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瓯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百越族群的一支。近些年来,由于考古材料不断发现,人们对西瓯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关于西瓯的社会经济形态,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有的主张是奴隶制经济形态,有的主张是封建领主制度。我们认为,西瓯自商周时期原始社会逐步解体后即进入农村公社,到了春秋战国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秦始皇开发岭南,西瓯受到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强烈影响,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加快了封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七七○—二二一年),称为领主制的封建社会。秦汉以后(公元前二二一年后)为第二个阶段,是地主制的封建社会。从政治权力方面来看,前一个阶段是以地方分权为主的封建社会,政权操于各地领主之手。而地主所有制则与领主制不同,她是在中央集权制下通过官僚制度来统治农民的,这种官僚制度代替了封建领主和武士制度,但经济上还是地方分权的。换句话说,各个地区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名义上虽受命于中央,实际上自己可以作主。所谓“天高皇帝远”,就是指的这种现象。在这种地  相似文献   

3.
封建社会可以分为领主经济和地主经济两个阶段.中国封建社会历时比西欧长得多,因为中国的地主经济阶段比西欧长得多.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迟缓问题的实质.西欧进入地主经济阶段和在农村中产生资本主义是同时的.中国进入地主经济封建社会,是由于要突破农村公社--井田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因而以秦国的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天下为契机,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土地民得以买卖,变领主经济为地主经济,在政治上废封建、置郡县,变贵族政治为官僚政治.地主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及由其产生的三位一体公式、官僚政治及其支柱科举制度这一政治上层建筑、儒家学说这一思想上层建筑、被科举制度打乱的阶级关系,即四位一体公式等,使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得以延长,资本主义产生困难.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是云贵苗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宫 ,加强了统治 ,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 ,绝大多数地区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时期 ,大量汉族人民进入苗族地区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促进了苗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王莽建立的新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个怪胎;王莽的经济思想,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怪胎。怪胎自然是沒有生命力的,但对怪胎的研究,却不一定沒有科学价值;而且,对某些怪胎加以解剖并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说明,还往往不是容易的事情。本文正是从这种见地出发,试图对王莽的经济思想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奴隶主复辟势力和地主阶级之间进行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持续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秦始皇建立统一集权的封建国家,曾经给奴隶主复辟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但到西汉时代,这种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仍在激烈地进行着。这是因为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封建地主阶级不可能彻底消灭旧制度的残余,所以在封建社会中残存着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特别是在工商业中,还大量使用奴隶劳动。作为“富商大贾”的工商奴隶主,在经济上拥有相当大的力量。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新老奴隶主的复辟活动,而地主阶级为了巩固新制度也就必然要进行反复辟的斗争。西汉时期的工商奴隶主,很多是战国时大工商奴隶主的后代。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用铁冶富”的赵人卓氏,“富埒卓氏”的山东人程郑,以及梁人孔氏、鲁人曹邴氏、邯郸人郭纵等,都是战国著名的盐铁商人。他们一个个使用奴隶劳动,获取厚利,“富至巨  相似文献   

7.
我国封建社会在春秋战国之交,产生了由封建领主制经济向封建地主制经济的转变。这种经济制度转变的基本点,在于土地制度的改变,以及由此必然引起的剥削形式和剥削关系的改变。从此,以土地自由买卖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地主制经济土  相似文献   

8.
王莽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汉王朝风雨飘摇、行将崩溃的时期.王莽目睹社会的腐朽衰败,从他年青的时候起,便有志于振兴社会.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特别是在西汉末年那样的特定环境里,如何振兴社会,在王莽看来,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树立楷模,影响社会,革除弊端.因此,王莽在当时的同辈人中,以严于律己而闻名.我们从以下一些事实,便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形态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初封建王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本文从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以及土地占有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指出土司制度下的湘西土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应该是封建领主制经济。同时指出明末清初生产发展下出现的土地私有是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领主制经济向封建地主制经济转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子产,又名公孙侨(? 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年(公元前543年)出任郑国执政。他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经济改革家、政治家。 当时,我国黄河流域正处於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时期,子产正是这个时期的历史代表人物,他对郑国的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等都做了重要而深刻地改革。他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保护山林,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土家族历史研究中,史学界对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出现和确立的时间问题存在着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应是封建地主经济”;也有人认为“湘西各土司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还有人认为“改土归流后,……使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领主经济”.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就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问题谈谈自己的粗略看法,不妥之处,望史学界前辈指正.  相似文献   

12.
(一)商鞅与商君書商鞅是卫君宗室的后裔,生在战国中期。当时,諸侯間在进行着频繁而剧烈的兼并战爭;社会在由领主封建制度向地主封建制度过渡(我認为中国由西周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学术界各个宗派在展开各种問題的辯論,形成百家爭鳴的現象,而以儒墨两家的势力为大。法家以李悝为先驅,商鞅是最鮮明的旗帜,与商鞅同时有申不害,稍后有慎到。商以法治为主,申以术治为主,慎以势治为主,这是前期法家的三“巨子”。商鞅在魏国做过  相似文献   

13.
论王莽复辟     
西汉末年的王莽,是一个大搞复古、倒退的野心家、阴谋家。他的所谓“改制”,是元、成、哀、平推行儒家路线的进一步倒退,代表了奴隶主残余势力长期以来妄图在政治上复辟的最后一次垂死挣扎。然而,历史的真实却长期被地主资产阶级所歪曲。国民党反动派的忠实走卒、买办文人胡适,在一九二二年、一九二九年为王莽树碑立传,竟然胡说什么王莽是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就是这种歪曲历史的典型。因此,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封建庄园是封建社会一种大土地生产经营方式的组织单位,是无论在西欧还是中国都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体。本文拟对中、西封建庄园进行比较,弄清二者的差异,着重点在探讨中国封建地主庄园的一般特点。一、领主等级土地占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考察中西封建庄园,必须先从土地所有制着手。我国的封建庄园的土地是地主私人所有制,而西欧封建庄园的土地则是领主等级占有制。西欧封建庄园的土地一般是由国王或上一级封建主封授的,所有权属于最高封建主,受封者得到封土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死后六年(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十一年)举行的盐铁会议,是西汉中期的一次儒法大斗争。这场斗争的鲜明特点是,政治路线的两军对垒,表现为经济政策的根本分岐,并且直接同意识形态的尖锐斗争结合在一起。杰出法家桑弘羊,他长期理财不单着眼于经济,更主要着眼于政治,着眼于意识形态,因而赢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今天,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读一读记述这场斗争的《盐铁论》,总结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韩非子简论     
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斗争。到了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占了优势,影响了其他各家,如与法家对立的儒家也多多少少采取法家的精神以补偏救弊,韩非在这时候便成为法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的言论代表了奴隶社会中一部分比较开明的奴隶主企图使自己转化为新兴的封建领主而发表的政治主张。他并不想用暴力来推翻旧制度旧政权,他和其他法家一样只企图在现行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传靠腐化透顶的奴隶主进行封建社会的建设,把成败利纯的命运交给统治者自己  相似文献   

17.
论桑弘羊     
在西汉中期的儒法斗争中,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是法家人物中的一个杰出代表。桑弘羊的一生是与刘彻(汉武帝)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刘彻继位后的第一年(公元前140年),把洛阳一个商人的儿子桑弘羊召为侍中(职务是在皇帝左右侍从)。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中,桑弘羊始终在他身边工作,参预决策。桑弘羊和汉武帝走上政治舞台活动的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阶段,地主阶级从整体上来说还是革命者。奴隶制的残余在经济领域内,特别在工商业中,仍然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尚处在由奴隶主向地主转化的过程中,一些世家豪族也占有大量奴隶,他们都拖着一条  相似文献   

18.
战国秦汉时期 ,商人商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促进了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 ,则瓦解了农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重农抑商辩     
在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的讨论中,史学界普遍把重农抑商政策作为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重提这个问题,拟纠某些偏颇之说,以求公允、符实的评价。(一) 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虽然贯穿始终,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里抑商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大体说来,先秦的封建领主制时期,抑商的色彩较淡,秦汉以来的封建地主制时期则抑商色彩较浓。如以中唐为界,则中唐以前抑商较为突出,中唐以后抑商有所削弱,重商渐趋抬头。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主流倾向于将秦至清两千余年称"封建社会",此后在"五种社会形态"框架内,此论更成为流行说,从而使"封建"脱离了古义(本义)和西义(世界通义),也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原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有别于封建领主经济的地主经济.以及不同于分封、世袭的贵族政治的僚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长期延续的是由宗法制、地主制、专制帝制综合而成的社会形态.在西欧、日本有典型表现的封建化三特征--农人农奴化、土地庄园化、政权多元化,中国秦至清的大势与之背反.故秦汉至明清冠以"封建社会",显然不得要领,而称之"宗法地主专制社会",似可昭示其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政治体制诸层面的基本特征.又可简称为"非封建"的"皇权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