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那一声爹     
她10岁生日那天,她爹再也没有从井下上来。迫于生活的压力,娘带着她又嫁人了。 她第一次看到他,惊住——他怎么这么老这么丑?和她亲爹比,他好像老了不止10岁,眼睛小得只有一条缝,满脸的褶子,有50岁了吧?她看到他就烦。  相似文献   

2.
闪念     
红花躲在绿叶下开放,是在学人作秀吧? 入了地不绝望,上了天不张狂。 被人骗,骗别人,骗自己,每个人都有过。  相似文献   

3.
微小说     
她离乡打工,独子豆豆交给爷爷带。豆豆调皮,经常跟隔壁的妮妮打架。她恨铁不成钢,春节回家,训斥豆豆:“不准打架,跟妈妈去隔壁道歉!”豆豆委屈地哭:“谁叫她骂我是骗子。”母子到了邻居家。一见到妮妮,豆豆攥紧妈妈的手,骄傲地对妮妮说:“哼,你看!我没骗你吧?我也有妈妈!”  相似文献   

4.
伪小人     
说真话不容易,让人相信.真话也不容易。如果我说不喜欢名牌西装,这话就很难让人相信。很多人惊诧之余,总是从狐疑的笑目中透来诘问:你是买不起就说葡萄酸吧?你是腰缠万贯不想露富?是不是刻意矫俗做物装装名士?  相似文献   

5.
微小说     
手机震,有一条信息“我决定去告白了!”他和她一直是好朋友,可她一直爱着他,“哦……那你加油。”“我在她家门外好久了,不敢敲门。”“大着胆子敲吧!我挺你!”“你说她会答应吗?”“我不知道。”她放下手机,不争气的掉泪。手机又震。却是电话,她接了……“你开下门吧,我还是不敢敲。”  相似文献   

6.
男人说:“亲爱的,我的钱目前不够买房子,咱俩也老大不小了,我们还是先领证结婚吧!都是我赚钱少,没能耐,以后我会玩命赚钱的,行吗?”女方不同版本的回答:●周星驰版:你在跟我说话吗?不是跟我说的吧?认错人啦。我是一个感情很现实的人,一个感情很现实的人如果和一个没有房子的人结婚的话,将会变得感情有缺陷,  相似文献   

7.
女孩子找到她,神情充满忧郁:“姐姐,这会儿您有空吗?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她点点头,拉着女孩子的手,坐了下来。“姐姐,我和他早到了谈婚论嫁的时期,但是,我却一直拿不定主意,总想着,以后会不会遇到更适合自己的人?放弃吧,心里又有不舍,毕竟,他对我很好。今晚,他约我好好谈谈,如果愿意,就继续,如果不愿意,就分手……”说到这,女孩子的眼眶盈起一层雾。  相似文献   

8.
在大人的社交圈里,有时连问候对方的另一半,都变成高危险的问候语。因为婚姻或伴侣这些关系,都挺脆弱的,随时会有变化。如果在一位女性濒临离婚时,问候她:“你先生很好吧?”不管这位女性是否坚忍不拔,总归是件残忍的事。而且,更倒霉的是:你可能会莫名其妙地从此变成这位女性眼中的讨厌鬼!  相似文献   

9.
第3节:第一回(3) “以为是你妈妈么?” “嗯……她明明说自己加班的。” “哦。”就知道是这样,两家家长在同一个岗位工作,倘若圣轩的父亲加班,那政颐的母亲多半也会如此,“那你来我家吃饭吧。”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三则     
叶简 《人才瞭望》2014,(9):81-81
感受 "能用一句话描述堵车时的感受吗?""少小离家老大回!" 价格差 某妇人带着她的小狗到一家宠物店。妇人问:"老板,给我的狗剪一次毛要多少钱?"老板答:"200块!"妇人道:"这也太贵了点吧?  相似文献   

11.
积极的人     
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我之所以没法和Miriam成为好朋友,Miriam,一个德国女生,身材高挑,举止优雅。长相嘛,这么说吧,大家说起她的时候,都不叫名字,直接说“我们系那个德国美女”。她比我低一级。2003年夏天,她要参加我们系的“过关考试”,听说我前一年考了优,就跑来找我“取经”。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说的没错,男女之间,借书的学问是很大的。”钱钟书说:“男女之间,借书的学问是很大的。”《围城》中写有“男人肯买糖,买衣料,买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为什么?”因为借了书,是要还的。在这一借一还中,一本书作为两次接触的借口,这是男女恋爱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男人离婚的念头是那样坚决,女人知道男人变心了,想想便答应了,她说:可是,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不想伤害他。男人说:随他吧!他想跟谁就跟谁。  相似文献   

14.
一位清瘦的女士走了进来。她笑着对我伸出了手说:你就是夏悲女士吧,我和她的手握在一起正纳闷着不知道怎么去称呼她,然而这位女士却是:梁陈明任。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国会议员。她坐定后的第一句话就惊破了天地。她说:“我这个人很平民化。没有人相信我能够成为一个国会议员,但是,我是。”她的开场白完了。简单明了,但却是掷地有声的。她把我心里的问题主动地答完了。她看出了我的疑问?我,不得而知。第一次要采访的10个问题,我一起倒出来交给了她,她在回答完我9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非常清晰地说“还有一个问题,留在下一次…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在即,同学们就要踏出校园,走向多变复杂的社会,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我们向教授取经,寻求处世的有益启示。 教授说,我先给你们出道题吧。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我们正在游玩,突然发现前方燃起了熊熊大火,以半径一公里的范围扑了过来,天正刮着很大的北风,火借风势,恰好向我们这边吹来,身处火场,你如何逃生?  相似文献   

16.
藤缠树     
两年未见的表弟突然来访,屁股还没坐稳,就急不可耐地发起了牢骚:“都是些什么破单位?简直不把员工当人看:不按最低标准发工资,不签合同,不缴‘三金’……” “树挪死,人挪活。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吧。不能换个工作?”见表弟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口气中也带着一丝责备。  相似文献   

17.
站在窗边,凝视着远方,在大海的尽头,你现在过得还好吗?
  梅干(Meghan)--我的第一位外籍教师,也是第一位敲开我心灵大门的外教。她来自美国芝加哥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来中国的大学担任一年实习老师,每周我都会和她在一起练习口语。梅干长得白白净净,一双湛蓝色的大眼睛,身上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气息,嘴角常挂着微笑,笑靥如花。她既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因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直到如今,每当看到她送给我的礼物和她每节课写给我的单词讲义,都让我不禁想起她:“梅干,你在美国过得还好吗?”  相似文献   

18.
读大三的女孩暑假回家,心事重重。她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致,黄昏时,常常对着一棵橡皮树发呆。父亲问她,有心事?她说,没呢,表情却极不自然。她当然瞒不过自己的父亲,她的眼神可以暴露一切。  相似文献   

19.
我最初来中国的时候,一位“中国通”朋友告诉我说: “在中国旅行一星期可以写一本书,呆上一个月可以写篇论文,呆上一年的话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它的意思是中国国土辽阔,风物万千,情况复杂且层次多样,越是深刻地了解她,越是长期地接触她,就越发弄不清楚她。自古以来就有为数众多的所谓的“中国通”,但他们对中国的预测从未应验过,这大概就是最好的证明吧。 虽说我在南京大学教书,要说知道的,也只能是日语专业学生的一些情况。让我写点什么,我也只能在极为有限的所见所闻的范围内写一点点。日本有句成语叫“吹火筒看天”。…  相似文献   

20.
在世纪之交.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凤凰卫视邀请我加盟,打造凤凰资讯台,实现24小时新闻台。 当时,我在台湾已经做了十年,去不去香港? 对我来说,香港是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我结了婚。女儿刚刚1岁,父母都不赞同我离开台湾。但是,太太支持我,她说,只要我高兴,不后悔就好。其实,她也舍不得我.我刚离家的时候,她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