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9):117-121
后殖民国家在取得政权独立以后,却依然面临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要争夺历史书写权。后殖民国家在争夺历史书写权方面,要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超越解构主义的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政快递] 2009年6月8日,江苏省民政厅、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扶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意见>(苏民福[2009]2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江苏区域内的社会福利企业如何扶持,如何稳定和扩大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集中就业制定了具体的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3.
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思想富有创见,研究涉及面广泛.本文通过分析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一书,一来介绍他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二来阐释翻译不单指语言文字著述在不同语种间的传播和流布,更重要的是包括著述在内的诸种思想、观念、礼俗和制度等通过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认识、选择、重组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不自觉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是一部女性主题的小说.小说表现了女性(尤其第三世界女性)在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三种生存状态.女性要走出这三种悲惨境地,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自身的问题、与异性的关系问题、与同性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女性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生存状况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奈保尔对当今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诗经>三<颂>的主旨是颂人而非颂神,颂时王而非颂前王,颂"今"而非颂"古".<颂>诗的根本性质是颂美时王之盛德、成功并以之告神.<周颂>31首诗只有4首可视为颂神,余皆主颂人.<商颂>作于殷商后期,亦以颂时王之成功以告神为主旨.<鲁颂>纯颂时王,无告神之意.从所颂对象的性质是神灵还是时王这方面考查,<诗经>三<颂>的主旨是相同的.这一结论是阐释、研究<颂>诗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揭示了<颂>诗的本相,揭示了<颂>诗的创作特征和规律,澄清了前人关于<颂>诗的误解,亦有助于确定争论已久的部分诗篇的作时.  相似文献   

6.
李之美 《浙江学刊》2012,(5):198-202
话语权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因此,在传播实践中,各利益集团对于话语权的争夺从来未曾停止。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公众话语权逐渐展露出来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以典型案例分析不同的新媒介形态下话语权的特征,总结新媒介对于公众话语权变化的意义并指出其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对发展低碳经济充满着各种美好设想的同时,还要看到,低碳经济的发展还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科学话语权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主要涉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立论基础的科学争论;当前经济制度乃至社会制度难以胜任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新旧国际秩序的争夺会愈演愈烈,国际合作将会更加脆弱。尽管如此,从我国的现实出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唯一出路。对此,要认清发达国家倡导的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对发展权的争夺;要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和调整能源结构;要从全球气候的科学研究、自身权利的伸张、碳交易规则的制定上,特别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上逐步构建中国的话语权和领导理念。  相似文献   

8.
杨玲 《社科纵横》2008,23(6):94-96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深受<楚辞>影响,他对<楚辞>的接受是全方位的.文章以柳宗元<设渔者对智伯问>、<江雪>、<渔翁>三篇诗文中的渔父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证柳宗元接受<楚辞>的表现.同时,借对"渔父"这一文学意象产生和形成过程的探讨,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的形成呈链式结构,不同时代关键作家的作用恰似构成链条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于文秀 《求是学刊》2005,32(4):87-92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批评最突出特色是理论与方法上的异质性特征和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是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她通过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后殖民的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使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荷马史诗>反映了荷马时期希腊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文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历史观、道德观和宗教观.而在古奥运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荷马史诗>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功能.通过对<荷马史诗>的历史考察,认为荷马时期的体育是规则的争斗、英雄生命的表达、高贵的象征,从而揭示<荷马史诗>对古奥运会思想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诗纬>是形成于汉代的纬书的一种,与<诗经>相配.<诗纬>中对诗的性质的认识"天地之心",对<大明>、<四牡>等提出的"四始"、"五际"说,以及对<诗经>中的篇义、诗句的揭示、阐释和引用等,都表现出纬学的特点.<诗纬>对<诗经>的阐释,既是纬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对汉魏六朝的文论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顾炎武关于<春秋>经传的研究,无论是对<春秋>之义考释,还是对<春秋>三传的论证,以及对杜<注>的补正,均集中地反映了他求实征验的治学风格与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而他的<春秋>经传考证的学术方法,则开启了乾嘉考据学.他的以<春秋>经传考证为代表的经学成就,开创了清代新经学.他的治学主张、方法及成就,共同形成一代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13.
<大明律>于高丽末期传入朝鲜半岛后,虽引起了朝鲜王朝统治者的高度关注,但从洪武二十五年至景泰六年,<大明律>一直与唐律、元律混同使用,造成了朝鲜王朝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混乱局面.世祖国王即位后,对法律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了"用律,用<大明律>"的用律思想,确立了<大明律>在朝鲜王朝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历代沿袭不替.专一使用<大明律>是朝鲜王朝之意愿,非中国之强令.长期专一和自觉自愿地使用<大明律>,为嘉靖时期形成的中朝政治一体化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艾儒略、卫匡国等人,刻苦学习中文汉语,攻读<四书>、<五经>,在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熏陶下,用中文撰写了<交友论>和<逑友篇>,阐明了怎样交友、如何做人?把中国的儒家学说和西方的名人哲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综合,把友谊和至善至爱提到人类社会相互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地位.<交友论>和<逑友篇>不但为中西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而且它也是17世纪中叶中西友好关系的见证.  相似文献   

15.
<尚书>叙事富于神话的想象和幻想,保留了大量上古原始神话的片段,尤其是<虞夏书>,更可以看作是历史化了的我国上古神话与传说的汇集.其中,有关虞舜的神话和有关鲧禹治水的神话构成了<虞夏书>的核心部分.这些神话内容使<尚书>在历史叙事之外,更增添了由想象与幻想等虚构叙事所带来的形象性,使故事情节更为曲折复杂、绚丽多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生动.本文以<尚书>的虞舜神话为研究对象,追溯并分析该神话的原型意义,以期说明神话内容对<尚书>叙事文学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立春 《学术交流》2008,11(4):150-152
凌叔华崛起并成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当时的冰心、庐隐等齐名.她以准确描写社会转型期中国女性的生存处境和心路历程而赢得美誉.30年代她又作<女人>和<小哥儿俩>两本小说集,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描写的新女性更是引起了无数研究者的探讨.从这些新女性的命运角度探寻,我们把她们分成两类:争取独立的新女性和复归故道的新女性.在这些新女性身上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又体现了女性争取独立话语权过程的艰难性.与同时代的女作家相比,凌叔华关于女性的创作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她的创作体现了五四以来对"女性解放"问题思考的延续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代文学史并没有给其公正的评价.今天,我们重新研究其小说,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一直是日本国的优先战略.自从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日本极为重视的领域之一.1969年,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70年代末,又相继制定了<职业安定法>和<雇佣对策法>.1985年,又对<职业训练法>进行了较大修改,并更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这些法律使日本的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有序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焦继顺 《学术交流》2008,(4):137-139
<河伯>是<楚辞·九歌>中的一篇,它以河伯的爱情生活为主题,描写了河伯和心爱的女神嬉水的欢乐.但就是这首诗却因为与中国传统礼制"祭不越望"原则不符,在文学史上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通过对历代<楚辞>研究者的观点的分析,结合考古发现与上古礼仪制度的相关材料,笔者得出的结论是:<九歌>是国家祀典,其性质是屈原根据楚国国家祭典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组祭歌,<河伯>一篇也是根据国家需要才产生的."祭不越望"原则,对<河伯>乃至<九歌>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9.
郑玄的诗教思想受孟子影响最深的是"以意逆志"法与以史说<诗>.他在笺<诗>的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孟子诗教思想的精髓.孟子认为<诗经>是西周王道教化的产物,可以用<诗>来证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理想王道时代.郑玄接受孟子以史说诗的方法,于<毛诗传笺>中在<诗序>和<毛传>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了成体系的"正变"说以史释诗.郑玄也继承了孟子"以意逆志"的理论,并加入了他自己的创新,将孟子的"以意逆志"法上升为以"美刺"释<诗>.他将<诗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置于解诗的过程之中,从而推求和诠释诗人之志,赋予"以意逆志"更为深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周代典乐制度演诗辅政,综合演诗流程是对周代宗法统治秩序的艺术化展演,是对伦理政治内涵的艺术表述,又是诗乐政治教化的流程,<诗>成为承载周礼政治的重要媒介,这决定了<诗>在结集过程中合典乐之需是关键,<颂>、<大雅>为天子乐,<颂>典于祭祀,<大雅>歌于飨燕,二者在演诗活动中不同的政治使命形成不同的典乐表现风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以为<颂>与<大雅>的表现风格有"平德"与"盛德"之别,是对<颂>与<大雅>的典乐政治意蕴与艺术风貌的特征性总结,充分证实了周代典乐制度是以多样化的演诗形式为天子至尊的宗法政治建构多层面的政治保障机制以及思想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