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景龙 《人才瞭望》2014,(10):50-51
一、防范诱人高薪和头衔中的骗局 案例简介:城市男孩王某毕业三年.去了多个招聘会.递出数十份个人的信息资料.却一直没有找到招聘单位.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招聘“男女公关”的广告.广告称某公司招用“男女公关”二人.月薪五万.对于王某来说“五万”是一个极有诱惑力的数字。王某立即按广告上留下的地址.去某高档写字楼应聘。  相似文献   

2.
周俊 《人才瞭望》2009,(11):66-66
王立东出生于河南省获嘉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88年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硕士毕业后.在浙江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1991年~1994年在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4年的“海归”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医学的精深博大:在更广阔的视野里,也让他看到了我国食管癌领域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一、一种语言第一眼望去.他是一个男人中的男人。46岁的吉尔·轩尼诗.有着运动员的身材.碧眼拣发,举止优雅适度。他讲流利的英语.一种金属般的声音使这种语言重放异彩。只要你见过他,即使在许多年后,你依然会从千百万人中把他认出来。我采访吉尔,那是5月31日,北京中国大酒店。吉尔·轩尼诗此行,专程来中国颁发]995年“轩尼诗创意与成就奖”。这个奖在中国已颁发过两届,它的得主分别是电影导演谢晋、作曲家杜鸣心。本届奖得主是曾留学法国的画家吴冠中。请问吉尔先生,我问他.吴冠中先生曾经留学法国,那么明年轩尼诗奖的得主是…  相似文献   

4.
有关李道豫的出身多有神秘感,比如,有传说他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后代。李道豫对此也多有耳闻。每每有人问起,他总是扔下这么一句:“我要告诉你:所传不确。”原来,据说他是李鸿章兄弟的后代,也因此他在“文革”期间被人揪缠,受到了冲击。李道豫祖籍安徽,因为出生在上海,平时在家与爱人讲上海方言,所以人们都说他是上海人。他1951年毕业于上海的沪江大学,主修英国文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外交部的国际组织合作司工作。时年20岁。他说他的工作很“单调”,40多年如一日。199O年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特命全权代表。在此之前,他…  相似文献   

5.
不会总吃亏     
邓为 《人才瞭望》2009,(5):86-86
表弟大学刚毕业。在一家私营企业找了份工作,薪水不高,工作还算轻松.在计算机前统计公司产品的销量,做一些报表。这份琐碎的工作,让他很不开心,他说:“和几个中专生干一样的工作,虽然工资比他们高点儿,但什么也学不到,这样下去太吃亏。”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人才瞭望》2009,(10):55-56
1934年夏,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西河文学系德文专修科毕业,成绩是4年全优。从1933年下半年开始,季羡林就经常忧虑毕业之后的去处,在《清华园日记》中,他多次写道:“要不择手段去抢一只饭碗。”但由于他学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少,所以到1934年秋天,季羡林的“饭碗”还没有拿到手。联想集团现任董事长杨元庆,198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迟到的文凭     
元三 《人才开发》2003,(5):28-29
美国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33年没有大学文凭。他1965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但三年后退学去追求他的电影制片事业。没有大学文凭,并没有影响他成为国际一流的导演。他执导了《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克》,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一年前,他重新进入母校,通过一年多的补课、写论文,参加2002年5月底的毕业典礼,拿到“电影和电子艺术”学  相似文献   

8.
于中才刚刚从日本归来,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是拍了不少样片回来,准备剪辑,要我去他的剪辑室聊聊。这次,他是作为特邀佳宾,参加日本项贺川国际短片电影节,他的导演代表作、艺术影片《欧洲建筑b,被定为这次电影节的主题影片。这部影片曾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政府奖”,1991年又获“金鸡奖”提名。可是,恐怕没有人想象得到,这部影片是靠骑自行车和乘公共汽车拍成的。于中宁是一个“拼命三郎”,当时许多人反对于中宁前往欧洲拍片,直到手中宁拉着一名摄影师和一名翻译搭上了飞往伊斯坦布尔的民航班机,他也没能争取到更多的支…  相似文献   

9.
1 小时候,我们打过赌,他说:“姐,我不想读书了。”我气势汹汹地大声对他喊:“不读书,没出息。”他噘着小嘴不服气:“哼,我将来赚的钱肯定比你多。”中专毕业后,他就去了广东,而我去了北方念大学。路是自己选的,后果得自己承担。我念大学后,他还给家里寄过几次钱,信誓旦旦地在电话里说:“姐,等我混好了,让你过有钱人的日子,你等着哈。”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斯皮尔伯格是本世纪最有票房价值的导演。其前不久在全球引起轰动的新作《保罗纪公园》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名字成为影片卖座的保证,而他本人亦堪称美国电影史上的奇迹。美国电影杂志《综艺》曾于1990年2月号上,刊登了一份自1942年一1988年100部最上座的美国电影目录,其中,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影片有6部(他的忖唱人渊p在首位),制片的影片有4部。确实,作为一名才华横溢,毕生对电影孜孜以求的艺术家.斯皮尔伯格是以杰出的导演兼制片天才而闻名于世的。在20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导演了14部影片,担任过21部…  相似文献   

11.
初见陈伟,都觉得他是一介书生。熟悉他了,便觉得他的骨子里透看一股韧劲与刚毅。对于干活,他是“不干则已于就要十二分地投入。”无怪乎,他成为留日学人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陈伟喜爱体育,用他的话说,没有一样不爱玩,只是没有一样算得上精。但有一样却比许多人强:读书。他5岁起读书读到30岁,学了4个专业,算得上是一个“老童生”。高中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船舶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几乎是无师自通,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用1年的时间便通过了本校研究生的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他又顺利考入…  相似文献   

12.
一份礼物     
毕业前,学生给老师送小礼物表达谢意。查理的老爸是卖酒的,他带来一个大盒子,老师看到盒子在漏液体,就用手指蘸了一滴放在嘴里品尝。老师:“是香槟?”查理:“不是。”“白兰地?”“不是。”最后,老师说:“我不尝了,你说你带了什么?”查理小声说:“一只小狗!”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插过队、当过国棉厂工人的张艺谋, 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 和陈凯歌、田壮壮等一起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从1984年担任《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摄影;到1987年出任导演开始和巩俐的七年“黄金搭档”,推出《红高粱》、《大红灯笼》、《秋菊打官司》等影片让中国电影走  相似文献   

14.
他不是“星”。他只是个抡了一辈子锄头的普通农民,现已年过七旬,身材瘦小,相貌平平,跟其他农村老头没有什么两样。 他是“星”!他先后荣获了全国、全省科教“星火”奖和“江西省农业科技人员突出贡献奖”,出版了一部农艺专著,还成了全国各地农民、农技部门和新闻媒介追逐的热门人物;省委书记到县里视察,也专程到他家里看望,并与他促膝长谈。 他的名字叫曾继华。他之所以能成为“星”,完全是由于他“读”懂了生他养他的红土地,改革了耕作制度的结果! 1920年,曾继华出生在地处偏僻的老区江西省永丰县坑田乡上西坑村,靠父母的省吃俭用,但由于当时兵荒马乱和家庭太穷等原因。1942年秋季,曾继华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同父辈们一样过上了刨土取食  相似文献   

15.
他是少有的集记者、作家、导演于一身的明星,他的印刷作品不仅在美国颇受欢迎,连续50多周蝉联畅销书榜首,创美国出版史上奇迹,并获英国“年度图书”大奖;他的影像作品不仅缔造了全美纪录片卖座的票房神话,还在两年之内分别捧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和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被他讽刺,谩骂过的人有总统,大富豪、大财团。他的名字叫迈克尔·摩尔。  相似文献   

16.
德国专家阿尔布莱特·弗劳尔迄今已在山东潍坊工作了10年。在一个灿烂和暖的冬日午后,他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德国地图对我说:他出生在德国最富有的巴伐利亚州,北部是法兰克地区,那里的人俗称“法兰克人”。谈起故乡,弗劳尔先生很骄傲,他说德国的内政部长等许多受人爱戴的人都是“法兰克人”。那里的人做事认真、助人为乐、喜欢打抱不平。受环境和观念的熏陶,弗劳尔先生18岁那年,就想成为援助“第三世界”的人,由于他年轻,且未完成学业,组织没有接受他的请求。毕业后,弗劳尔先生去了德国卡尔施塔特职业学校工作。但是,秉性难移,他经常利用业余时…  相似文献   

17.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戴伟博士,如今是北京化工大学的一名教师。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用电脑输入汉字甚至比一些中国人还要快。他在中国的科研事业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他在中国的生活很快乐。  相似文献   

18.
不懂得删繁就简,就不会有成功的人生。林安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多少年来,他为了理想克服了重重困难,孜孜以求地拼搏、奋斗和追求着。在学生时代,他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不但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从来不偏科,对各门功课都特別的“公平”……但他只考了个中专技校。毕业后,作为  相似文献   

19.
上大学的时候跟陈建功住一层楼。尽管当时他已经声名在外,但给人的印象还是踏踏实实做学问、写文章、夺回“四人帮”耽误的青春那种标准“老三届”形象。在红红火火的舞场上似乎很难见到他。毕业之后,陈建功成了专业作家,好作品仓层出不穷。但除了文学留或文学爱好者外,建功的知名度仍然不算高,因为他毕竟是埋头深入生活写文章的作家。市场经济来了,据地发现建功的“出镜率”高起来了。给人的感觉是他从后台跑到了前台。他的爱好者和曾不是他爱好者的爱好者终于将陈建功作品中隐藏很深的那个人挖出来看了个明白。陈建功是“电脑换笔”…  相似文献   

20.
人才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时期往往被人忽视了。这两个关键时期:一是高中后,一是初中这一学段。 一 高中毕业意味着基础教育的终结。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他们所获得的学科知识,也是基础学科的知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才”的形成是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不断实践,不断升华的结果,还需要进行终身教育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那么,在高中毕业后迈入大学还是踏入社会,这一段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成才”的关键时期之一。人才,首先要“成人”,才有可能“成才”。这一段是实践和考验他是否会成为或将来会成为一个认同社会而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作为受过完整基础教育的青年,他在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