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鹦鹉和老鹰     
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屋里住着一个猎人,猎人养了一只老鹰,帮助他狩猎;他也养了只鹦鹉,他教会了鹦鹉说话。闲暇时,猎人也喜欢逗弄鹦鹉,消磨时间。春季某天,猎人去山下小镇赶集,他把腌渍好的猎物肉品准备好,打算换一些生活必需品。猎人高高兴兴地带着老鹰和鹦鹉去集市。可是由于匆忙  相似文献   

2.
鹦鹉和老鹰     
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屋里住了一个猎人。猎人养了一只老鹰,帮助他狩猎;也养了只鹦鹉,还教会鹦鹉说话。闲暇时,猎人也喜欢逗弄鹦鹉,消磨时间。春季某天山下小镇赶集,猎人把腌渍好的猎物肉品准备好,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同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猎人到山上打猎,发现了一只幼狼,他弯弓搭箭,一箭射中幼狼的腹部。猎人一阵惊喜,正准备去捡猎物,却发生一件他意想不到的事:一头母狼嚎叫着奔向幼狼,把幼狼护在身后,用一双令人胆寒的眼睛盯着猎人。猎人搭上一支箭,瞄准,母狼仍然一动不动地盯着猎人,丝毫没有躲避的意思。猎  相似文献   

4.
有一群鹌鹑在草地上觅食。猎人过来了,他很麻利地用网捕获了鹌鹑。他把鹌鹑装入笼中。猎人往笼里伸出手臂,摸了摸鹌鹑,皱起眉头,说道:“太瘦了!”于是他就给鹌鹑撒了些谷物。这些鹌鹑见状,立刻围上去,不顾一切地啄食。只有一只站在角落里的鹌鹑不为所动,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天空,它好像仅仅依靠天空和阳光就可以存活。猎人每天要巡视一遍,他依  相似文献   

5.
菜鸟打猎     
一个菜鸟猎人出去打猎,总是打不到猎物,而一个老猎人总能打到熊,他就请教老猎人,被告知“你先要找到一个山洞,然后对着山洞‘嗷嗷’叫两声,你会听到熊也会嗷嗷叫两声,然后你就对着山洞开枪,进去把熊拉出来就可以了。”若干天后,老猎人在医院碰到了菜鸟猎人,菜  相似文献   

6.
山兰酒,素有黎家美酒之称,是用黎家特有的山兰糯酿制的酒。它芳香扑鼻,甘甜清醇,闻之欲醉,是黎家待客的上品。黎族作家龙敏,捧献给读者的短篇小说,就象这黎家的山兰酒一样,令人陶醉,给人以美的享受。一、用猎人的眼睛观察与反映生活黎家人习惯于把猎手赞誉为标准的男性和“运气”的象征,而把那些嗅觉灵敏,目光锐利的人称誉为“猎人的眼睛”。如果用“猎人的眼睛”来称誉龙敏,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正是由于他有一双“猎人的眼睛”,所以他能够在黎族人民的平凡生活中,猎取具有民族色彩的生活浪花,而且总是从这些细小的生活浪花中,折射出时代的信息,表现出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1,(6):54-54
俄罗斯一位猎人外出猎狐,这位倒霉的猎人远远打了狐狸一枪后,就冲上前去,想用枪托把它解决掉。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狐狸激烈反抗,和猎人扭打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凸凹 《可乐》2011,(3):46-46
作为猎人的父亲,猎获了很多猎物。但是,多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尚未找到能够说服自己的价值证明,猎人的身份是可疑的。譬如他打松鼠。因为松鼠啮啃人类的干果,被列入"四害"行列,每打一只松鼠,村里给记两分半的工分,只要把松鼠尾巴交到队里,证明一下即可。他每天都要打十几只松鼠,业绩可观,但依然找不到昂扬立身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论文章结构分析的能动性和为动性马文玉在语法结构分析中,存在着一个能动性和为动性的问题。如“咬死了猎人的狗”,这个短语如果把它当作偏正结构来分析,即(咬死了猎人的)狗,被咬死的是一猎人”;而把它当作动实结构来分析,即咬(死了)猎人的狗,则被咬死的“狗”...  相似文献   

10.
猎人捕麋鹿     
李雪峰 《可乐》2010,(11):47-47
一个猎人打算到草原上捕麋鹿。他扛着猎枪,找了很久,终于发现一只膘肥体壮的麋鹿。猎人十分高兴,悄悄伏下来,准备靠近后再开枪。  相似文献   

11.
猎人的教训     
一个年老的猎人带着一个年轻的猎人去打猎,不料这个年轻猎人不慎掉进了一个枯井里,摔断了双腿。老猎人束手无策,只好对枯井里的年轻猎人喊:“你等着,我去找根绳索把你拉上来。”说完,便赶快四处寻找。摔伤的年轻猎人等了一会儿不见  相似文献   

12.
一、时间从这里诞生福克纳是一个打猎的好手,他在一系列美国南方狩猎小说中准确地表现了一个富有经验的猎人对自然的种种感觉和印象。福克纳当然不仅是一个打猎好手,他在他的大自然中、狩猎经验中悟出了猎人未曾悟出的真理,索回了历史未能索回的美。这一点,在《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新村鱼乐池     
我家住在黄岩新村,我最喜欢家旁边的新村鱼乐池。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新村鱼乐池游玩。在池子中间,我看到了一个顽皮的石雕小男孩。他身穿红背心,背着一顶大草帽,稳稳地站在一朵翻滚的浪花上。小男孩回首遥望,眼睛盯着远方看。他的手中抱着一条肥大的鲤鱼。他好像正咧开嘴,笑着说:“你们也来和鱼儿们做朋友吧!”那条鲤鱼有小男孩半个人那么高。它的颜色鲜红鲜红的,披着密密的一层层的鳞片,像披上了一层盔甲,真神气!鲤鱼的尾巴向右翘起,好像要逃走,嘴巴朝着天空,张得大大的。水花从鲤鱼嘴里喷出来,像是鲤鱼在向它的伙伴发暗号,示意它们来救自己…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年鱼     
青秋 《社区》2009,(11):62-62
腊月二十八这天早上.他刚刚起床.老婆就让他出去给儿子买过年的鲤鱼。因为儿子从小就很爱吃鲤鱼,何况儿子今年考试考了满分,更要奖励他一番。但他连着转了好多地方,就是没有买到鲤鱼。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05,(10)
巧拔鸭毛。在宰杀鸭时,先给鸭子灌一小汤匙酒,拔毛时能又快又干净。巧止手痒。剥芋艿后,手皮如发痒,只要把手放在火上烤一烤,即可止痒。巧去鲤鱼腥。剖鲤鱼时,把鲤鱼背上两条白筋抽掉,烧出来的鲤鱼就没有腥味了。  相似文献   

16.
老虎一家     
在神秘的森林深处,住着老虎一家。它们的生活过得幸福美好。虎爸虎妈相亲相爱,虎兄虎弟手足情深。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一群猎人来到了森林里,他们四处追杀野生动物。有一次,猎人发现了老虎一家,于是,猎人们开始追踪,虎爸发现了猎人,急忙让虎妈带着孩子快跑,自己跳向灌(guàn)木丛中,猎人见“煮熟的鸭子”飞了,赶紧去追虎爸,虎爸因为精力旺盛所以总是左跳右跳,神出鬼没。猎人总是捉不着它。可是,虎爸一不小心掉进了陷阱里,被“捉拿归案”。“快点说出你的妻子在哪儿?否则我就杀了你。”猎人大声说。虎爸虎视眈(dān)眈地瞪着猎人,坚强…  相似文献   

17.
动物识数     
在凤头麦鸡前放三个小盘,一盘里放一条小虫,一盘里放两条,一盘里放三条。它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三条的,从不先吃一条的,这说明凤头麦鸡知道“2”比“1”多,但它只能数到“2”。乌鸦看见拿枪的猎人,就躲到大树顶上不飞下来。四个猎人当着乌鸦的面进入草棚。走掉一个猎人,乌鸦不飞下来;走掉两个猎人,乌鸦也不飞下来;可是走掉三个猎人后,乌鸦以为猎人全走了,就飞了下来。这说明乌鸦比凤头麦鸡聪明,它能数到“3”。在鸽子面前放四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分别画上一粒、两粒、三粒和四粒食物。鸽子总是先走到画有四粒食物的盒子前就食,可见鸽子能…  相似文献   

18.
幽默     
《老友》2003,(9)
世界各国最佳笑话(一)美国最佳笑话:——两个来自新泽西的猎人在森林中打猎。一个人突然倒在了地上,翻起白眼儿,停止了呼吸。同伴看到这种情况,拿起手机,给急救中心打电话。他惊慌地对值班员叫道:"我的朋友死了!我怎么办?"值班员温和地说:"不用紧张,别着急,我来帮助您。可是您得让我们相信,他确确实实死了。"一片寂静……接着传来一声枪响。猎人又拿起电话,说:"好了,接下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正>生长在北极圈附近的猎人靠猎杀动物为生,动物的肉用来充饥,皮毛卖给远道而来的商人。对于猎人来说,猎杀北极熊之类的大动物不是一件易事,身子笨拙的猎人甚至可能搭上自家性命。但猎杀貂的风险就小多了,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轻松,虽然貂的肉很少,但貂皮却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猎杀貂的过程十分"残忍"。美国一位摄影记者曾经记录了猎人捕貂的过程。夜幕降临时,猎人穿上厚厚的棉衣出发,到貂类经常出没的地方躺下,假装快要冻死的样子。貂生性慈  相似文献   

20.
婷婷 《山西老年》2013,(3):23-23
毛泽东终生都爱吃鱼。在井冈山,警卫员和勤务员不是下田摸田螺、就是下溪捉鱼虾,使毛泽东在极艰苦的条件下,能尝到荤腥。当时他爱吃鲤鱼,在陕北杨家沟时,卫士们常去附近河沟里捉鲤鱼。有一次,远在河东的贺龙还专门为他捎来几条大鲤鱼。抗战初期,刚刚学医毕业的朱仲丽(王稼祥夫人)要去延安,临行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