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十九世纪后期,由于资产阶级学者保尔·巴尔特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从各个方面歪曲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篡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时德国的大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大学生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之一。恩格斯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在1894年1月25日的复信中,以丰富的历史材料和精深的理论分析,论述了经济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基础,并就伟大人物的出现和唯物史观的产生,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发展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这对于我们科学地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地遵循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恩格斯在与资产阶级学者和党内机会主义派别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的斗争中,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这就是著名的“合力”原理。虽然,有关这一原理的最初思想,恩格斯在一八八六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已经述及,但详尽的论述,则是在一八九○年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在这封信中,恩格斯用力学平行四边形的法则形象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为了论证人的主观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890年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了“合力”的理论。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哲学研究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中,长期被忽视。我感到恩格斯关于“合力”的理论,对我们正确理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个重大课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恩格斯关于“合力”的理论,是物理学上“力”的法则的具体远用 19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采用歪曲马克思主义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手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篡改和攻击。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保尔·巴尔特把历史唯物论称为“经济唯物  相似文献   

4.
由何国瑞先生主编的《文坛是非辩》(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颇值得一读的文艺理论论争集。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领域空前活跃,一些热衷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乘机散布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和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否定、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主张文艺脱离和超越政治,反对作家深入生活;鄙弃民族文化传统,鼓吹走资产阶级现代派的道路,搞“全盘西化”;张扬性本能,美化性文艺,制造种种奇谈怪论。文坛一时间雾气弥漫,波诡云谲,成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重灾区”。扫清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制造的浓云迷雾,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放光彩,从理论上反击并战胜马克思主义的敌人,捍卫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已成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文坛是非辩》的作者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及时地写出了批驳文艺界资产阶级自由化谬论的学术论文,其现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阅读全书,我认为该书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代表人物方励之,在同济大学曾经散布说:“马克思主义能指导自然科学研究。我觉得没有,也就是说它没有指导地位。”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毫不掩饰地说:“我一直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指导科学。”他的这些言论,在一部分同志中,尤其是在一些青年学生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它是关系到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不要走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晚年在批判资产阶级批评家和党内"青年派"思想家对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关系的歪曲和攻击的同时,充分论证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政治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恩格斯晚年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它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应当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互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与社会政策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代表青年、赢得青年,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恩格斯晚年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践踏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将暴力斗争绝对化的错误观点,强调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方法,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合法斗争与暴力斗争相结合。深刻理解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的批判,对新时代做好青年党建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须要注重理论引导,培育青年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切实做好青年的引导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凝聚青年,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   相似文献   

8.
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任务,也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所散布的种种谬论,究其根底,无不源于其错误的哲学理论观点。因此,批判资产阶级自  相似文献   

9.
由何国瑞先生主编的《文坛是非辩》(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颇值得一读的文艺理论论争集.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领域空前活跃,一些热衷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乘机散布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和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否定、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主张文艺脱离和超越政治,反对作家深入生活;鄙弃民族文化传统,鼓吹走资产阶级现代派的道路,搞"全盘西化";张扬性本能,美化性文艺,制造种种奇谈怪论.文坛一时间雾气弥漫,波诡云谲,成为资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过程,介绍了恩格斯同歪曲唯物史观的“青年派”的斗争。文章认为,我们在理论研究、史学研究中,应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要注意从纵的方面即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和把握唯物史观的整个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资产阶级和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歪曲和纂改,在理论上造成极大的混乱。柏林大学学生约·布洛赫(1871—1936)给恩格斯写信,请求解释唯物史观的理论实质。他在信中提出:“根据唯物史观,是不是只有经济关系作为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在所有的地方直接和不以个性地起着作用,或者,还有其他一些归根到底取决于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反映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阶级斗争的优秀小说。它的政治思想内容历来受到地主资产阶级学者最严重的歪曲。一九五四年毛主席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但由于刘少奇、周扬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干扰和破坏,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流毒远未肃清。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今天,很有再批判之必要。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是胡适派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代表作,它除了抄袭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来的错误论断外,也有不少打上胡适派印记的“创见”。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创见”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借“解放思想”为名,一再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竭力鼓吹“理论多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观点。他们胡诌什么“马克思主义也是一家”,是“近代思潮中的一派”,“不能定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尊’”。在这次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指导我党思想的理论基础,这是建党70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基本结论。但是,近几年来,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打着“思想解放”的旗号,以各种形式歪曲、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失效论”是当今较为盛行的一种论调。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为了勇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一八八八年四月《致玛·哈克奈斯》的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文献.书信通过对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的评论,深刻地阐述了现实主义基本原则,并以巴尔扎克为例,说明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取得“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恩格斯的这个论断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弗兰茨·梅林是德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论历史唯物主义》中针对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的歪曲和反叛,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也阐述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梅林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基本原理,对唯物主义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论证其对旧哲学的超越性;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创造性发展了“观念力量”对历史发展的反作用的观点,而且这种科学方法就是历史主义。这都是梅林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在其生活的最后十二年里,他作为“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在反击机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篡改、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写下了一系列光辉著作,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四十多年的战斗经验,进一步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透辟的发挥和重要的补充,为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科学地分析了原始社会,系统地阐明了社会发展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填补了唯物史观的空白。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灭亡的规律作了透辟的剖析。限于当时缺乏足够的材料,还没来得及运用唯物史观对上古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原始社会在当时还是个“谜”。恩格斯为了继续马克思的未竟工作,建立系统的、完整的唯物史观大厦,以他对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以及一部分封建社会的悉心研究,写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这部光辉著作,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人  相似文献   

18.
一、他们为什么要否定“反映论”? 八十年代后半期,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况下,西方现代主义形形色色的学派和思想被引进中国。有些人在中国需要现代化口号的掩护下,鼓吹思想多元并列,排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阵地的指导地位;以马列主义需要发展取消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以中国文艺要“走向世界”蛊惑人心,诬称马列主义使我们文艺僵化……,当然,所有这一切在政  相似文献   

19.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的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无产阶级进行解放斗争的理论武器。这一学说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以后,一直遭受资产阶级学者以及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分子的攻击。为了捍卫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学说,恩格斯在九十年代初写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深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0.
书讯     
张明教授、刘大文副教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200题》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所选论题以中宣部1989年下发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选题”为参考,所论述的问题,是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经常借以发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