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与发展的文化载体,那么支撑和维护这个文化载体的重要基础--寺院经济就尤为重要了,它是宗教信仰发展的产物,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兴衰过程.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的清真寺寺院经济的收入、支出、管理等方面展开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力图对这一特殊的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清真寺的经济功能对都市穆斯林及穆斯林社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是伊斯兰教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体,中国伊斯兰教不仅有其特殊的宗教教义思想,而且还有其特殊的经济基础——独特的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与活动都离不开清真寺经济的支持,它的发展与繁荣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清真寺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建立以及与早期伊斯兰教发展的关系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研究了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发展的历史;最后一部分,侧重于中国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的研究。提出中国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的时间应界定在宋、元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开原老城清真寺的历史沿革、选址与环境、平面布局以及单体建筑的空间格局、装饰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老城清真寺的营建不仅遵循了传统清真寺的建筑规制,体现了伊斯兰教的规范和要求,且受到东北地区特有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地域环境影响,是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相互融合的珍贵产物,丰富了我国伊斯兰教建筑宝库,并为研究东北地区伊斯兰教文化提供了建筑方面的详尽资料。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兰州市清真寺经济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兰州市伊斯兰宗教经济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进行的调整和变化,并就适应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礼拜真主、举行宗教仪式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因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也因伊斯兰教传入时间、地域以及信仰者文化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清真寺建造时间、发展阶段、建筑特色、建筑形制、数量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新疆清真寺与内地清真寺分属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两个不同体系。  相似文献   

7.
回族和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阐述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本人拟从“伊斯兰教和回族风俗习惯”、“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伊斯兰教和回族经济”、“伊斯兰教和回民教育”、“伊斯兰教和回族民间文学”、“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的形成”、“回民和清真寺”七个方面,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进行探讨。这是第一篇。  相似文献   

8.
近代上海的崛起,为伊斯兰教的振兴,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移民社会所独具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优势,均使伊斯兰教的发展沾受其惠。诸如清真寺的增多,穆斯林人数的激增,有关的社团组织层出不穷,伊斯兰教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力开展,都昭示了伊斯兰教与近代上海发展同步跳动的历史脉搏。  相似文献   

9.
楹联在我国源远流长,从萌芽雏形发展到格律定型,有其漫长的历程。这一传统文化被回族接受后,融入伊斯兰文化色彩并得到广泛应用。清真寺中的楹联凝聚着中国伊斯兰文化与华夏古老文化精髓,即所谓“以儒释伊”,融中阿文化为一体,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精品。本文较详细地论证了中国伊斯兰文化方面的楹联的背景、承传、内容及艺术水平等。历代记载或论述楹联的专书和集锦不胜枚举,但有关伊斯兰教文化领域的楹联汇编却始终空缺。李传明先生广征博采,将全国各地古往今来清真寺的楹联加以搜集、整理,写就《中国清真寺楹联》一书,填补了这块历史空白,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在新疆哈萨克族发展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本土化”的历史.经过兴建清真寺、开展经文教育、设立宗教管理组织、确立宗教教规等历史过程,阐释伊斯兰文化的共性与哈萨克族文化个性之间张力的消解,形成了带有草原游牧特色的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1.
圣战、商道、移民和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载体。圣战传播是通过宗教与非宗教领地的分离和许诺所形成的,商道传播是通过商业手册和商业集聚所形成的,移民传播是通过迁入与迁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所形成的,清真寺传播是通过宗教阵地和强大的后盾所形成,在此基础上以古兰经一圣地为核心构成伊斯兰教完善的自我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2.
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中,在穆斯林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穆斯林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活动场所,因而被称之为“白易图勒拉黑”(真主之家)。然而,清真寺不仅仅是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穆斯林社会结构的中心,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缩影或窗口。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历史上的清真寺在穆斯林社会中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清真寺是穆斯林政治社会活动的大本营。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体系,而且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它的涉世性决定了清真寺在穆斯林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及其信徒于公元622年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首先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率领众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库巴清真寺。这座清真寺也被穆斯林称为“先知清真寺”,它成为宣传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的上海穆斯林有着浓郁的宗教意识和虔诚的信仰,按照伊斯兰教义的规定,他们将自己的财产,甚至是毕生积蓄用以修建清真寺、修缮回回公墓、支助朝觐活动等各项伊斯兰教事业建设,推动了近代上海伊斯兰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喀什,这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丝路名城,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尤其是艾提尕雨清真寺前那头缠白布的维吾尔老人悠长的念诵,会把你的思绪不知不觉中从现代引向远古。喀什,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终历史文化。在汉唐时榭喀什是当时的安西四镇之一。十一世纪後,是喀拉汗王朝的政治中心之_国邋斯兰教传入新疆後,喀什又麴劳斯兰教传人新疆最早的地国国打伊斯兰教的一个中。乙。凝聚著伊斯*文化精华的文提承尔清真寺,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在中亚地区也负有盛茗。伊斯兰大学者阿荣5-1’·阿吉‘阿丙木就是这座清真寺的伊玛木、…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 ,回族乃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之结果。清真寺在本土化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传承与交融”的双重社会文化功能。这种功能贯穿于唐宋时期的“蕃坊”迄至今日的回族社区。传承即对回族先民所负载的伊斯兰文化的传扬与继续 ,交融则是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主体文化—儒家文化进行充分而自觉的整合 ,从而使处身异质文化氛围里的回族穆斯林在中国社会得以生存。清真寺与云南回族社区的嬗变 ,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资参照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伊斯兰教信仰状况的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伊斯兰教的认同程度降低,仪式遵从度降低,对清真寺功能的认知较为一致;在校学生的宗教生活改变较大,突出表现在宗教行为方面;性别、原居住地、对伊斯兰教的虔诚度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卧尔兹是伊斯兰教"解经"这一传统学问方式在新形势下具有时代意义的开展,是我国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种有效途径,体现着我国宗教管理方面的实践智慧和创意精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中国伊斯兰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该项活动在中国伊协继承发扬伊斯兰教已有宗教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创新和开展,并且得到了广大伊斯兰教界的广泛响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一种对不满现状的替代办法,许多北非人和其他国家的阿拉伯人转向伊斯兰政治运动。当前伊斯兰教的复兴,实际上始于20年代。从此,新的穆斯林运动出现了,同时个人虔诚通过上清真寺和参加公共祈祷而表现出来,而且有日益上升的趋势。以物质角度来衡量,出于对政治和经济不满而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变,复兴之火逐渐燃起。80年代的研究资料表明,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唐朝中前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成为中国最早接纳穆斯林的城市之一。唐、两宋时期伊斯兰教在广州飞速发展,可惜战争割断了其在广州的发展。始建于唐朝中前期的广州怀圣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该寺见证了伊斯兰教在广州的兴衰史。  相似文献   

20.
清真寺功能的共生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生学的话语场景中,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物质要素与意义载体,在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质的穆斯林社会中,具有系统意义的主导共生界面属性.根据清真寺的共生界面属性以及在共生系统中的贡献或功效,清真寺功能可分为有序化功能、伺服功能、凝聚功能以及共生优化功能.承载着文化意义的清真寺,强化了穆斯林的知识、情感与伦理道德的融会贯通,是穆斯林社会提高共生效率并向更高层次的有序化演变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