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时期山西公路建设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20、30年代,是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第一条新式公路长(沙)———潭(湘潭)公路1913年动工修建,20年代初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到1937年抗战前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9500公里。但是,因为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国内军阀混战,政策不统一,各地自然条件也不相同,公路建设出现了不同的特点。山西公路的早期建设经验,可以给当前的公路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林业是广义农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业生产对于发展农业(种植业)、牧业、副业、渔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重要作用。从生态学的意义上看,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具有保护和改善农业、牧业、渔业生产环境的巨大作用。没有完整的森  相似文献   

3.
纵观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不难看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路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各类城市均面临着重建、改造、扩展和再规划,而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因此,制定和规划新时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广西农村商店放贷主要有现金放贷、赊销、典当等方式。和其他民间借贷方式相比较,商店放贷利率较高,债户还债方式受市场影响,债户赊借时间不确定但还贷时间确定。商店放贷是高利贷与商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它直接导致了农民深受沉重经济掠夺并为商业资本所控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民国时期广西的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比例和构成等方面的分析,对当时广西民众的粮食消费和生活状况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荆蕙兰  梁俊 《北方论丛》2007,3(3):91-9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中国乡村严重的危机,首先由民间力量发起了一场以救济乡村为直接目标的乡村建设运动,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这一建设过程一直持续到抗战时期,平教会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将平教会放到整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中进行考察,可以探析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利用各种有利的社会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实验区、乡村建设运动和南京民国政府等方面起到了桥梁、示范、推动和辅助的作用。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平教会是无法实现其参与乡村建设最终目的的。  相似文献   

7.
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大华 《中州学刊》2002,1(5):118-123
与晚清时期比较 ,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 ,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内容丰富 ,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 ,如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心理学、地理学、史学、文学、美学、语言、文字、艺术、科技、医学、教育 ,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潮、学说、观念都先后传入到了中国 ;二是主体的变化 ,回国留学生取代传教士和开明士大夫“扮演了‘盗火者’的角色” ,成为传播西学的主体 ;三是途径的多样性 ,除翻译西书外 ,著述介绍、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也是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是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新桂系在这个时期推行“四大建设”之一。从三十年代初开始,新桂第为维护其在广西“独树一帜”的政治局面,励精图治,进行“四大建设”,在当时颇引人注目,招致不少名流学者来广西参观考察。本文拟对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活动作一初步探讨,以总结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柴荣 《河北学刊》2007,27(1):210-213
民国时期的民法思想是中国近现代民法思想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对民国时期的民法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体现了世界民法社会本位的新思潮;其继承清末变法修律的传统,凸显了西方民法理念与中国传统民事习惯进一步磨合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邮购研究,是学术界的缺失所在.图书邮购的从业机构很多,如出版社、书报社、图书馆、报馆以及政府部门等.对于图书邮购业务,相关机构制订有详细的规则;其服务范围包括国内、国外,农村、城市,解放区、国统区等,十分广泛;并有相关的专业机构,制订有详细的优惠措施;其中,邮寄注意事项是所有规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邮购图书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而且多集中在邮递环节,这与当时的动荡环境有关.现网购发展迅猛,虽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民国时期图书邮购中产生的问题颇多相似,可以从中借鉴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广西高等教育出现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1937年以前的广西高等教育开始起步,但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而在1937年以后,无论是高校数量与办学规模,还是学科层次与办学声誉,广西高等教育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新进展.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反映了新桂系统治以来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则与抗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对发展后方各省高等教育的大力扶持,以及学人的大规模内移有着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 ,江苏义务教育在抗战前总体上缓慢向前发展。抗战爆发后 ,受连连战祸影响而不振。尽管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时 ,集中多方办学力量 ,尽力利用社会资源 ,多头推进 ,灵活变通 ,但仍是低水平的义务教育。而影响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则是人力与财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乃良 《学术论坛》2001,(2):105-108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时,广西仍未受太大的冲击.民国以后,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增多,自然经济才逐步解体,但这种解体是不平衡、不彻底的.研究广西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及其不彻底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李俊 《兰州学刊》2014,(7):18-23
民国时期,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予以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统一了水政,颁布了《水利法》,制定了抗战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方针、纲领和战后发展计划,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拨款,对农田水利事业予以扶持,新建、改建、扩建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增加了灌溉面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益,为抗战提供了军需民食,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农田水利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广西以山多著称,自古交通闭塞,远途运输,主要靠水路。公路、铁路的酝酿建设,是清末和民国时期才开始的。这里仅就广西铁路的酝酿和建筑情况作一简述。一、早期建筑铁路的酝酿和勘测设计 1883至1885年发生的中法战争,是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越南进而侵略中国引起的。在战争过程中,中国军队有胜有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怯懦,法国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于1885年6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规定在云南、广西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殖民者为了把侵略魔爪伸入中国内陆,于1887年6月26日又强迫清政府在北京订签了《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其附章第五款称:“越南铁路或已成者,或日后添设者,彼此议定可由两国酌商妥订办法接至中国境内”(《交通史路政编》)下册,广西资料辑要第1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就总体而言,教育水平仍然偏低,且存在诸多问题。应转变农村教育观念,落实“普九”攻坚计划,落实有关农村教育的各项政策,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建设是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广西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旱涝灾害诱发的生态灾变、产业转移出现的污染转嫁、石漠化蔓延、矿山生态环境恶化、沿海生态失调、物种入侵等。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口素质、建构防灾减灾体系、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发展清洁能源、致力于生态恢复等。  相似文献   

18.
电力是重要的能源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梳理清末民国时期电力的发展轨迹,它是推动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具体而言,这时期电力保障所取得的成效日渐显著。一是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电力保障的制度化建设得以逐步完善。二是在电网建设上实现从区域分布不均衡逐渐朝趋于均衡、覆盖面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三是在经营格局上实现从外资主导向自主经营、从民营渐次向国营发展的转变。进而言之,探讨电力保障问题是从一个视角观察近代中国能源经济发展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探讨广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基本特点 ,提出发展广西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和注意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广东由于独特的地理、经济、政治环境,童子军的发展也是同中有异,从广东童子军的活动、组织管理、影响等方面来探析民国时期广东童子军的发展,可以给今天的青少年教育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