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一天     
那一天,我数算你的手指,轻轻把它们亲遍。那一天,初雪飘落,我把你高高举起,看雪花在你柔软的肌肤上融化。那一天,我们一起穿过街道,你紧紧抓住我的手。曾经,你是我的婴孩。现在,你是我的女童。有时,当你睡着,看着你入梦,我也开始畅想……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律师事务所打工时,见识过一位律师高手。一日,此兄忽然来了兴致,要教新同事几招,装神弄鬼地要大家猜他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都猜不中,没想到是看汇率。这是国际级大师的手段,观察汇率波动,分析中、短期资本流向和经济的走向,窥测方向,捕捉国际客户。 按常理,货币坚挺与否,取决于经济的好坏,两者间的关系呈正比。但也有例外,欧元便是一例。目前欧元国家的经济不错,失业率只有7%,是1960年以来的最低比率。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3.7%。5月,欧元国家财长会议还第一次发表联合声明,愿做欧元后援…  相似文献   

3.
他是个孤儿,生于贫穷家庭,家居深山老林,3岁丧母,7岁丧父。为了活下去,8岁时就开始给人当雇工,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4小时,但却总是吃不饱,穿不暖。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没有亲情的关爱,没有同龄的朋友,不但要遭受主人的责骂和皮鞭,还要忍受雇生家孩子的嘲弄和虐待。为此,他先后更换过五个主人,但情况没有丝毫的好转。  相似文献   

4.
反抗的话语     
面对现实,我有一种无力感。 我写了近十年的媒体评论,过去常常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法道无边,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于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总以为中国的问题好像一个疑难杂症,只要将病灶找到了,便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知识分子就是找病灶、开药方的救世大夫。  相似文献   

5.
年年岁岁“情”相似,岁岁年年“文”不同。每一年,“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都会出现风格各异的文章,新鲜有趣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相似的感动,熟悉的温暖。而在这些感动与温暖中,我们发现,有这么一些优秀的外教,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故事,多次出现在不同学生的作品中。这些外教,是我们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6.
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气终于放晴了,连续阴雨了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回家去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左右,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  相似文献   

7.
纽扣记趣     
现如今,如果不足裁缝,不是做纽扣生意的人,恐怕谁都不会注意扣子的存在。现在生活的富足,即使衣服掉个扣子,也鲜有人去买来扣子补上。 我小时,也就是三十年前,扣子却是每个家庭必备之物。记得家中有一个专门装扣子的铁罐,倒出来,各式各样的扣子数百枚,很好看。那时,扣子不仪可以用于衣裤替补上,在我眼中,它还有更多妙用。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8,(10):107-107
问:我是一家公司营销部的业务员,长期以来我很勤奋努力,多次受到公司嘉奖。进公司两年来,我起先接手的那个地区,因为刚刚开拓不久,业绩不太好。自我接手后,业绩持续增长,这一年多来,我的业绩始终保持在全公司第一。前不久,公司区域经理上升到总部做经理,区域经理位置空缺,按照我的业绩,许多同事都公认这次我会被提升上去,我心里也一直乐滋滋地等待着被宣布的那天。可我没想到,老总宣布的结果竟然不是我,而是一个平时来绩年于中洲,就是我当初从他手里接手现在这个地区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次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胡扯,谈及创新性国家这个话题,我随口说道,没听说过奴才有创造性的。有人不服,认为我看不起奴才,有种族歧视(严格说应该是族群)之嫌。可我还是坚持己见,在这个世界上,做奴隶的,如果碰巧是个能工巧匠,碰巧有条件,也许能有创造性,但是一般我们说的奴才,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一般我们所说的奴才,都是指家里的下人、仆人。这样的人,就是有创意,也无非表现在如何揩油、如何买菜买贱报贵上什么的。这一点,晚清和民国在华的外国人,印象特别深。  相似文献   

10.
清同治元年,他的粮店开张了。别的粮店都专心卖粮,他却下令大量收粮,仓库积压许多,收购的过程中,因为雨季,包装不善还发霉了一部分。他不急于销售,却派学徒去观察别的粮店收粮的过程,到什么地方收,怎么运输,怎么包装保存。半年过去了,大家以为他要销售了,他还是没有行动,又派人去研究销售的门路,哪些地方缺粮。这一年,纯粹是白忙活了,不但没赚钱,反而压了大量的资金,贴进去不少的花费。  相似文献   

11.
广袤的中国山河,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野生动物,关爱和生命轮回的中国哲学思想,再加上周迅独特却温情的配音。观看《我们诞生在中国》电影之前,你可能很难想象,这部充满浓厚中国元素的电影竟是由“混血”的跨国团队制作完成的。当电影院的灯光亮起,和我同场观影的观众们并没有急于离场,屏幕上正播放着幕后制作花絮--一个老外摄影师,孤身一人杵在高山上,为了拍摄藏羚羊迁徙的震撼一幕,他正在和老天玩一场等待的游戏。从日出到日暮,从狂风到大雨,这名叫洛夫·施泰因曼的摄影师一边坚定地等待一边调侃自己。画面一转,两个美国摄影师,为了不打扰熊猫生活穿上宽大的熊猫装,扮成滑稽的“熊猫人”,守在摄像机后面等待大熊猫的出现。观众们看得笑声阵阵,意犹未尽。幽默和坚持,我想,导演陆川和迪士尼团队,用世界语言讲好了这个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2.
长与短     
张爱玲,人概没有人能够否认,她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李碧华在《鹤顶红》中这样评价,“‘张爱玲’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大半世纪。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掏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再怎么掏,都超越不了。”“对很多读者而言,除了古井,张还是紫禁城里头出租的龙袍风冠,狐假虎威中的虎,藕断丝连中的藕,炼石补天中的石,群蚁附羼中的羼,闻鸡起舞中的鸡,鹤立鸡群中的鹤……”。  相似文献   

13.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8,(5):1-1,4-8
宇宙事物千姿百态,发展过程中,干变万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绝对不变的事物未之有也。任何事物,总是随其内外关系存在矛盾的斗争与统一,此消彼长,由不平衡到平衡;如此循环往复、螺旋运动,由甲状态到乙状态,由不合理到比较合理,由低级到高级,贯穿事物演变始终。实际上是无始无终。永不停息。易理精髓、  相似文献   

14.
楼彧 《人才瞭望》2009,(5):57-58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在这首诗中,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之情跃然纸上,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他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七擒孟获.形成三分天下中的蜀汉基业;他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为官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5.
韩信以布衣之身,“乞食于漂母”,连饭都没得吃。起初,他找到项羽的国有大型单位,却始终得不到重用,后来勇敢跳槽,终于官拜大将军,封齐王,位极人臣,可以说创造了职场神话。神话终归是神话,齐王做了没几年,韩信就被单位的老板娘吕后给收拾了。其职场生涯可谓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6.
沧海笑 《人才瞭望》2016,(11):86-86
一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当死亡一步步逼近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远处有一所破旧的茅屋,没有窗户,也没有屋顶。他艰难地走到那里,在茅屋快要坍塌的墙壁旁有限的一点阴凉处,躲避着高温和沙漠中灼热的阳光。他环顾四周,欣喜地看到一个生了锈的泵压水井。他拖着沉重的身躯靠近水井,拿起手柄,开始用力往下压,一下,又一下,然后他失望地看到一滴水都没有打上来。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当时,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3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4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5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官,又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第二次入狱。  相似文献   

18.
古代,立冬不仅是进补的日子,也是“扫盲”的时候。
  古时的教育机构,从中央的太学、国子监等,到地方上的州学和县学,层层具备。不过,哪怕是最基层的县学,入学者也多半是一些身负功名的秀才,或者成年人,以考科举为目标。可若非志在科举,仅仅是出于“扫盲”,又该往哪儿去?  相似文献   

19.
幽默短信     
●一位导演朋友征询我的意见,究竟是拍奇幻版的《庄子》好呢,还是拍战争场面的《孙子》好。我郑重地建议他拍一部超越这两部电影的大片:《庄孙子》。 ●我想要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M宽带,能叫外卖,快递直达,不还房贷。 ●工作QQ,拒绝闲聊,若要强聊,收费五毛,标点符号,半价收费,月卡七折,夜间加倍。  相似文献   

20.
一 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伤心欲绝。 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