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社香 《领导文萃》2008,(17):115-118
1934年8月10日,段祺瑞在其子段宏业的陪同下到达牯岭,励志社按照蒋介石的意旨,请段祺瑞自挑一处别墅。据庐山老人回忆,段祺瑞住在当时特区230号,和黄郛紧邻。那一年,段祺瑞年满七十,春上在上海刚刚做完胃溃疡手术,身体虚弱,段祺瑞下野后常年吃斋,瘦削的身体看起来有点像皮影人一样。医生和友人很着急,劝他开荤增加营养,他摇摇头,说:“人可死,荤不可开。”医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他上庐山调养调养。  相似文献   

2.
闲话徐树铮     
小宝 《领导文萃》2012,(9):86-89
我特别想聊聊徐树铮。他是民国第一个10年里政坛上翻江倒海的角色。虽然他名义上的官职最高不过陆军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但他实际上是段祺瑞的智囊,皖系的核心。段祺瑞及其皖系的成败功罪,他起码要负一半责任。正所谓春秋无义战,那  相似文献   

3.
正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曾担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陆军总长,当时人们称其为"段合肥",与被称为"李合肥"的李鸿章是同乡。段祺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影响较大、颇受争议的人物,而这又与他用人的得与失关系很大。段祺瑞的幕府与幕僚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间,军阀型幕府曾经是中国政治军事的领导和决策核心,段祺瑞幕府就是军阀型幕府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4.
段祺瑞是个醉心权术的“清官”。在民国初年这种乱得不能再乱的乱世,只要你胆量大脸皮厚,发财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了。比段祺瑞官小的  相似文献   

5.
刘兴雨 《领导文萃》2006,(10):97-98
1896年。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督练新军,一天,他发现少了一个人。那就是段祺瑞,他连忙问道:“段祺瑞怎么没来?”一旁的唐绍仪告诉他。段赶回家完婚去了,但已经发电报催他尽快来报到。段回家之前。并不知道被调往小站协助袁世凯练兵。接到电报颇感为难,一边是人生大事。一边是军令如山。  相似文献   

6.
武夫的气度     
路卫兵 《领导文萃》2013,(15):75-77
因为"三一八"惨案,因为鲁迅的声讨,段祺瑞留给人们的印象并不太好,以致让人们忽略了他身上的许多闪光点。粗暴、好色、抽大烟,似乎是乱世军阀的共性,而段祺瑞则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被人称为"六不总理"。他因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和抵制袁世凯称帝三事,又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誉。"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曾跪地发誓:从此吃素,以示愧疚之心,以致晚年营养不良,加之又患了胃病,医生劝他开荤,却被他严厉拒绝。  相似文献   

7.
张作霖用人     
邓汉祥的《我所了解的段祺瑞》一文,谈到张作霖与段祺瑞之离合,说他衔段之命五赴沈阳,与奉张接触。有一回,他在同张部师长姜登选闲谈中间表示看不出张作霖有何过人之处,姜于是对他说:“你不要把我们这位胡帅看简单了。我举两件事,你便知道其为人。  相似文献   

8.
正段祺瑞是北洋军阀中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多次镇压革命运动,声名狼藉,然而,这位大军阀却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当时的军阀们,差不多都有抽鸦片的嗜好,但段祺瑞却没有这个恶习,不但他不抽大烟,还最厌恶别人抽大烟。民国初年,正是北京八大胡同盛极一时的时候,差不多的阔人都在那里花天酒地,但段府中上上下下的人却从来没听说过老段去光顾流  相似文献   

9.
<正>张勋于1917年(民国六年)7月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史称张勋复辟。复辟闹剧虽只上演12天,但这场复辟直接导致段祺瑞的复出和皖系、直系两大军阀的崛起,更动摇了民国以来创立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对此,孙中山提出拯救中国的良药仍然是"共和"。  相似文献   

10.
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这一天,他借商议国事为名,特邀了政府国务卿徐世昌,直隶督军兼禁卫军总统冯国璋,参谋总长段祺瑞,长江上游警备司令曹锟,还有一位就是自称海陆军奉天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中国有两位"合肥"权重一时,而且都在身前和身后被骂为"卖国贼":一位是清代晚期的"李合肥"李鸿章,一位是民国初期的"段合肥"段祺瑞。两位"合肥",前仆后继,殊途同归--他们都是乱世中出现的一代人雄,却都在晚年被命运之手晾了起来,直至寂寂而殁。段祺瑞终老在日本侵略者还未到达上海之际,晚节未受污抹,生命的句号还算圆。这应该感谢他在保定武备学堂时的学生蒋中正。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水果世界里,南有褚时健,北有王福芝。“褚橙”享誉全国,“平安福”不让须眉。褚时健以八十高龄开疆拓土,救赎自我;王福芝在不惑之年走入校园,重塑自我;“褚橙”在橙子的世界里迅速崛起,一家独大。“平安福”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13.
民国史北洋时期,给人的印象,就是乱,眼花缭乱。十几场仗同时开打,几十个人物上上下下,说东道西。北洋统治不足16年,光元首就换了好几位,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至于内阁,就像走马灯一样,平均一年换好几届。当过总理的人,能编一个加强排。真是乱哄哄你方唱  相似文献   

14.
周昂 《领导文萃》2012,(5):76-80
民国建造后,段祺瑞曾召郑孝胥入阁执掌交通,但被郑孝胥断然拒绝。郑孝胥并非不想做官,但他想做的,是大清朝的官。1923年8月22日,一辆马车匆匆驶入紫禁城神武门。车中的客人先来到内务府朝房,与几位大清遗老见了面,正午时分,  相似文献   

15.
孟保国 《决策探索》2005,(11):82-82
归隐津门的黎元洪,黎元洪,湖北黄陂人。1912年当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1916年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在民国初期政坛上,黎元洪向来是被北洋军阀利用的工具。袁世凯当道时,他被软禁在大院里当装聋作哑的“黎菩萨”;袁死后,他继任大总统,听从段祺瑞的摆布,1917年被张勋赶下台。1922年被曹锟放到了民国大总统的位置上对抗孙中山,不久又被曹锟轰了下去。  相似文献   

16.
张鸣 《领导文萃》2008,(2):108-111
北洋三杰龙、虎、狗,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说王士珍是龙,其实是说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北洋时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坛上,总是送往迎来,干着维持会的差事,凡事没主张,也不掺和。  相似文献   

17.
章敬平 《领导文萃》2011,(20):89-91
穷其一生,政治家留给历史留给后人的.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今天,想起段祺瑞这个名字,我脑海中即刻浮现的.是他1926年3月18日长跪不起的那个背影。那个背影,是历史亲历者或历史记录者通过文字.灌进我的脑海的。  相似文献   

18.
徐明 《领导文萃》2008,(11):100-103
一 提起北洋军阀,我们往往想到的是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张作霖等人。与这些人物相比.徐树铮实在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论官职,文,不过是国务院秘书长;武,也仅仅是陆军部的次长。  相似文献   

19.
我对汪精卫非常地佩服。那个时候是所谓三角同盟(1919年,孙中山与段祺瑞〈皖系〉、张作霖〈奉系)联合,结成反直三角同盟),总理派的代表是汪精卫和李石曾。我就跟汪精卫谈,他那口才真是一流。我就问他一件事情,报纸上报(道)你去过大连,你去吊庆亲王,真的吗?你吊他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07,(2):93-93
新年刚过,在参考查阅了一些专业杂志和网站,又找了几个专业人士参考之后。我最终选择了长安福特马自达生产的蒙迪欧2.0精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