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的发展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本文根据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按照时代的内容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内容等进行了详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广西最早的曲艺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明朝。明代以前广西就有民间传说、歌圩唱和、巫术活动等流传,这些是孕育少数民族曲艺萌芽的文化土壤。清代是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形成时期,曲艺大致有在民间祭祀仪式中形成和在跨区域、跨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产生两条形成路径。民国时期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是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繁荣时期,社会的变化与时代的感召推动了少数民族曲艺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昊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2):45-47
历史、身份、话语是文学理论知识建构的三个至关重要的维度,自文学诞生之日起便蕴含其中。20世纪,这三种维度被重新发现,并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情形下,梳理各种维度研究发展的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促进文艺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材料的缺陷、个人能力的不足和历史维度研究自身的断裂性发展状态,想展现其全貌绝非易事。笔者在此只是力求粗线条的勾勒出历史维度研究发展的一些线索,厘清其在当代多向发展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的传播,在古代主要体现为朝贡贸易传播和民族迁徙传播,在近现代主要体现为华侨华人传播,在当代呈现出多元传播的特点。总的来说,自古至今,中国文学在东南亚的传播路径是日趋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的特点尤其体现于当下这个时代。今天,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和媒介载体多元共生,影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强势崛起,中国文学在东南亚的传播迎来了崭新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5.
西夏从兼行中原王朝的法律制度和民族习惯法到建立自己的较为系统、完备的文书档案法规,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西夏文书档案立法,既有对中原律法的继承和借鉴,又有创新和变革,既与中原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民族、地方特色。与同时代的唐宋相比,西夏文书档案立法在内容上较为具体、详备,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有关赋税、军事、畜牧等簿籍档案法规较为健全等特点。本文对西夏文书档案立法脉络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总体布局,循序渐进.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它的形成是四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和发展完善的过程,实现了从邓小平“两位一体”到江泽民“三位一体”,再到胡锦涛“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的创新.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尺牍最初以公文的形式存在,早期主要流存在具有记言档案性质的《尚书》中,后出现在具有属辞比事性质的《左传》《史记· 列传》等私家撰述中,且私书有所增加.汉魏以来文体变革,类目体系不断完善,加之尺牍应用化与寒庶文人的社会需要,尺牍文献入集条件已然成熟.唐宋以来,尺牍文献在走向专集化、著述化的同时,亦借助日用类书的发展实现了日用化、大众化,反映了唐宋社会变革的面貌.从尺牍文献的流传脉络来考察《中州启札》在著录书目中从子部类书、杂文再到集部总集类的演变,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日用到专集的性质转化.这种转化折射出元及明前期儒学边缘化、儒士下沉的现实,亦反映出明中叶以来儒学复兴的历程,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强化之特征.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需求的不同的文学样式.本文拟用文化分层的方法研究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以及两者的关系,即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放入文化的四层次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中的心态文化层进行理解,进一步将两者分别归入心态文化层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确认民间文学自身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末伦是一种从带宗教色彩的巫事曲调中脱胎而来的民间曲艺,它的产生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巫婆唱调脱离巫事活动变为末伦历经了一个“末能”[mot neη]—“末嫩”[mot nep]--“末伦”[mot len]的发展演变过程,壮乡的巫事活动、土司制度和壮族人民的民众智慧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学自诞生以来 ,在其理论形态上出现了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三种不同的发展取向 ,且分别经历了古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和当代社会学理论三个不同阶段 ,并最终形成了一种“现代化研究范式”。而当代全球化的兴起 ,为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社会学理论必须应对这种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欧洲联盟通过巴黎条约、罗马条约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经历了三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逐步实现由单一的煤钢共同体向经济共同体和政治、经济、外交与安全、司法、民政一体化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国际力量。欧洲联盟在成员国规模和一体化内容发展的同时,也向中、东欧国家与地中海沿岸国家扩张和渗透,并制定和实施了走向亚洲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主义已经和全球化并行成为世界两大主要趋势之一。本文着重对区域主义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脉络等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概念上,主要有经济说、政治说、主观建构说和综合说四种关于区域主义的观点;在类型上,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区域主义分为刚性区域主义和软性区域主义,正式区域主义和非正式区域主义,封闭区域主义和开放区域主义,经济区域主义、政治区域主义、安全区域主义和货币区域主义;在发展脉络上,区域主义发展可以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8060年代和20世纪8090年代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抉择,现代中国既有近30年对社会主义道路曲折探索的历程,也有30余年开辟和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历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实现现代化,这是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趋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经了从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到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振兴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从"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4.
15.
20世纪初 ,中国实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 :2 0世纪前十年 ,由于受实业救国思潮、清末“新政”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实业获得快速发展 ;但辛亥革命后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实业发展暂时陷入低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使民族资本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战后我国的民族工业一度陷入困境 ,但并不是没有机会获得发展。 2 0世纪初中国实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一直呈向上发展势头的。对这一时期的实业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分析其成因 ,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经济变迁状况以及这些变迁在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依据 ,进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明朝初期一次规模空前、跨越国界的政治、经济、外交活动,也是一次震惊世界的伟大的航海活动,更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展示自我、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的盛事,六百年来,其影响之大,世人瞩目;影响之久远,后人传颂不息. 相似文献
17.
论壮族的历史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壮族的历史文化主要有语言自成体系、尚鬼、尚铜鼓、尚黑、贵少、稀讼狱、男少女多、爱唱歌等特点。时至今日,除了语言和贵少,其他六个方面的特点均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全面贯穿于中国伟大实践的产物,是始终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的崭新现代化道路,是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科学现代化道路,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进行了现代化道路的验证与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创造性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时期擘画了现代化蓝图,新时代以来开启了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人类、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主张包容性的和平发展,彰显了丰富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意义,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新方案,破解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顽瘴痼疾,拓宽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场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开放性表明,它的结构和功能都没有也不会停止在某一界限上,它将不断地扩展、更新、升华自身,从而使自己成为一种未确定的、没有限制的存在,这就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特点.在文化的未确定性、开放性这个总特点的基础上,文化发展中还显示出许多重复性、常规性的特征亦即规律,它回答的是文化沿着什么规则和程序发展变化的.这些规律主要包括自然-人化律、功能-结构律、转移律、主流-传播律、目的-自然决定律等等. 相似文献
20.
满族说部是北方民族的史诗,说部艺术深深地根植于民众之中,它是有着长期流传历史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代代口耳相传,颂扬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鞭挞了假、恶、丑的行为,讲述了氏族盛衰兴亡的历史,极大地激励、鼓舞、教育了满族后代,满族说部是文化记忆中最古老的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