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广文 《学术研究》2001,26(8):39-44
面对刚刚到来的21世纪,人类有必要在文化实践层面进行更为自觉的反思与检讨,尤其是要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类主体实践的价值取向,从而在新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展示多重的文化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2.
周建波 《北方论丛》2013,(1):137-142
“关系本位”伦理的“意言行”错位思维结构,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暧昧性”的方式存在,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环境的特殊性,由此其情境生成机理可以表述为:基于跨文化、跨情境“关系”的差别与联系,建立信任关系和暧昧关系交叉相容的均衡结构,即适应暧昧关系文化的差别,缩小信任差别、链接信任相同,建立信任关系的共生结构,形成信誉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源,在主体集聚因素和环境集聚因素的耦合过程,实现普适性文明主体的优先嵌入和差同性文明系统的能动根植.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地区加强文化建设 ,自然要增添文化硬件设备 ,逐步完善文化设施。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民族地区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建起了乡村图书室、文化室、运动场、歌舞厅 ,不少地方还村村通广播 ,家家装上电视机。这些文化事业建设 ,为民族地区繁荣文化艺术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展健康的文化市场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它还只是文化建设的表层 ,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向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深层开掘 ,把大力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江总书记指示我们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  相似文献   

4.
环境伦理学从自然价值的确认,导出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尊重和责任,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从而对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作出理论论证。自然价值论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自然价值,主要是自然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自然价值评价,包括它的真理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实践评价和道德评价。保护和增殖自然价值,是自然保护的目标。环境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起支持作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内在动力,可以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领导,富有特色,以人为本,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起支持作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内在动力,可以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领导,富有特色,以人为本,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主题 ,但战争阴云并未消散 ,我国周边并不安宁。面对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化 ,国家安全问题被提到了新高度。现阶段 ,正确估价安全形势 ,提升我国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精神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张辉 《理论界》2010,(3):201-204
本文概述了21世纪初国际环境的特点,分析了这种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利弊影响,认为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是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从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因此,中央将这一时期确定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据是科学的、合理的。最后针对利弊共存的国际环境,从多边外交、大国外交、睦邻外交、经济外交、热点外交、军事外交、总体外交、情感外交等八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所应采取的具体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基于2003年全国城市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状况,发现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居住地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通过调查还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在整体上还是偏向物质主义和浅层次的,因此也是有待推进的。  相似文献   

10.
彭小明 《兰州学刊》2004,(1):189-190,200
随着改革的深入 ,现代化进程步子越迈越快。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也越显不足。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 ,我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必须更新 ,实现教育体制的转轨。 2 1世纪中国教育呈现六大走势 :封闭式教育走向开放性教育 ;划一性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 ;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一次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 ;重普通教育走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并举 ;重男性教育走向男女教育并重。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和谐思想源于“和合”精神。人与自然和谐是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发展模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与伦理观,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利益兼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诉求,有利于维系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摆脱人类的发展困境。但是,现在人的利益兼顾意识趋于弱化,为此要建立利益兼顾的他律机制,促使民众以利益共同体为基础进行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最终结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高价值。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哲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的自我实现”理论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是马克思人学观的核心构成.人的自我实现包括确立自我本质的起始阶段、人性的建构完善阶段以及最终人的完整化全面化阶段这三个持续辩证的过程.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构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与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5.
王毅 《学术探索》2012,(2):11-13
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化改革,促进和谐社会,就必须培养出和谐的个体,使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来看,和谐个体的内涵至少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自我和谐这三个方面。论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和谐个体的构成要素、辩证关系,并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蕴含了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命题: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运动;实现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由于这三大命题都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二者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填补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空隙。和谐社会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际操作意义,并且深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8.
小康社会不仅应该是一个富裕的社会,而且还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更应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发展战略必须从原来的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从原来的单纯经济增长转向综合的发展,并借助于持续的制度创新来缩小个体、群体或地区间的发展差异,让个人或群体的发展潜力得以基本乃至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19.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明确其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当前我国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环保意识欠缺和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所以,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的企业应做到自觉了解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应视道德为圭臬,重视环保事业,支持公益事业,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把握廉政文化内涵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廉政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道德性、政治性等内涵。应当准确把握其独特内涵,发挥其文化生态、精神土壤、价值导向和凝聚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