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遇见了不少知名的外国朋友和外籍华人,但最令人难忘的是澳大利亚籍华人“草菇先生”张树庭教授。去年12月22日下午,山西省省委书记王茂林和副省长郭裕怀会见了张树庭教授。记得,那天晚饭刚开始,张树庭先生突然站起来说:“我不是外交官,今天回到自己家了,也不拘泥外交礼节了,我得先讲几分钟话。”他说:“首先,我要先向家乡的父老,家乡的领导报告一声,张树庭没有给家乡丢人!我为咱中国人、为咱山西人争了光!”接着,他如数家珍似的,把他这些年来取得  相似文献   

2.
私营企业涉足卫星发射业务,而且是跨国卫星发射,在他成功之前恐怕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南德集团的牟其中不仅想了,而且干了,还成功了。认识牟其中先生多年了。两年前他曾告诉我承德的目标是航空和航天。对于前者,人们看到他对俄飞机贸易的成功现实;可是对于后者,我真没敢相信。。C里还直想,老牟又在想入补补了。直到去年5月,他的办公厅主任告诉我卫星发射失败的消息,我还以为是托词呢。牟其中早已成为新闻人物。每每有人谈及他.总是褒贬不一。通过与他的接触.再看到他“想入非非”的事情成为现实,我对他的印象愈加深刻:…  相似文献   

3.
是夜,睡在老公身边,香香地做着美梦。老公不知怎了,“呼”地一下坐起来,我立刻被他吓醒,还没来得及问他怎么了,那厢里便伸过一双手来,摸到我在,长长呼了一口气,重新躺倒,很快又听到鼾声。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我的朋友麦克的生日,他邀请我参加晚上的生日聚会。我拿着送给麦克的生日礼物,向他的宿舍——东塔楼走去。暮春的北京,白天的气温较高,夜里却有些寒意,风吹在脸上凉丝丝的。麦克不仅是我的朋友,还是我以前的同屋。记得一年前来学校报到时有人告诉我:宿舍里还要安排一个人同住。虽然这个同屋当时还没来,可是我有点紧张。我从来没跟别人一起住过,何况我是为公司的需要来这所大学进修的,住的条件理应好一些,万万没想到竟会拥有一个同屋!是跟还没见过面的同屋一起住下去,还是去院外找可以一个人住的房间?这个问题,对那时候…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学者而言,最合理的学术评价一定是综合性的、理性的和个性化的。 最近芝加哥大学有个华人教授跟我在电话里说了件事,他去国内交流期间,有个同仁对他说,你们美国教授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咱现在也可以发10个点左右的文章了。这位曾在美国做出过一个新药并成功上市的大教授一时语塞,他觉得这样的理解比较小儿科,发文章仅是做教授的一部分,而这么基本的概念不知该如何去跟对方讲。  相似文献   

6.
同丈夫去纽约度蜜月前,我在家里的抽屉里看到一本发黄卷边的日记本,是我父亲写的日记。我捧着日记本,慢慢地坐下来,一页一页地翻看,上面的字迹浅淡,散发着岁月的味道。父亲生前一直喜欢旅游,日记里记录着他旅游的时间、地点及住宿的地方。日记里也有他去纽约的记载,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沿着他的足迹游玩纽约。  相似文献   

7.
“八月里的喜事儿说不完,周总理来到了清华园。天上的太阳格外暖,地上的花儿格外鲜。总理参观咱展览,满面春风笑开颜。总理拉住咱的手,千言万语说不完……”这是40年前流行在清华园中的一首歌,它生动地表达了清华人对周恩来总理的尊敬、爱戴之情。周恩来生前曾多次亲临清华大学,与清华的很多师生、校友有过交往。他自己并没有读过大学,可是对大学师生、对知识分子却爱护倍至。因此,虽然这位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已逝去二十多年,但他关心清华大学、关怀清华师生的许多佳话,在清华园中传颂至今。“我向你们订货”1958年8月,清华大学19…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一家普通宾馆的普通民间里,阳治国起身给我让坐的一瞬间,我闪过一个念头是阳治国吗?他单单薄薄文文静静的似乎没有太多的力量挑动很高的荣誉和社会宠爱。脸上没有成功者的笑容连普通的笑容也没有仿佛却置着一层蒙蒙胧胧的梦幻颜色,那双不算太精神的眼睛也是一色迷茫,似乎从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刚被呼唤回来。是不是我扰乱7他的梦?我想他是一个出了名的爱做梦的人。果然刚坐下来他便给我说梦。他说他一生怪得很就是爱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而且许多梦还实现了。他认为有思维才有创造力才能产生文化产生人类的物质文明……他还说他未…  相似文献   

9.
他来自英国,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马西门,他还与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有着一段不解之缘:他前前后后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近20年,娶了一位上海女子做太太,是货真价实的“上海女婿”:由于他对上海作出了贡献,上海市政府给他颁过不少奖,还授予了他“上海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相似文献   

10.
我去?他来?争执不下,到底还是他来了。他见面第一句话是:‘车太挤了!”我呆住了。我要采访他,他却一定人要我去,非要自己来,他知道我的腿不好,怕我受不了这样的挤。可我没想到他是坐公共汽车来的。在今天的北京,一个乡村干部,一个中学校长,都有不叫“专车”的专车,而他,这个中国最高层次的学衔拥有者——中科院院土,却“出无车”,甚至连个“面的”都舍不得打…·我的心颤抖了。l米68的小个头在公共汽车里被拥挤的人群所埋没;一件灰色的旧羽绒服,在繁华大街的人流里,没有人能辨得出他的身影;平凡、普通,在中国96O万平…  相似文献   

11.
跳绳     
我腰处常缠了一根绳——当做跳绳用的。原是妈妈买来自己跳的,她老要我陪跳。我本不乐意,但还是回应了。大学里也有个爱跳绳的同学,也叫我一块儿跳过。我就跳了几十个,赶紧将绳子还他。真是想不明白,跳得好好的,也没发生什么不快啊!然而,陪妈妈练久了,我竟喜欢上了跳绳,愈发觉得好玩,而且还调解了颈椎、腰椎的压力,整个人也精神了很多。  相似文献   

12.
1996年7月,北京希望工程救助中心来了一位老人。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口袋里抽出那微微颤抖的手,向希望工程工作人员交付了400元人民币以捐助一名失学儿童。希望工程工作人员向他表示感谢时,老人说:“不要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还做得很少;我没有把自己当做外国人,而是当做朋友来帮助你们。教育是根本,中国的希望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伟大事业,只要我们有能力,我还要努力做下去。”这位老人没有将他的名字告诉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只是听陪同介绍说:“他叫马克.莫斯特尔,是一名瑞士人。”老人回到瑞士后,又到我驻瑞…  相似文献   

13.
5月中旬,在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的随行人员里,我又一次见到了他——法国总统的中文翻译吉尔·乌夫拉。我是14年前认识他的。1983年春天,密特朗总统访华前夕,法国总统府邀请一个中国记者组访法,本人乔列其间。乌夫拉是总统府请来为中国记者组当翻译的。他有~个中文名字:吴法儿。那年,他三十出头,又高又瘦,深逮的眼睛带着点忧郁。不过只要他一开口说话,记者组的气氛就会轻松起来,他喜欢“班门弄斧”,接受挑战,很是幽默,一次聊天,说到汉语里“妻子”的几种说法,他一口气说出了“爱人”、“老婆”、“夫人”、“太太”、“内人…  相似文献   

14.
王若的首次亮相,让小张印象深刻,彼时,他还只是个入职不久的新人。当时,王若落落大方地跟办公室里的所有人打了招呼,并不由分说地要给他们换下饮水机上的空水桶,“这点小事就让我代劳吧!”  相似文献   

15.
站在城北边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罩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我有幸被浙江省政府评为第一位外籍劳模,当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劳模们一一握手祝贺,当轮到我时,我感觉是遇见了一位老朋友,因为之前他曾到巨化考察,来过我的单位,如今单位还保留着他当时考察的照片.当他和我握手时,虽然我听不懂他说的话,但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亲切的关怀和由衷的祝福.  相似文献   

17.
1969年,在纽约IBM的科学研究中心,年仅16岁的斯考曼首次认识了计算机。而1971年,这个还在街头漫步的少年无意中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得到了一份工作。那时他还只不过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斯考曼就此扰乱了个人拥有软件的秩序,从此开创了免费软件的先河。这种免费软件基础在当时毫无疑问地被人视作黑客行为,因为个人拥有的软件被他人无偿使用,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是不能为道德和法律所接受的。“我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的时候,就把自己称为黑客。但我设有违反任何法律。在我的字典里,所谓黑客行为就是将软件与…  相似文献   

18.
《人才开发》2007,(7):62-63
陈向东: 1968年6月16日生于贵州苗族山寨。自小徜徉在纯朴淳厚的苗乡,祖先文化历史长河吮吸营养了他,自在的遨游渐渐长高长大沉淀了他。作品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内涵和古老大苗民族之狂野悠远,深受海内外收藏家朋友的喜爱并收藏。  相似文献   

19.
郎潜白发     
有一次,汉武帝乘着车子到郎署去,看见一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人,穿的衣服也不像个样子。汉武帝就问他:“你什么时候到这里当郎这个小官的?现在怎么这样老了呢?”老人回答说:“我姓颜名泅,文帝时就到这里做郎的小官了。”汉武帝说:“怎么到这等年纪还没得到提拔重用呢?”颜泅说:“文帝喜爱学文的人,而我偏偏是学武的;景帝得用年纪大的,而我当时还年轻;你呢,信任年轻力壮的,可我年纪已经大了,所以三代都没有得到重用,现在台了仍在郎署里。”汉武帝听了他的话,很感慨,于是就提升他任会稽都〔点评]这则故事使人很容易想…  相似文献   

20.
醒悟     
醒悟□李坎孝前几天,我好友远道赶来看我,两人无话不谈。他说你混得还可以,意思是我当了官。我说你老弟一辈子赶了背集,但人品没变,也是个好人。说到这,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老局长病了,他常守在床前护理。一天,老局长握住他的手说,老张呀,你跟我多年,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