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中股市的波动性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文章运用ARCH类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上证指数进行分时段拟合分析,发现改革前的市场有更大的波动性并存在反向杠杆效应,且不及股改后的市场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的顺利接近尾声,股改对股市的影响日益显现出来.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50家股改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和Comlsh-Fisher方法计算出每只股票股改前后的市场风险价值(VaR),然后用曼-惠特尼(Mann-Whitney)检验和平方秩检验两种非参数方法对股改前后的VaR值进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发现,股改后的VaR值不但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其波动性也变大了.  相似文献   

3.
谢志斌  杨栋 《统计与决策》2007,(12):114-115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改革前、后股票收益率的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对价方案对股票收益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项重大的制度性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为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以2006年底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改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股市非市场化特点与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等问题,在股票市场价格严重失真情况下,运用非参数核估计方法,拟合了股市的理论收益率指标,通过对比股市实际收益率指标显著性偏离关系,提出了中国股市风险理论的独特含义与计量方法。实证显示:非参数核估计能够很好估计股市理论收益率指标,准确地计量中国股市风险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经过前后两批共45家上市公司的试点以后,我 国的股权分置改革现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随着股权 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市场各方普遍形成一种共 识:对价问题已经成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人 们关注一家公司的股改,往往首先关心公司所推出的 对价方案。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阶段G股板块的市 场走势分析,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从 而指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持续下挫,导致股市受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长期分置状态,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2005年4月29日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堪称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改革,改革牵涉面之广、难度之大、非议之多、交易费用之巨均是史无前例的。那么这场旨在解决股市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的改革对于中国股市的股价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拟对我国两大股市已经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个股在改革进程的股价反应问题进行研究,考察股价对改革的反应,以期较为…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文章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6批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和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后的股票流动性溢价现象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前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流动性溢价都存在,也就是具有稳定性,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预期收益与换手率的负效应减弱,说明流动性的强弱与流动性溢价有密切的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FIGARCH和FIEGARCH建模国内股市波动的长记忆特性,深入分析波动影响因素。对上证综指日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和GARCH、EGARCH模型相比较,FIGARCH和FIEGARCH模型更好地描述了股市波动的长程相关特征,探索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证券市场试行做空机制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而"做空机制"的推出,必将降低我国股市的投机性和波动性,强化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鉴于此,本文拟就做空机制的引入将对收益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理论和计算方法上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融资方式和融资行为决策的变化,研完发现对于兼具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条件上市公司来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有所下降,而且非国有控股类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程度下降更大;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后,兼具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即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得到增强,而且非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要高于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获取利益的“隧道效应”是否减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是否加强,现金股利政策是否降低了代理成本。文章选取两类公司作为样本,一类是2008和2009年沪深两市股改对价的非流通股全部解禁流通的公司,第二类是股改后全流通首发的上市公司,选取2008和2009两年的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通过实证得出:体现股东构成变量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运用小波多分辨率方法,通过对两个时期日对数收益率数据的分析,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间的联动效应明显增强,两者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长期趋势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加强,说明中国内地股市的有效性有所改善;短期波动能量有所下降,但不明显,表明市场运行格局在短期内还未有较大改变,需继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强化培育理性机构投资者,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与完善市场投资理念,推动市场向更成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ARMA-GJR-GARCH模型研究我国股市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并引入了沪、深两市收益率的时变性协方差,以及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上海股市过去2期的收益是深圳股市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然而深圳股市过去股市的信息不能提高上海股市收益的预测能力。文章还利用每天的最高价格最低价之差的自然对数所得序列作为波动率的代理变量,以及Diebold mariano检验,发现引入协方差和将两市联合研究的模型比未加协方差和单个研究的预测能力要强。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从而使其公司资本结构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和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这两类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提出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我国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股市收益率在不同时期内具有不同的均值、波动性和持续性等非线性特征,引入马尔可夫域变模型(MRSM)对上海股市收益率的均值与波动性的对应关系以及高、低收益率状态转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可夫域变模型与GARCH类模型相比较,显著地提高了对股票市场行为的描述能力。它不仅可以从动态角度明确刻画金融市场的“收益与风险”相对称的特征,而且可测定不同状态持续的可能性和由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文章比较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2006年至2008年的股权集中度、制衡度、企业绩效以及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研究发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股权因素已经逐步影响企业绩效,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股权越分散,股权制衡度越高,企业绩效越好;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股权因素的构成因子和它们的比重是不同的,因而对企业的绩效的影响也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8.
基于GARCH模型的QFII投资行为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尝试以QFII股权分置改革后各季度重仓股来构建QFII指数,用GARCH模型来对QFII指数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股改后在上证指数缓慢增长、迅猛增长、剧烈下跌和回暖调整四个市场阶段,QFII重仓股指数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在大盘大牛市和熊市阶段,QFII重仓股稳定性下降,说明QFII并没有始终遵循其价值投资的理念,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积极作用还不是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杨凌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3):86-89,106
由于经济混沌需要大样本、低噪声的时间序列,所以文章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上证指数日收盘价序列进行去噪处理,然后由去噪后的日收盘价序列计算出日收益率序列,姑且称其为去噪后的日收益率序列,并把它同未经过去噪处理得到的日收益率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较好地保留了序列自身固有的特性,只是剔除了由于日常细微波动产生的噪声,为有效地探测我国上海证券市场的混沌性打下了基础。最后分别计算去噪前后收益率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发现小波去噪并未改变上海证券市场的混沌性,但是去噪后的市场的复杂度要小于去噪前的市场的复杂度。所以进行混沌性探测的时候必须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尝试以QFII股权分置改革后各季度重仓股来构建QFII指数,用GARCH~来对QFII指数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股改后在上证指数缓慢增长、迅猛增长、剧烈下跌和回暖调整四个市场阶段,QFII重仓股指数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在大盘大牛市和熊市阶段,QFII重仓股稳定性下降,说明QFII并没有始终遵循其价值投资的理念,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积极作用还不是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