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姚颖 《学术论坛》2008,31(1):66-68
苏联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编纂与考据已成为历史,但这一工作并未终结,其成果为世界各国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学者所重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者仍在继续这一努力.探究苏联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编纂与考据问题,应从其准备工作开始,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与历史考证版的编纂历程,兼论苏联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考据成果,从中探索有益于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编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
维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重要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国务活动家.他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采取措施加速了俄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领导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并积极参与远东外交决策.俄罗斯学界非常重视维特的研究,在帝俄时期、苏联时期和当代俄罗斯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涉及其生平活动、发展工业和社会经济政治改革、外交政策及回忆录等各个方面,并且正在不断走向深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3.
维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重要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国务活动家.他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采取措施加速了俄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领导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并积极参与远东外交决策.俄罗斯学界非常重视维特的研究,在帝俄时期、苏联时期和当代俄罗斯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涉及其生平活动、发展工业和社会经济政治改革、外交政策及回忆录等各个方面,并且正在不断走向深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4.
刘爽 《北方论丛》2004,(6):69-7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史学经历了从危机迷惘到理性反思的转折,其中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引人注目.当代俄罗斯的社会史研究既是对俄传统史学和苏联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学家面对俄罗斯社会转型艰难性与复杂性的深刻的历史思考.在社会史研究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俄罗斯学者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批判地吸收现代西方史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为建构具有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的新史学而努力.当代俄罗斯社会史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俄罗斯史学融入世界史学的主潮,对于从历史和文化层面探索俄罗斯复兴的道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历史现象出现的"文化竞争力"由来已久,学者们对此有过诸多的描述和理论研究.本文从研究脉络上对文化竞争力研究进行了梳理,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四种典型的理论研究视角,并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二十年,俄罗斯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并没有销声匿迹.相反,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总结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结研究队伍,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研究.二十年来,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获得了两个重大的理论业绩:一是完成了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重建;二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成果.当前,活跃在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舞台上的三大派别: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派、反思派和创新派,正在依托不同的研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理论研究,将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稳定、健康的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7.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由苏联学者首次提出的 ,曾在苏中民族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本文运用这一理论把中俄两国境内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从事的传统经济进行划分 ,认为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即沿江沿海渔业类型、原始森林狩猎类型、森林苔原养鹿类型、平原地区农耕类型 ,并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朝和元朝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远.近现代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较大,已深入到中国东北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苏联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深远.当代中国及中国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应当加强.  相似文献   

9.
人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罗斯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与我国人的问题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理论性质、实现路径、历史命运的不同.这些差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充分体现.通过对比两国人的问题的不同,有助于我们揭示苏联解体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有助于我们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形成的历史,也是社会文化由分裂而融汇—独尊的历史。因此,当宋儒融儒、释、道于一炉,以理学一统天下时,很容易被后人看成是儒家学说在文化整合中的胜利和传统文化整合的最后完成;当清末以来西方文化的传播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展在中国受到阻碍时,激进的思想家们大多把对现代化的强烈愿望,寄寓于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整合性和儒家文化专制的痛加鞭笞及对多元文化的热切呼唤中。而稳健一些的学者,则刻意强调儒家学  相似文献   

11.
李侠 《齐鲁学刊》2004,10(5):71-75
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出现断裂的历史来看,在当代要解决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之间的整合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即确定整合的共同目标以及理念。文化整合的目的是处理人类当前面临的风险与危险;文化整合的基础是价值。只有基于这种考虑,两种文化才能实现由断裂到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是影响当代东南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把1945~2005年的东南亚文化放在国际关系的背景下进行探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冷战时期东南亚文化发展的主要国际关系因素是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对抗、民族解放运动和独立的赢得、亚洲国家传统友谊的恢复和新关系的发展以及新独立国家对原宗主国及其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关系。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东南亚出现了越南式、菲律宾式、泰国式、缅甸式、新加坡式以及印尼式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冷战后东南亚文化在新的国际关系下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东南亚各国在努力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出了并在积极推进东盟区域文化的一体化,但东南亚区域文化尚在形成中;在更开放的环境下,东南亚文化更多地受到更多的外来影响,但由于国情的不同,东南亚各国受外来影响的方向和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些都将使东南亚文化在一体化有所发展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情景。这两种趋势并存反过来也将影响东南亚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针对当代"世情"与现实"国情"而提出的、中国化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与管理学界对企业绩效差异成因的认识主要可概括为两大流派: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外生论和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内生论。其中,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内生论又可以分为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契约论和企业绩效差异成因能力论。作者在对这两大流派进行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契约论和企业绩效差异成因能力论相融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模型构建,得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及其集成才是企业绩效差异的最根本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模式建构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在校企之间建立长效的合作实训教学机制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现行模式运行不畅的症结何在,本文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提出"能力构建、校企共赢、高效融合"模式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陈春明 《北方论丛》2003,(6):115-117
企业再造工程是对前人关于流程管理思想、组织管理思想以及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管理理论的一种集成,并把企业流程作为集成平台。从现代组织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对企业再造工程进行的剖析,有助于我们研究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鉴于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成就和特色、误解及欠缺,拟以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大激荡为背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为此,应以充分认知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为前提和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据、文化前提、文化挑战等问题为研究对象和目的,以广泛借鉴、使用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特色,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支撑,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置于近百年来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继承与整合、创新与变迁的发展过程中去理解,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去审视。  相似文献   

18.
新制度主义是在对行为主义理论方法加以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将制度引入政治学研究的。新制度主义中的诸流派在制度内涵、研究层面、研究角度和对本体论的认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三个主要流派从不同研究维度入手,揭示人类行为及其与制度间的互动关系,在对政治现象的解释上各有特色。这三个流派在发展中既有所不同,又显现出融合的趋势,使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拓宽,从而推动了政治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而是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一体化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成熟发展的标志.澄清理论界长期熟知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加贴近马克思的自身发展逻辑,恢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本来面目.按照马克思的逻辑解读马克思,它的理论价值在于澄明:社会主义不是在既定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而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同步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指明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则从基本原理和内容上对这一趋势、必然性作了深刻的展开.  相似文献   

20.
后殖民译论突破了传统的纯语言转换之文本中心主义,更加关注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隐匿在译本背后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不对称的权力差异成为后殖民译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在数量、写作和文本选择等方面影响着后殖民文本的翻译。基于此,在历史与比较的分析方法上,强势文化殖民化过程中应以归化为主,弱势文化解殖民化过程中应以异化为主,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对话中应采取杂合策略,汲取其他文化的长处,不断提高本族文化机体的适应性,对本族文本翻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