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李范文先生编著的《夏汉字典》中的一些没有弄清楚的西夏字义进行了补识。补证的基本材料是《同音》、《文海宝韵》、《同音文海宝韵合编》、《同义》、《番汉合时掌中珠》、《三才杂字》、《纂要》等西夏人当时编写的字书、韵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李范文先生编著的《夏汉字典》中的一些没有弄清楚的西夏字义进行了补识。补证的基本材料是《同音》、《文海宝韵》、《同音文海宝韵合编》、《同义》、《番汉合时掌中珠》、《三才杂字》、《纂要》等西夏人当时编写的字书、韵书。  相似文献   

3.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写本《文海宝韵》保留有刻本缺失的序言和卷末题款残片。本文对这些残片拼合整理、翻译后作了初步研究。从中发现了创制西夏文字的记录 ,充实了关于西夏文创制的内容 ,再一次确认西夏文字系元昊时期创制 ,了解到有关细节。还用西夏人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印证了西夏元昊称帝时间和加冕等重大史实。由年款和史实记录初步推定《文海宝韵》成书于天赐礼盛国庆年间 ,即 1 1世纪中期 ,属西夏前期 ,其编纂者是以罗瑞智忠为首的一批学者。参与此书编纂的有身居高位的官员 ,有通晓切韵的僧人和学者。序言对本书内容和特点记载表明西夏人对西夏语音科学的认识。从《文海宝韵》和《五音切韵》序分析了二书的关系 ,《五音切韵》将《文海宝韵》中的字纳入到韵图、韵表中 ,两书出于同一个朝代 ,有颇多重复的序言 ,内容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4.
西夏时期的《文海宝韵》和《文海杂类》,是模仿《广韵》(1007年)编写出来的。西夏文同样也是模拟汉字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西夏建国以后以西夏书面语代替了汉语书面语。西夏书面语是以西夏主要成员的弥(党项)族方言为基础创造出来的,通过汉文典籍和佛典的翻译工作,西夏书面语从仿照汉语模式逐步演变为一种精制的模式,这表现在西夏文《法华经》中出现的弥族方言典型的日常用语的语法现象,如接头词一、二 动词形态,A、B 人称代名词。《同音》代表了西夏书面语的正确写法,但佛典中又常常出现违反这些语法规则的现象。为了正确理解佛典,复原西夏语的正确模式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文海》《同音文海合编》所提供的反切拟音资料为基准,用《番汉合时掌中珠》作为辅助佐证材料,对番文辞书《同音》丁种本、写本韵书《文海宝韵》和《五音切韵》韵图中的799个重唇音字与汉语作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利用已有材料对佚失的番语重唇音平、上声字的音值进行构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俄藏佛教文献残片中新识9纸《同音》乙种本残片进行了考释。指出这些残片版本不同,内容此前未见,学术信息丰富,尤其是инв.No.6183号为乙种本第56页内容,可补诸本之缺。通过这些残片,可以确定《同音》乙种本足本为57页,西夏字总数为5804个。  相似文献   

7.
《韵补》所引汉代著述 ,多为宋人所见旧本 ,可以用来校、补现存文献之缺失。本文以《易林》之例 ,说明在对汉代文献整理、研究方面 ,《韵补》和《太平御览》等类书有着同样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夏汉字典》、《俄藏黑水城文献》所公布的《同音》甲乙丙丁四个版本、《番汉合时掌中珠》、《三才杂字》等西夏时期的字书,以及《西夏语形态学》、《西夏文字解读》等西夏语言文字学专著进行了研究考证,针对一些普遍容易出现西夏文字书写错误和笔误的问题,着重从文字形体结构对比分析入手,阐述了西夏文字规范写法的有关问题,对准确认识、书写西夏文字和研究考证西夏文献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查阅西夏字书韵书《文海》《音同》《义同》《番汉合时掌中珠》《五音切韵》和《中国藏西夏文献》《俄藏黑水城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的部分文献以及聂历山的《西夏语词典》,发现了95个西夏文字没有被名家的字典收录。这批西夏文字的发现,增加了西夏语言文字的品种和内容,对研究解读西夏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韵补》,宋人吴棫(约1100—1154)所著,是我国古音学的第一部著作。后世学者对它以及吴氏的古音学说评论颇多,褒贬不一。然而,我们觉得,无论是批评者还是颂扬者,大都存在一种共同的毛病,即对于《韵补》的本来面目,主要是它的收字条例、所载字音的类别和通转条例,还缺乏客观的深入的全面的调查研究,以致对吴氏的古音学说产生了不少的误解,并把自己的误解当作吴氏的观点来加以批评或肯定。因此他们关于《韵补》和吴氏古音学说的好些看法都或多或少带有主观片面的色彩。我们认为,想要恰如其份地分析吴氏古音学说的是与非,评定吴氏在古音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