,并在心理学干预策略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该视角忽视了个体及其家庭所有成员的心理潜能和优势能力等主体力量和生命活力对于积极构建和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优势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心理干预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社会疏离给农村留守老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消极影响。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分别从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面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疏离进行了社工干预实践。经验发现,“抗逆力”在社会工作中是一个强调联合个体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概念,可以在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逻辑层次上,有效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内部保护因子和外部保护因子,提高农村留守老人抗逆力。在干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疏离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社区为本”的理念,避免问题化取向,坚持优势取向、系统性介入、持续互动,以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和完善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服务,研究围绕残疾人抗逆力生成问题,以厦门思明区福乐家园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结合Kumpfer环境一个体互动的抗逆力模型,分别从抗逆力的起点、过程(前抗逆力过程、后抗逆力过程)、结果对福乐家园残障学员抗击逆境的能力进行探讨,分析福乐家园采取的策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福乐家园现实情况为基础,提出构建抗逆力网络支持资源、培养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和接纳残疾人群体的多样性等若干具体措施,以促成残疾人抗逆力生成,提升该群体的福祉。  相似文献   

7.
灾难事件虽然会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身心创伤,但也会不同程度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复原力,发展出对抗灾难的勇气和智慧,并让他们获得自身的成长。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的复原力能够直接降低PTSD,提升自尊,发展应对技巧和能力,促进社会交往并获得更多社会支持。激发灾后青少年复原力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层面促进危险因子、压力事件与保护因子之间的平衡。因此,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需要强调"优势为本"以及赋权的价值理念,坚持人与环境互动的运作框架,灵活运用多学科的工作方法,实施在地化和文化敏感性的心理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高发,应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以应对犯罪风险。社会工作抗逆力理论认为农村留守青少年抗逆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其有效应对压力或危机事件,降低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但传统抗逆力视角具有过于浓厚的心理学色彩,在实践中易忽视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基于一个整合性及“农村社区为本”的抗逆力理论框架,通过对一个留守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社会服务项目进行循证研究,以观察中国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范式、资源与特点,并倡导以农村社区为本的、整合性的的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范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当代社会工作的重要研究"抗逆力"研究取向,以积极的优势视角,从家庭、社区及社会层面检视流动青少年的逆境因素。社工机构运用成长小组、体验小组等社工实务方法,以家庭教育与能力建设、社会教育与社会资本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教育福利资源提供三大项目为重点,为流动青少年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增进流动青少年及家庭的能力建设与资本建设,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与积极改变。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大地震在各方面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灾区人民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逆力。通过田野观察、咨询记录文本分析,对灾区两个个案在地震前后的抗逆力表现的进行研究,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抗逆力的内涵进行阐释,得出以下结论:在个体生命早期提供“足够好的抱持性养育环境”有利于抗逆力的形成;心理干预有效途径在于对抗逆力恢复和养成。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出发,运用抗逆力理论,研究探讨了孤儿在经历创伤、面临风险时存在哪些外部保护因素和内在优势因素。通过对8个孤儿的质性研究发现:孤儿面临贫困、养护结构脆弱、社会歧视、缺乏稳定感和归属感等风险因素,并且这些风险具有多重性、高危性、长期性等特征。但是,外部支持因素和个体内在优势帮助他们提升其抗逆力,外部支持因素主要包括亲属网络、模拟的亲缘关系、友缘关系、学校和社区、社会福利系统;内在优势则包括自立人格、家庭责任和感恩情感、兴趣和特长,以及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2.
“独二代”幼儿有着特殊的家庭结构,在面对冲突或矛盾时多表现出退缩、哭泣、无助、依赖感,其抗逆力水平不高。研究者针对“独二代”幼儿的抗逆力发展培养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在情绪管理、专注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家庭支持系统等方面存在问题,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建议:一是在幼儿园内,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独二代”幼儿,挖掘个体内在潜能,抓住教育契机,因材施教,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抗逆力;二是在家庭中,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以身作则,淡化独生概念,学会放手让“独二代”幼儿独立成长。  相似文献   

13.
灾后相关人员心理援助干预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对受灾主体和救灾主体灾后心理创伤的救助,具有高度的社会价值。在具体实施中,要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分层次援助干预,并提高全民心理援助干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心理素质差等实际状况,极易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出现。加强高职学生的挫折教育,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构建高职学生的"心理防火墙",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积极导向,考察个体抗逆力对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在两个时间点收集变量数据,对382份有效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发现:个体抗逆力对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幸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心理脱离在抗逆力与工作投入、抗逆力与工作幸福感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困境儿童呈现出多样化,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困境儿童,因经济相对滞后,为困境儿童的社会服务工作带来新的问题。本文以凉山彝区调查为例,立足于研究凉山困境儿童的外部因子、内在因子、效能因素等方面。通过分析优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困境儿童,获取凉山困境儿童抗逆力构成要素,探索出一条符合凉山彝区困境儿童且具有本土性和时代性抗逆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抗逆力视角,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原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户抗逆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燕山 太行山片区675户脱贫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户抗逆力水平整体较弱,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依旧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对弱抗逆力脱贫户,要根据无劳动力和弱劳动力户身体条件制定帮扶措施;对较弱抗逆力脱贫户,要进一步规范兜底保障措施,激发脱贫户内生发展动力;对较强抗逆力脱贫户,要积极引导合作社、企业和生产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就业帮扶;对强抗逆力脱贫户,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地外经济来源,提升其文化程度来增强抗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30年来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发展历程,基本遵循着"问题视角"的工作理念与思路。救助服务的焦点集中在儿童流浪所产生的个体与社会问题及风险,其目标定位于以儿童流浪风险控制与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国家为本和机构为本。将优势视角的核心要素抗逆力理论引入新型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构建过程,可以积极引导现有救助模式转向关注流浪儿童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并将救助目标定位为以流浪儿童能力提升与生命成长为导向的"儿童为本",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农村老年人自杀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一个特殊失范问题,既有宏观社会结构、文化方面也有微观个体的原因。与传统公共卫生视角、社会政策与保障视角不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自杀干预模式强调宏观与微观、环境与个体的联结,对于降低农村老人自杀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提升老年人抗逆力为项目目标,通过一个农村敬老院老年人自杀风险干预的社会工作实践,对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过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社工介入农村老年人自杀提供循证研究。并据此提出,为了减少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现象,较合理的路径就是结合中国当前正大力推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活动,积极发展本土化、专业化、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老年人自杀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