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永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6)
鲁迅在定居上海的最后十年中,对于复旦大学的爱国学生运动和进步师生曾寄予密切关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与一九二八年五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鲁迅不顾个人安危,曾两次前来复旦校园,作宣传革命思想的讲演。关于鲁迅第一次应邀前来复旦大学讲演一事,在一九二七年的《鲁迅日记》里有如下记载: 十月三十一日:夜陈望道君来,约往复旦大学讲演。十一月二日:午蔡毓聪、马凡鸟来,邀往复旦大学讲演,午后去讲一小时。 相似文献
2.
金生翠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17-19
鲁迅对民族苦难和前途的思索是在对本民族强烈的文化希冀中展开的。他企求以文化透视"铁屋",以文化助长人性,通过文化唤醒国人的魂灵。鲁迅的超前意识注定了他的孤独和不被理解,于是鲁迅便只能寻找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精神乐园",以慰藉他在群愁广众下的孤傲心灵。 相似文献
3.
徐若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朝花夕拾》是一部文情并茂的散文集,我们透过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在这组“回忆的记事”中,一方面猛烈地抨击现实,一方面也有意识地回顾了自己早年思想发展的进程。这是回顾,也是砥砺。鲁迅先生为投身于新的战斗而总结思想 相似文献
4.
江文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1,(4)
鲁迅先生一生在教育战线上奋战了二十,余年,自一九○九年从日本归国,在杭州浙江省两级师范任教起,到三十年代初,他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他以后虽然不在学校工作了,但也仍关心着教育事业。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辉楷模。 鲁迅先生对教育问题有不少的论述及精辟的见解,散见于他的许多文章中,拿《朝花夕拾》这本集子来说,就有许多文字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这些文字,对于 相似文献
5.
朱寿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在鲁迅早期的进化观念中,幼者本位思想占有相当的地位:用生物进化的观点去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便将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少年与老年的关系,由此得出了新陈代谢、新旧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结论,并确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为了人类“去上那发展的长途”,则必须尊崇“后起的生命”,挚爱年轻的一代,以幼者为本位。鲁迅的这一思想,不仅散见于他前期的杂文中间,而且在小说集《呐 相似文献
6.
韩日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鲁迅从科学救国到弃医学文,一直在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第三本小说集,从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三五年,先后经历了十三年的时间而写成。在他创作《故事新编》的漫长岁月里,正经历着世界观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这深刻的变化,自然会在作品里有所反映。 鲁迅在创作《故事新编》的第一篇《补天》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战士了。他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爱是炽热而深沉的,这种爱国主义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赋于新的内容,增添新的光彩。早在一九○三年,他在日本留学时期,就以激昂的笔调译述了古希腊斯巴达人民宁死不屈、英勇抗击波斯军的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 相似文献
7.
坂井建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5):6-13
鲁迅医学笔记中的解剖学笔记,有经过誊写的笔记和直接笔录的笔记。誊写过的笔记上,字迹工整大小均匀,记录的部分和画图的部分还分别使用不同的笔记本。笔录的笔记上,字的大小不均匀、比较零乱,这说明是在课堂上匆匆记下来的。但是,随着课程的进展,听课习惯了,笔记也逐渐记得工整起来了。敷波教授的解剖学课,其中解剖学总论和骨骼学笔记是誊写的,韧带学、感觉器官学和内脏学是笔录的。敷波教授的组织学课,开头的25%是誊写的,其余是笔录的。藤野教授的解剖学课,只有肌肉学笔记是誊写的,笔录的血管学、神经学和局部解剖学(2年级)笔记上,有藤野批改过的痕迹。鲁迅一开始誊写了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笔记,但解剖图画得不太准确。大约过了两个月左右,就不再誊写全都改为笔录,藤野由此开始批改一直持续到2年级。这个时期,笔记上的解剖图描绘得丰富多彩,又是一气呵成,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美感。由此可见,藤野教授把鲁迅叫去,开始给他批改笔记,这段轶闻趣事发生在入学后两个月左右,这与誊写笔记改为笔录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与《藤野先生》一文中的轶闻趣事相对应的内容,体现在鲁迅医学笔记之中。但时间和经过与鲁迅医学笔记有出入。后来,鲁迅根据他对几个事件的记忆,创作了这段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8.
黄旦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1):110-116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发展与新闻媒介职业化历程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言论、出版自由最初与报纸无干,后因报刊在政治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导致统治者的压制,于是,言论、出版自由的问题也就延伸到新闻自由;第二,大众化报纸产生后,经济独立带来角色变异,成为代表民意、监督政府的独立力量.新闻自由恰为免除政府对报纸的干涉提供了法律依据,于是,法律中所规定的个体言论、出版自由实际成了媒介--制度的自由;第三,媒介-制度新闻自由的现实,与法律规定的个体言论、出版自由不谐,法律界人士遂提出"第四权力"理论,试图重新界定新闻自由,并使之与原有的言论、出版自由相区分. 相似文献
9.
宋开金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58-62
金门闸是清代永定河治理的重要水利工程,它的兴废与清代永定河治理思想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金门闸从初建到重建,从引水闸到减水石坝,反映了清代永定河治理,在筑堤束水的前提下,由借清刷浑到分减水势的变化,这是由不同时期的河防形势决定的.同时,乾隆初年的复归故道之议反映了筑堤束水与不事堤防两种治水思想的矛盾,是清代治水者改变永定河治理困境的一次大胆尝试.而道光四年关于重修金门闸的争论,则反映了自乾隆三年金门闸重建以后,分减水势成为清代治理永定河的必然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从《鲁迅日记》看鲁迅与萧军王科,李绍华鲁迅为我国新文学事业培养了一代甚至几代的作家。现代著名作家萧军,便是“被这位伟大的人所哺育、教育……过的千百万文艺青年之一”。①《鲁迅日记》中有关与萧军交往的记载,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多达130... 相似文献
12.
在人文教育兴盛时期 ,强调理智的发展 ,大学教育表现为世俗化与民族化 ,形成了以造就“新人”为目的的教育思想。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科学教育的兴盛 ,人文教育开始衰落 ,大学教育演变成以培养实用人才和发展实用知识为目的。 2 0世纪中期开始 ,人文教育的复兴 ,使高等教育成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渗透 ,最终达到整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林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3)
一在鲁迅不少出色的短篇小说中,《孤独者》是很能够代表它们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的。它依旧是坚持着揭示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冷漠和麻木,使整个社会和人群都变成了无声的沙漠,多少人在这里默默地活着,默默地死去。这种对于整个封建制度的沉痛控 相似文献
14.
洪永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1913年和1958年南非妇女两次反通行证法斗争,是南非历史上两次规模最大的妇女抵抗运动,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它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作者在探讨南非妇女运动自身的特点后,指出:这两次妇女运动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妇女运动相比,不能称作“女权运动”。 相似文献
15.
林荣松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41-46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对中国人的鬼神信仰进行深入批判 ,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在小说中借鬼神信仰解剖民族灵魂 ,观照社会人生 ,构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1)
二次革命(1913)和护国战争(1915)期间,湖南均处于危急之中,湖南民众期盼德才兼备的蔡锷能回湘理政。面对家乡人民的期盼,蔡锷两次都作出了积极回应,表示愿意回乡督湘。但由于种种原因,两次都未能如愿。事虽未成,蔡锷的行为却表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强烈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7.
姜孔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4)
公元二○○年,曹操与袁绍进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战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这次战争中袁绍投入了十万大军,曹操却只有两万多人马,然而曹操战胜了袁绍,赢得了统一北方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儒法两家的一次政治大决战,这次战争使代表进步势力的曹魏 相似文献
18.
白雪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3-55
俄罗斯从最初弱小的莫斯科大公国发展到现今的庞然大物,是伴随着数不清的战火硝烟的,而在这些战争中,俄罗斯的军事作战样式也在不停地发生着改变,不断适应着新的世界政治变化和军事变革。1994年和1999年爆发的两次车臣战争让俄罗斯看到了自己军事上滞后,这使得俄罗斯决心改变自己的军事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鲁迅的代表作《故事新编》,根据其中的故事分析出鲁迅的传统的文化观、“看客主义”和“侠义精神”,这对于理解鲁迅的作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继敉平西川、浙西之后的两次兴兵成德,是建构元和政治规范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让宪宗重塑了皇权威信,同时也使得廷臣对河北藩镇的认知与想象逐渐从贞元时代的阴影中走出来,一种以中央为本位的文化自信得以重构与复归。及至唐廷诛杀吴元济,以维护皇权权威为核心、否定河朔故事为旨归的新的政治规范就已经制作完成。藩镇与中央之间的权力边线被再次界定,地方与中央的政治博弈则必须以此为参考系。此后,不仅长庆年间的收伏河朔可视为元和平藩的余烈,甚至敬宗以降唐廷放弃河北、控制其余的藩镇政策,都可以在元和政治规范的延长线上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