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中,诗歌并不是他的主要武器,但这并不是说,他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无足轻重,价值不大。恰恰相反,鲁迅的诗论和诗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为我国新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苏州大学学报王英志同志,前几年主治清代诗歌理论,有《清人诗论研究》等著作面世。近年来,他以此为基础,旁搜远绍,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清代以前的历代诗论、文论和诗作,又有收获。他的新作《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新探》,已分别由南京出版社和江苏古籍出版社相继推出。这两部专著的体例格局与一般学术著作有所不同。其最为鲜明显著的特色是,作者或在单篇文章中、或在整部著作里,注意把诗论、诗说和论说者本身的作品结合起来加以考察阐述;以论说者的诗作或词作来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穆木天与创造社的关系。穆木天参与刨造社各个时期的活动,是发起人之一。穆木天的诗论和诗作属于中国式的象征主义,丰富了创造社的创作方法。他的诗论、诗作独具特色:纯粹诗歌与国民诗歌的结合,统一性与持续性的结合,造形美与音乐美的结合,民族彩色与异国薰香的结合。穆木天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扩大了创造社的译介范围,成为创造社中法国文学研究的权威。  相似文献   

4.
王士禛(1634—1711)是清初在诗坛享有盛誉的大家。他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突出,以“神韵说”为标志的诗歌美学理论颇成系统,而且在对中国诗歌发展史的研究和总结、对历代诗家、诗作的评价方面也用力甚多。他评诗论诗范围广泛而颇具识见,这是我们研究王士禛的诗学思想不可不注意的一个方面。钱钟书先生对王士禛的诗歌颇多批评,但对其评诗论诗却非常推许:“渔洋论诗,宗旨虽狭,而  相似文献   

5.
陈子昂的诗论是否带有复古倾向?他对魏晋六朝诗歌的贬低以至否定,应如何评价?他的诗论与诗作,在精神上是否完全一致?他的诗作,是否与六朝诗歌传统绝对无关?本文拟对这些问题略作探讨。一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是以他的《修竹篇序》为纲领的,他的密友卢藏用撰写的《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又对其诗歌观点作了深得要领的阐发。读读这两篇序文,便能把握其诗论的内容要点和实质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革命诗歌因其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诗歌大众化的实践、政治抒情诗和长篇革命叙事诗的实绩,体现出它不同于其他类别诗作的诗美特质与诗学向度,革命诗歌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它的成败得失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桐城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地方,方苞之父兄师友许多都是杰出的诗人,方苞在其影响下很早便对诗歌创作产生了兴趣,并且终身没有中断过诗歌的创作。其诗作流传不多,就目前所存诗作看来,可谓义正辞雅但韵味稍逊,因此其诗歌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作为一个文论家,方苞的诗论继承了传统诗论中"诗如其人"、"文以载道"的观点,重视诗人的经史根基和诗歌内容,又与其古文"义法"理论中之"言有物"一脉相承。方苞诗作和诗论成为后来桐城诗派的先声,值得学者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胡风的诗论构成了其文艺理论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他的诗论注重诗人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感,重视诗人的主观战斗精神和战士身份,并推崇和鼓吹无拘束的奔放的自由诗歌体式,对诗艺和其它诗歌体式则相对忽视,对诗人身份的认定也有偏颇之处。胡风的诗论正是在合理与偏颇之间同时展开与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朱熹的"诗"学通论,是基于其《诗》学、诗论和诗作整合为一的考察。朱熹于《诗》学上降次而不废黜《诗》,其路径是:在以《诗》为诗认知前提下,先废黜汉唐政教美刺的《诗经》学体系,再建立新的理学化《诗》学体系。在诗论诗作上,作为理学家也以"作文害道"的理念贬抑诗,但却贬而不废,有"诗人之言"的诗论和千三百首的诗作。在诗歌美学上是一个"平易"的主张:以里巷歌谣、朝廷宗庙乐歌解《诗》;诗论中反复申说"平易";诗作也贯彻着"平易"主张。降而不黜《诗》、贬而不废诗歌以及"平易"诗美主张,和朱熹对诗歌本质即真情实感的即时抒发而非搜索枯肠的苦"做",以及理学家、诗论家及诗人的集多重身份于一体有因果关系。朱熹的"诗"学思想是为人生的一派,于诗歌为艺术的特质上存在不足性。  相似文献   

10.
黄遵宪是中国近现代诗歌改革的先驱,其变古求新的理论与"新派诗"创作鲜明的反映了诗歌变革的要求,由此推动诗界革命也促成了诗论的成熟,对诗界革命来说黄遵宪的诗论就是先导的理论旗帜。  相似文献   

11.
许筠的诗歌理论深是中国诗论影响下的产物,许筠更承传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批评方法,尤其是摘句批评朝鲜诗人诗作,在其诗学批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出了他的尊唐诗学意识。  相似文献   

12.
德国青年诗人格奥尔格·维尔特(1822—1856),作为无产阶级的一名忠实的歌手,他用诗作武器,英勇地战斗在最前哨,为德国革命呐喊。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今天,在诗歌界认真讨论诗人与时代、诗与政治的关系等一系列美学问题时,认识和评价维尔特及其诗歌的社会价值,这对促进诗歌理论的讨论,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南社时期,柳亚子论诗尊唐抑宋,但其诗作总体上却表现出亦唐亦宋的艺术风貌.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的风云际会使他将诗歌作为思想宣传、政治鼓动、社会评述、历史记录的工具,从而造成了其诗歌创作对其诗学思想自觉不自觉地部分背反.作为南社的领袖和灵魂,柳亚子是南社诗人群体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因此,审视柳氏诗论与诗作之间这一部分背反的现象,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柳诗的理解,把握南社诗歌活动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可为当下诗歌创作实践和诗学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出发,运用过多种文学武器投入战斗。诗歌,也是其中的一种犀利武器。如果说,鲁迅的杂文是投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枪;那么,鲁迅的诗歌,特别是后期的诗作,则是革命进军中的战鼓和号角。  相似文献   

15.
殷夫(1909—1931),浙江象山人.他是我国无产阶级早期的优秀诗人.他的诗作,继承并发展了由郭沫若开创的现代中国革命诗歌的优良传统.他以自己的诗歌为战斗武器,唤醒和鼓舞了人民的斗争信心和革命热情,有力地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殷夫的作品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诗集》(包括译诗),小说、随笔,以及戏剧集《小母亲》等.作为殷夫文学创作最优秀部分的红色鼓动诗,大多写于一九二九年以  相似文献   

16.
对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前人已有不少评论。建国以后学术界对他的诗歌创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特别是对他的讽谕诗评价更高。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与元九书》中。对于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评价,多年来也是大都予以充分肯定的。也有个别论者对白居易的诗论和讽谕诗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近来重读《与元九书》,觉得白居易的诗论与诗作有些问题还应从二者的结合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庞德的一诗在中国的翻译与阐释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出现了误读.这种误读有深刻的动因:中国古典诗歌及诗论影响了庞德诗歌及诗论,这种影响反过来左右着中国读者对意象派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方东树将杜甫置于古今诗人之最。方东树认为:在内容上,杜甫在重诗教的同时能缘情而发,诗作情真意挚、活泼生动;在技法上,杜甫能将散文之法移于诗歌,诗法高明。方东树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杜诗作出了独具一格的评述,其诗论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艾青的画论     
艾青作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已为人们所接受,其诗歌艺术及诗论得到较多的研究,但鲜有人论及艾青的画论。艾青的画论经历了三个时期,显著的特点是:绘画题材的人民性;表现形式上注重写实,同时富有自己的主观感情;强调绘画与政治、宣传的密切关系;他对待国画改造的态度,亦是中国现代绘画史的缩影。艾青的画论对其诗论和诗歌创作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同时他的诗作充满了自我主体的抒情性。他的画论与诗论的人民性、政论性、诗歌书写的自我主体的抒情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人之运命。  相似文献   

20.
严羽的诗歌创作以及其与《沧浪诗话》的关系,历来少有人关注。认真研究其诗歌,对认识严羽的诗歌理论和思想都是有裨益的。对以禅喻诗和以禅入诗两个概念的辨析,可以进一步指出严羽诗论中以禅语入诗和以禅趣入诗的区别;同时通过对其诗作的分析,可以看出他的理论主张和诗歌创作中始终没有跳出"模仿"的窠臼,这是严羽诗论和创作实践上的一大抵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