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有一个朋友,每次坐飞机他都要把航班号、起飞降落时间,家里还有多少钱,谁欠自己钱,自己欠谁的钱写得很清楚,贴在冰箱门上。他说怕出事了有人找他太太麻烦,死无对证可怎么好。我笑他有病,一度还自己琢磨这执行难度有点大啊,天天算啊算的……今天,我笑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金秋十月。在繁华的武汉街头,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汉,逢人便问:你认识开饭店的苏老板吗?这没头没脑的问话,让人们不禁反问:苏老板是谁?叫什么名字?你找他做什么?老汉便憨憨地搔着后脑勺,说: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叫什么名字。我找他是为了还给他钱。我已经在街上找寻他十来天了。  相似文献   

3.
近日时常碰到一些年轻的朋友,对自己的职业各露心木.有些人为自己谋得一份轻松而报酬丰厚的工作而沾沾自喜,似乎能长期下去就心满意足了;也有人感叹自己命运不好,关系不硬,找了份又苦又累、收人又低的苦差事,似乎这辈子的希望成了泡影;更有人潜心研究拉关系、走后门找一份好工作的“诀窍”,想以此尽快改变自己的处境;还有的人抱定“宁肯迟工作,也要选一个好岗位”,对组织分配的工作挑三拣四,不愿报到上班。诚然,谁都想一开始就有一份好工作,但事实上偏偏又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有好工作。回想当年,在动乱的年代,我高中毕业待业…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很多场合流行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告诉你,你不是谁,你只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自己。 那么这个“谁”到底又该是谁呢?这就要看说话的背景了,比如,你想给某个亲友弄个一官半职,有人说“你以为你是谁啊”。这个谁恐怕得是县长市长,或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5.
人在倒霉的时候最明白。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亲如兄弟。而一里到了关羽走麦城的时候,就会有人坐视不管,甚至有人还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于是就明白了:谁是患难朋友,谁是无耻小人,谁是忠言逆耳,谁是巧言令色。就明白了以后朋友该怎样交,路该怎样走,钱该怎样花。  相似文献   

6.
庸官六病     
据老于官场深有体会的人说,一个人进入官场以后,如果身体不强,神经衰弱,就很容易由于环境污染,空气不好而惹出一些内病。最初往往就是一种“敏感病”。例如同事里面谁升了官、谁受了奖励、谁评了先进、谁和上级的关系好、谁是有臂膀有后台的、谁会吹会拍会讨好、谁在压我谁在挤找谁在拉我,等等,都变得十分敏感。渐渐地,对上级的脸色,同事的眼神,开会的座次,机关工作总结报告中的某种提法,乃至办公室女秘书的一颦一笑,都能以闪电的速度心领神会。这样,敏感病就鬼使神差似的上了身。接着,就会在身上产生一种反应,例如对谁应该…  相似文献   

7.
□爱是笑呵呵的疯,然后哎呀呀的痛。□只有谁离不开钱的,没听说过谁离不开谁的。□早起的鸟儿有早饭吃,晚起的鸟儿有晚饭吃。□谁说打呵呵就一定是笑,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一首忐忑让多少五音不全的孩子得到了自信。□那人真没礼貌,上课时老不跟我说话。  相似文献   

8.
顺口溜三则     
兰清三不清 开啥会不清楚,开会坐哪清楚; 谁送礼不清楚.谁没送清楚; 谁干得好不好不清楚,该提拔谁清楚。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较往年大幅增加,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时间大大提前,而且对学生的各项硬件、软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最近组织的“新世纪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显示,校园招聘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渠道。因此,谁善于捕捉与把握机会,谁能在校园招聘中表现出众,谁就会取得校园应聘的成功。本文提出大学毕业生在校园应聘时应注意的7P决策点,希望对校园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们有所帮助。一、工作定位清晰(Position)几乎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自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最好是在朝阳行…  相似文献   

10.
问卷调查法是现代企业人事调研中使用频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调研者根据研究课题提出或设计出的一组或几组问卷,发给被调查者填写、回答。然后回收、分析、研究、整理,以达到调查研究之目的。 问卷调查法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及表达形式 调查内容依调研课题而定,其式样和表现形式各异,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前言或者是致被调查者的短信。主要说明:我是谁,干什么的,找被调查对象干什么。目的是体现调查者的文明礼貌,对人尊重,以求得被调查对象真诚合作…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市场经济中,利用经纪人和中间人的帮助来寻找所需的货物和从事其他服务,已经相当普遍。经纪人为人们找房子,找配偶,找新汽车,找投资机会,或者为有情人订立约会,而有些经纪人则专门为人介绍职业。职业介绍机构在为一个委托人找适当工作时要收取费用,但支付的费用数目各州都不尽相同。一种较为普遍的私立介绍机构是被称为“寻找经理人员公司”或“物色人才公司”的组织。大学职业介绍办公室,就是最普通的机构之一。美国三千多所高等院校中绝大多数都有某种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这些机构尤其擅长发现那些急于雇用大批受过良好教…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期间,企业用人需求与高职毕业生供给存在错位,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若要缓解这些矛盾,高职院校既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又要改善毕业生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散文家王鼎钧先生在《苦》中写道:“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学生必须‘苦读’,谁贪玩谁的功课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淮就要失败。宗教家必须‘苦修’,音乐家必须‘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相似文献   

14.
蛇的屁股     
蛇去探险,不小心从崖壁上摔了下来,昏了过去,被送去抢救。啄木鸟大夫看后给开了一大堆急救药让蚊子护士赶紧注射。可蚊子死活找不到蛇的屁股,急得直冒汗。于是仓皇去求教大家帮忙找屁股。  相似文献   

15.
何谓“伟大的行动和思想”,还没有谁比我国春秋史学家左丘明概括得更精当:“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左丘明称之为人生“三不朽”,谁做到了谁就堪称“伟大”,可以“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6.
龙怒 《人才瞭望》2003,(7):41-41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意识到人才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高。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人才争夺之战将会愈演愈烈。面对人才流动和加快,如何吸引、使用、留住人才是企业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四大学科已被全世界认为是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而生命科学更是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科学家.企业家的关注。这是因为.谁揭开生命的奥秘.谁就站在了科学的巅峰.谁就掌握了人类进化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张金峰 《人才开发》2011,(11):60-63
金九银十,各大企业已经开始抢滩校园,摇旗呐喊,招兵买马,好不热闹。宣讲会上,企业慷慨激昂,求贤若渴。学生倾心凝听,翘首以盼。对于企业负责招聘的HR来说,如何从芸芸众生中有效鉴别谁才是企业的“心中所属”,是有一定难度的。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甚至同样的简历模板,似乎看不出什么差异。无奈之中,采用“摇号”方法,点到谁就是谁。这等公平,谁也没得说,自己也心安理得。还不断地安慰自己:能进这个学校就已经说明这个人的水平,已经是优中选优了,至于是不是企业想要的人才,还需要靠后天的培养和个人的造化,与己无关。  相似文献   

19.
男人离婚的念头是那样坚决,女人知道男人变心了,想想便答应了,她说:可是,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不想伤害他。男人说:随他吧!他想跟谁就跟谁。  相似文献   

20.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14,(11):110-110
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却不可像官;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想站稳都难;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方法;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可以得罪忙人,但不可得罪闲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曾国藩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