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下)□文/钟伟三、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间矛盾的体制原因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间的矛盾表现为财政收入结构中的来源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双失衡,从长期看将使财政收入规模很难维持在现有水平上,由于我国处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扩中提低”,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得到明显扩大。从中等收入群体的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入手,在理论层面展开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的讨论。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依据设定收入上下限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界定实际生活中的中等收入群体。当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时,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下限应当略高于收入分布的下四分位数,而收入上限则应略高于收入分布的上四分位数。从不同收入分配格局的结构特征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合理范围应当在50%以上且不宜过高。参考部分发达国家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验证,当社会收入分配格局表现为比较合理的“橄榄型”结构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致保持在60%左右,并且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以及高收入群体的规模比例接近3∶6∶1。进一步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中国在打造合理分配格局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尚不足40%。相比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小、水平低”,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变动的状况,并对产业结构变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极大的相关性。扩大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增加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但会减少经济的规模;增加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扩大经济的规模、增加资本生产的效率和减少劳动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当前,江苏农村居民消费及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仍较大。对城乡居民消费数量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直接原因,且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差异性是显著的。为缩小城乡消费差异,建议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趋势,是初次分配逐渐向企业倾斜,居民收入比重下降较快;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占GDP的比重显著下降;同时,国民收入在分配中快速向政府倾斜,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全省国民收入分配与全国主要省市比较,政府收入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整体水平与全国相当;同发达国家相比,浙江居民初次分配收入的比重严重偏低,企业和政府的比重明显偏高.这样不利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建议采取增加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措施,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6.
从税收弹性谈提高“两个比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伦俊 《统计研究》1998,15(6):30-35
十五大提出“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简称“两个比重”)。由于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提高第一个比重要求税收增长与GDP现价增长同步,也就是要求税收弹性系数等于或大于1.因此,税收弹性是测定税收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谈如何增强税收弹性提高“两个比重”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浩 《统计与决策》2016,(7):135-137
文章基于1994-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4-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存在经济总量的稳步增加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出,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大.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8.
吴学刚 《四川省情》2006,(10):21-22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财政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05年,四川GDP为7385.11亿元,财政收入为479.66亿元。全省除43个市辖区外,有138个县级市、县和自治县。从138个县的财政收入指标来看,有如下特点:县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与幅员面积、人口和GDP比例极不相称。2005年,138个县的幅员面积占全省94.7%,人口占全省74.2%、GDP占全省54.59%,但是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08.86亿元,仅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2.69%。与县域幅员面积、人口和GDP占全省比重相比较,这一比例明显偏低。县财政收入增幅较全省少,占全省…  相似文献   

9.
GDP和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又称为财政依存度。既是反映地区政府财力集中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也是反映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来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家(或地方)财务越充足。受多种因素影响,二者比例关系在各地区间或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时期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最新数据和新近拓展的相对分布方法,分析1995—2018年我国居民收入极化的变动趋势,侧重研究2013年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实施后收入分配极化的最新变动,讨论极化变动的微观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后我国居民收入极化出现下降趋势,高低收入分位的极化水平都显著下降,说明“提低、扩中、限高”政策有效逆转了收入极化趋势。城镇化和高等教育扩张等禀赋因素降低了下层极化,而教育和就业等市场回报率下降减弱了上层极化。城镇中、低收入人群比重和农村中、高收入人群比重均增加,全国中间收入人群规模扩大,使得我国居民收入纵向极化显著下降。城乡群体分割下降后,使长期存在的城乡极化明显减弱,这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转型的重要契机。要进一步关注市场化带来最低10%收入人群的极化,防止财富不合理的过度回报带来最高1%收入人群的上层极化,从而减少收入纵向极化,并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近日,从某刊物中看到一篇题为“第三产业:中国还差多远”的统计报告,报告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国际上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水平的原因,认为一是现行管理体制的种种制约,二是统计方面的问题。在谈到统计问题时,报告指出,工业增加值被“高估”是影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不可忽视的统计因素。笔者在多年的统计实践中对“高估”问题感受颇深,本文试从规模以下及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对“高估”的主要统计原因进行剖析。 规模以下工业主要分布在农村,具有涉及面广、分散、规模小、数量多且变化快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协调增长,已经成为社会焦点。以"十一五"期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和人均劳动者报酬两项指标为基础,分析研究初次收入分配中工业增加值分配格局变化及劳动者报酬变化情况,指出工业劳动者报酬比重偏低并呈下降趋势、人均劳动者报酬逐年提高但增幅低于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增长等,建议通过完善劳动报酬决定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等途径,促进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合理增加。  相似文献   

13.
鲍文前 《统计研究》2003,20(1):64-1
财政收入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收入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则是加强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调控的需要 ,也是评价财政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 ,我国对财政收入的统计分析主要基于预算收入法及其以其为基础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但是 ,就当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来看 ,仅仅依靠这种统计分析方法 ,不仅有失偏妥 ,也给各级财政工作带来了被动。这就需要在建立政府财政收入统计方法的基础上 ,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政府财政收入统计评价指标体系。要对现行财政收入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首要的前提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和SVAR模型,对比分析了两模型中财政收入再分配政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VAR模型中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负向影响,在SVAR模型中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正向影响,但在长期地区收入差距对政府支出的响应为负,即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会缓解地区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在两模型中,税收冲击对地区收入差距都具有长期效应,地区收入差距对税收的脉冲响应是都正向的,即减税的财政收入再分配收政策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长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良清 《统计研究》2004,21(12):13-5
一、基础教育经费总量偏低首先 ,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表 1)看 ,我国作为一个下中等收入国家 ,其水平虽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持平 ,但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 ,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正是我国政府所缺乏的。从表 2若干经济发达国家与中国的基础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相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这个比例是明显偏低的。表 1基础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比较 (2 0 0 2年 ) %基础教育支出 /财政总支出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0 82 8下中等收…  相似文献   

16.
王庆  杨移 《统计与决策》2016,(20):164-166
文章根据Sundrum提出的基尼系数分解公式计算我国1994-2014年的基尼系数并加以修正,从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税制结构与修正基尼系数间存在的实证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税制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应从个人所得税改革、完善企业所得税、调整消费税、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入手,发挥税制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8.
认真管理使用财政支农周转金□文/淮安市审计局陶庆伦财政支农周转金是农业资金投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据调查,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财政支农周转金管理使用不当的问题。一、财政每年安排的支农周转金比重逐年下降。根据调查,目前各级财政,特别是财政收入困难的县...  相似文献   

19.
余鹏 《贵州统计》2001,(6):29-32
四月份,我局组织力量对全县农经住房的粮食和收入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年年增长,但经济收入增长缓慢,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收入和畜牧业收入(以养猪为主)为信体,比重较高,而工副业收入服务业收入经重低,近年来,由于受价格偏低,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缓慢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更新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偏低,特别是近两年,这一问题已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重视。我们按市领导的指示对深圳市更新改造投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深圳市更新改造投资的现状规模及比重有了初步的认识。深圳市更新改造的投资规模与比重不大,这是深圳特定情况决定的,也是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