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构思过度     
余秋雨 《领导文萃》2008,(15):97-97
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司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2.
“危机领导”是指领导人在危机状态下的领导活动。当代社会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变得更加脆弱,公共危机的形式不断变化,公共危机频频爆发,危机管理顺理成章成为时代和社会赋予的重要课题,也成为政府领导力能否胜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在大灾面前,党和国家领导人率领全国人民成功地实施了公共危机管理。这次抗震救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抵御自然灾害最为及时、最为人性化、最为成功的一次。这次抗震救灾,使国内外公认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的机制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标志着我国在突发事件治理方面已经走向了成熟,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梁利峥 《经理人》2012,(3):38-43
当全球光伏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时,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却放出豪言:“早等这个时候了”,他将光伏行业的危机看成英利的重大发展机遇,因为伟大的企业往往都是在危机中诞生的。  相似文献   

5.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有关他的评价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他是一位有着独特个性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各方对领导人的品格要求,呼声愈来愈高,因为领导人的品格,是追随者对他信任的来源,没有信任,在艰困时期、在危机中,群众不愿跟随,领导人就不可能领导。领导人在此刻才能表现出他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梁言顺 《领导文萃》2011,(2):99-101
通过三里岛核泄漏、西尼罗河病毒、巴尔的摩大火等著名案例,阿诺德·休伊特教授分析了其中极有价值的危机管理的经验和理念。他认为美国碰到的这些问题,在中国也会不同程度地遇到,具体来说就是危机应对中的四个挑战。  相似文献   

8.
林欣欣 《经营管理者》2009,(17):102-102
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时刻伴随着风险和危机,危机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话题。危机一般可分为危机前兆、危机发生和危机事后处理三个阶段。为此,企业应组织、建立一整套危机监测、预防和快速反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吸取经验教训,发掘危机中的"商机"。  相似文献   

9.
危机预防是成本最低、最可行、最切实的对策和行为,也是危机的最好规避。本文以近五年来的危机事件为切入点,从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防管理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危机管理之关键,告诫企业管理人员"防大于治"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饱尝危机带来的种种不幸与痛苦,体验危机巨大摧毁力的同时,也从与危机的抗争中学会了思考、抗衡和生存,也充分认识到了危机的巨大促进作用;在把消除危机作为重要职责的同时,也把危机看成是一种机遇,力求转危为安,抓住机遇争取更大的成功。正如古语所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而从危机中开拓机遇,就是要充分利用危机的正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核心能力的角度设计了企业动态危机管理系统,它是以加强和重塑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企业的危机意识为研究起点,通过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企业预防、应对、解决危机的手段和策略的动态循环系统.该动态系统由危机识别、危机预警、核心能力重塑和危机处理四个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两年,债务危机不断折磨欧洲国家,在普通民众勒紧裤腰带的大背景下,领导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的节俭形象或许对于提升民众信心、对抗危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徐宪平  鞠雪楠 《管理世界》2019,35(12):181-189
关于危机管理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等一直高度关注,但成果较多基于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模式。互联网时代危机发生的频率、表现的形式、演变的特征和管理的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系统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特征、演变趋势与危机治理演进,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危机生命周期、危机管理周期的双周期、分阶段、分目标的危机管理模型,总结提炼了若干普适性、操作性的基本规则。本文对于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的探讨,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企业危机管理之路:如何将危机演变成商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危机同人们的生老病死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应该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使危机转化为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危机和危机管理理论,然后通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危机事件,归纳出企业危机管理失败的原因,最后对于企业应如何规避风险,成功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提出了一些启示,主要包括: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警、监控机制,防范于未然,快速反应,防止危机蔓延,尊重事实,主动承担责任,注重运用媒体、网络的力量化危为机等。  相似文献   

15.
预防——企业危机管理的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危机的影响及预防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说,危机是指能够对企业及其产品和声誉造成潜在破坏的事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不管过去有多辉煌,随时都可能受到危机的冲击,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应该如何开展危机的管理以化险为夷。 一般来说,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预防、危机的处理和危机的总结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相对而言,危机的预防比危机的处理和总结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危机一旦发生,不管其性质如何,总会给企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损失。我国第一保健品牌“三株”的衰败,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从1996年6月到1998年,短短两年之内,这个年销售额达80亿元、号称中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随时都会遇到许多突发性的对本企业发展不利的意外事件。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若处理不当,对企业的打击就是致命的,甚至有可能直接被置于死地。而要妥善的处置,就必须有事先考虑周全的应急方案,事中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事后进行经验总结,这就是危机与危机管理。本文主要从危机管理的这三个阶段就企业如何搞好危机管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作为一位改变了中国历史和文化进程的伟大人物,其不朽的功勋和卓越的才能背后是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与实践。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学问家。他的治学目的和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和治学方法,他的整个治学活动无不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王爱民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345-350
商业银行安全直接关系到一国的金融安全以及整体经济安全,因此,如何防范和处理银行危机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着眼于我国银行体系,从信息管理系统、不良贷款率、资金利用率、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居民信心稳定程度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引发我国银行危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防范和处理银行危机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快速的发展脚步,民营企业目前面临一场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一改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的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迅速反应机制、责任机制、环境协调机制、和预警系统四个方面构建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防范机制。建立了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和防范模型,以便于提高民营企业防范和应对人力资源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丽莲 《经营管理者》2009,(16):196-197
危机沟通是企业危机处理的重要环节。近年发生的许多失败的危机处理案例说明:目前企业在危机沟通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对危机形势认识不足、沟通反应迟缓、责任归属不清、沟通姿态傲慢、沟通手段生硬、反应过度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有效危机沟通的五项策略,包括反应迅速、处理及时;以人为本,树立形象;尊重事实,态度诚恳;理性对待,切勿过度;借助权威,强化效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