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企业转制的过程中,少数企业已经到了工厂不开工,工资发不出,面临倒闭的地步,而企业的头头,却过得自由、活得潇洒,他们早上跟着车子转,中午围着台子转,晚上绕着裙子转,住新房、捞钞票,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穷庙富方丈”。为什么企业穷到这个地步而有的头头却这么富? 他们到底念的什么经,会念出神奇的力量? 笔者以为:他们手中并没有仙丹妙药,口中也不是念真经、佛经,而是在念歪  相似文献   

2.
1、交上好朋友 朋友对你一生都影响重大,不要去结识太多酒肉朋友,至少得有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你的朋友,如果遇到这么一个人,就要好好把握,日后必定有用,不管他现在是富还是穷。  相似文献   

3.
声音     
高收入群体税收监管盲区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如今的富人收入越高,越有资源和关系偷逃税款,而本应获得税收支持的中小企业和小商贩,却被迫课以重税,发展速度和步伐缓慢。这无疑会导致富者越富,穷者愈穷,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该收的收不上,不该收的挖地三尺,税收监管逆调节加剧收入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4.
林青 《人才开发》2009,(4):51-52
国画大师张大干传奇的人生中,有一段去敦煌临摹壁画的经历。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影响到他后半生艺术风格的转变,也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华彩篇章。但不为人所知的是,张大千敦煌之行的成功和他所临得的大量临摹作品,是在青海热贡艺术之乡的僧人喇嘛不可缺少的帮助下完成的.他因之与4位喇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写下一段美丽的人间佳话。  相似文献   

5.
它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一出生就见不到父亲了,而且一直不知道父亲姓啥叫啥。不过,在母亲的培育下,它总算茁壮地成长着,可它的家境太差,常常三餐不饱。 很小的时候,它便学会了抓老鼠的本领,其实也没办法,因为家里穷,要生活嘛。不过也好,穷猫家的孩子早当家,它从小便立下伟大理想:做一位出猫头地的猫。  相似文献   

6.
人生大抵有这么几种状态,容易迷失你自己:一是一段感情,你爱对方爱到生心魔而完全被对方掌控,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世界;一是“玩物丧志”,痴迷一件东西到达了忘我的境界,倾家荡产、众叛亲离也在所不惜;还有一种是看得太透彻,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反而不知道真实是什么,活着是为什么,从而怀疑否定人生的意义及宇宙万物,就是找不着真理了。这三种情况,存在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我的身边也有这种人。他们大抵走不出来,别人也走不进他们的世界,只有等他们自己醒来时,方感悟:我当时怎么那么傻。  相似文献   

7.
清贫与博大     
今天的读者,也许对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这三个美国人的名字不怎么陌生,但真要谈起他们和中国革命那种生死相交、血肉相连的关系,可能就不是十分清楚的了。这是不能忘记的。生活在陕北黄土窝窝里只读过初中二年级的一个上头土脑的年轻人白黎,决心为这三个姓名里都有“S”的美国人写一部书。因为还在槽憧少年时,当红军游击队长的父亲护送一个蓝眼睛、高鼻梁的美国白人来闯陕北红区的故事,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等长大之后,他就知道得多了。国民党把共产党描绘成青面涂牙的“赤匪”,是斯诺这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探险家,只身闯…  相似文献   

8.
拔能于穷     
老愚 《人才开发》2000,(2):45-45
《战国策》在选拔人才方面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这就是:拔能于穷。为何这样说?概括其理,大致有二: 一是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出在社会的低层,在那些穷困潦倒、被社会瞧不起的人群中掩蔽着真正的人才,用人者决不可以门第、出身、穷富、贵贱取人。”姜子牙、管仲、百里奚、中山盗皆处于困境之人,后来都成就了辉煌的功业。另如苏秦、张仪、苏代、范睢、韩信、  相似文献   

9.
眼下有个新论断,说是“越穷越腐败”。这话是冲着广西说的,因为这些年来,“广西贪官手拉手,被告席上排队走。” 众所周知,广西尚穷。但查出来的贪官人人“油水过剩”,肚皮都是撑得圆鼓鼓的。像梁用浩、徐炳松、锗之田、李乘龙、成克杰……他们的“贪绩”都比其人其名大得多,少的贪了数百万,多的一口吃了上千万,甚至数千万。正因为不太富裕的广西出了这么多“膘肥体壮”的贪官,故让人觉得反常了,于是人们又从“广西现象”得出了“越穷越腐败”这么一个论断来。 “越穷越腐败”按理不合逻辑。地方穷,财政赤,老百姓袋里叮当响,咋…  相似文献   

10.
求人办事虽然是谁也不喜欢的事,但在人生中,不求人又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时即使 是刀山火海,该求人时还得硬着头皮去求人。那么,求人办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要创造一种气氛,让对方无法回绝;勿贸然行事,让对方感到突然。求人办事,要想让人家痛痛快快答应,营造一种让人痛痛快快的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在友好亲密的气氛下,被求的人会在感情同化中答应你的请求,替你分忧解愁。如有人为自己女儿安排工作时因一点小问题总也决定不下来,他知道有一个同事和可办成此事的决策者是老同学,如让他出马事情便能顺利一些。但是,他和这个…  相似文献   

11.
《人才开发》2009,(3):55-55
我多次出国,每次出入各国的海关都很顺利,但也有一些小的插曲。有一次,代表团连续访问三个国家。一位中年健壮的男团员。每到一处关口,都会被留下“特殊关照”,而且每次都只拦下他一人。问一下究竟,原来他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乡镇企业家,穿了一套簇新的米黄色西装,黄领带,脚下是黄皮鞋。这身隆重的打扮使他显得突兀.怎么看也不像官方代表团成员,难怪一再引起边关检查人员怀疑。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06,(10):63-64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这是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做出的断言.  相似文献   

13.
某网络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主要从员工的绩效目标、员工行为两个方面来考虑。每个员工在年初就要和主管定下当年最主要的工作目标。以前该公司是每年订一次目标,现在.由于市场变化加剧.该网络公司对员工的考核也是随时的.经常会对已订的目标进行考核和调整。每个员工除了和自己的老板订目标,还有可能与其他部门一起合作做项目.许多人都可以参加到同一个项目里.所以员工的业绩考核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不是一个方面的反映.而是很多方面的反馈.除了自己的主管外,还有很多共事的人、手下的人对你的评价,这就是360度绩效考评。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个作家朋友说,他一.生所经受的最大磨难,所面临的最大一个“坎儿”,不是父亲生病和去世,不是心爱的人的离去,也不是有段时间在单位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更不是数额巨大的金钱损失,而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得接受一件事:自己在写作上并无才华,应当及时放弃。  相似文献   

15.
他在这家贸易公司辛辛苦苦干了七年,好不容易熬到上头有个主管的空缺,不免在心里想:“这回该轮到我升迁了吧。”  相似文献   

16.
肖兆权 《人才瞭望》2008,(12):65-66
识人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只有准确地识人,才能合理地用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识人境界的高低,直接考量着组织工作干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识人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源于事”,考察的是人所为之事和行为表现,谓之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第二种境界是“识于人”.聚焦的是人的个性特质和德才素质,谓之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第三种境界是“归于势”.关注的是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趋势,谓之日“见微足以知萌,见端固以知末”。这三种境界也反映了识人走向成熟的三个必由阶段。  相似文献   

17.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13,(11):108-108
一时声名鹊起的人,也可能转瞬即逝:一时不被理解的人,也可能流芳后世;一时被批倒的人,也可能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9,(2):45-46
上海将实施六个专项计划.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实施引导升学计划,鼓励各高校以全日制授课方式组织专科升本科教学。二是实施教育卫生人才计划.计划招聘1800名上海高校毕业生到郊区乡镇学校任教。三是实施就业项目拓展计划,今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的招募人数增加到1000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数增加到300人。四是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补贴培训目录内的技能培训。鉴定合格后.可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一定培训费补贴。五是加大职业见习计划,  相似文献   

19.
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有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这句话是我父亲说的。父亲是个农民,只读过一年私塾,是个没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20.
胡琦 《人才瞭望》2010,(1):88-89
一、人事风险的特征 1.人是风险的根源.这是人事风险最显著的标志。风险潜伏于民营企业内部.由从业人员造成,受当事人主观意志支配。因此它并非完全不可避免.只要制度健全,管理严格,防范措施到位,化解人事风险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