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小李去年7月专科毕业后,被一家银行录取从事柜员工作,由于沉浸在找到一份"体面"工作的快乐中,小李爽快地在劳动合同上签下字,并且交掉了劳动手册,等到小李发现自己是劳务派遣工时,已经在柜员的岗位上工作了大半年。小李觉得自己受到了企业的欺骗,以企业没有向自己说清楚用工性质为由提出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改变用工形式。而这时,企业拿出了劳动合同,提出小李是在自愿情况下签字的,并且同期还有其他员工可以证明企业已经履行了相关解释义务,结果小李的仲裁请求自然也得不到支持了。  相似文献   

2.
回绝的理由     
寒江穆 《社区》2012,(29):63-63
同事小李和我一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半年前.因为孩子小,他把父母接到城里,一来帮忙照顾孩子,二来可以尽尽孝心。可时间不长,小李就向我诉起苦来。倒不是因为生活上有什么磕绊.而是他父亲太爱“显摆”.经常向小区里刚认识的那些“老哥们儿”炫耀.说自己的儿子在某大机关工作.有什么事尽管找他,为此给小李“揽”了不少事儿。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恩惠     
一个经营书报亭的人因为生意越来越差而万分沮丧。他不自觉地走到近郊的一座寺庙。据说寺里的"明镜长老"是个颇有些见识的长者。他来到"明镜长老"面前,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几乎打懂事时起,就没人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高考落榜后好不容易在一个工厂找到份工作,做点零活,没两年却下岗了,朋友也都不再联系了。后来勉强经营一个书报亭,  相似文献   

4.
小李毕业于本市一所高等专科学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求职之路走得并不顺利。眼看身边的同学都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小李心里很是着急。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李听说这两年数控专业很是“吃香”,在外企流水线上做操作工,一个月的收入甚至比白领还高。小李心动了,他想自己脑子也  相似文献   

5.
案例案例一: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应届生时,小李参加了面试,可是才几分钟就被淘汰。原因是小李在面试中十分紧张,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也忘得一干二净……案例二:小王非常优秀,临近毕业有十分远大的抱负。因此,一般的单位给予的面试机会他根本不重视,马虎应付了事。他希望等待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好像迟迟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21日,纠结了一个多月后,黄云凌最终去了福州市汽车南站,摆起了地摊。他是厦门大学的管理学博士,毕业已近半年仍没找到工作。"最讽刺的是,我研究的领域是社会保障,如今自己却沦为弱势群体。"黄云凌说道。这一切,都因为命运与他开的一个玩笑——"先天性脊柱侧弯",俗称"驼背"。黄云凌身高刚到1.5米,头部前驼,而且因身材过于瘦小而显得全身比例不协调。  相似文献   

7.
小李,家住宁波市海曙区月湖街道太阳社区。做了5年营销工作后,他想跳槽换个岗位,因为技能单一,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一位大伯知道后,马上就跑到了小李的家。“你有什么技能,有什么样的求职意向,我可以试试来帮你。”小李半信半疑。到居委会一打听,才知道眼前这位热心的大伯并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李凤林 《社区》2011,(34):37-37
记得我刚到春夏社区工作时,说话办事,还处处显露着学生时代的青涩。周围那些好心的大妈经常提醒我,小李呀,你得让自己"厉害"一点儿,要知道,咱这社区里,啥人都有,可不都是讲理的,"难缠户"多得很啊。听了这话,我总是一笑了之,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相当的自信的,更何况现在是法治社会,我坚信只要我站得端行得正,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和平解决的,也没有什么人是不能和睦相处的。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9)
朋友小陈的弟弟,已经毕业一年多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按说,这个小伙子十分优秀。据我所知,在大学里,他的学习成绩总在班上前几名,年年都拿奖学金;学生工作也没少做,最辉煌的时候做到院学生会主席;兴趣爱好也挺广泛,篮球打得很漂亮。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毕业生,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也陆陆续续地递出过一些简历,但每次收到的答复几乎都一样,那些公司的老  相似文献   

10.
凸凹 《可乐》2011,(3):46-46
作为猎人的父亲,猎获了很多猎物。但是,多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尚未找到能够说服自己的价值证明,猎人的身份是可疑的。譬如他打松鼠。因为松鼠啮啃人类的干果,被列入"四害"行列,每打一只松鼠,村里给记两分半的工分,只要把松鼠尾巴交到队里,证明一下即可。他每天都要打十几只松鼠,业绩可观,但依然找不到昂扬立身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他感到自己走到了绝境。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又丢了,老婆有病,儿子的学习让人操碎心……他觉得人生所有的不幸都被他遇上了。每天,他都将自己反锁在卧室里。他越来越害怕出门,不愿意看到熟悉的面孔,而大街上的  相似文献   

12.
从学校毕业后,小李进入国内一家知名企业从事文员工作。刚工作没几天,周围的一两个同事就经常好心“劝说”他:“试用期过后,公司就不会用你啦!以前新进来的人都这样,你还是赶紧跳槽吧!”类似的话听多了,小李不禁有些惶恐。工作一  相似文献   

13.
魏晋名士里,刘伶以酒为名,他的饮酒不仅仅是为饮而饮,或者说他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酒徒",他在酒里体味老庄的境界,在他的文章里描绘自己酒后所体味到的玄境,实际上是在借酒入玄,在酒醉的时候,寻找现实里无法找到的"自然"。  相似文献   

14.
吴明 《今日南国》2007,(20):35-36
[坚守者]我用青春等明天小李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曾寄予满腔希望的几个比较理想的工作最终都一一落空。但小李最终还是留在了北京,现在他在一家小广告公司做文案,月收入仅1500元。为了节省开支,小李经过东奔西走,总算租到了一间350元的地下室。房里除了一张床,几乎什么也摆不下。即使这样,小李1500元左右的收入仍然十分紧张。"工作的时候我是幸福的,每完成一个文案我都特兴奋,认为苦有所值。可等到需要支付开销,用尽心思仍然入不敷出的时候,心里又觉得特别委屈。理想与现实像一场噩梦,人在其中时而平淡从容,时而筋疲力尽。"像小李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他们仍然坚守着等待明天。"我用青春等明天",成了"小李们"无奈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15.
近日听到两位工作不久的青年"诉苦"——那天,主任让小李去送份急件,不料,途中小李新买的助动车出了故障,修车耽误了时间。"急件"成了"慢件",小李回来受到了主任的批评。小李十分委屈:助动车是新买的,还在保修期内,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要怪应该怪生产厂家。可主任不容他分辩,严肃地说:"不要寻找借口,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导游小秦  相似文献   

16.
题 一 阅读下列资料,根据要求做。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让多年的得力助手给他找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然而半年 过去了,居然没有找到。他的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苏格拉底的病床边沉重地说:“我 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 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 的,差别就在于你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 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请以“相信自己”为话题,写…  相似文献   

17.
案例:小李是应届毕业生,虽然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却一心想进银行工作,因为他觉得银行工作稳定、福利好。近日,小李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则银行客服中心招聘坐席代表的信息。该岗位对应聘者的专业并没有局限在经济、金融等学科,小李顿时觉得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立即投递了简历。凭借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小李成功闯过了初试和复试。几个回合之后,银  相似文献   

18.
佚名 《人生与伴侣》2006,(11):28-28
“一晚睡9个小时,为什么白天还是那么想睡呢?”在某公司上班的小李简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想睡的时候,倒头趴在办公桌上就睡着了。办公室同事都笑称他为“睡神”,为此,他耽误了不少工作,也没少挨老板骂。  相似文献   

19.
借钱风波     
梅雨 《社区》2003,(13)
我家对门住着一对小夫妻。丈夫小王是个电工,也许是工作不忙的缘由吧,他总能抽出些时间打打麻将,妻子小李是个护士,工作比较忙,有时忙得连饭都赶不回来做,好歹他们刚结婚不久,还没孩子。一天,我正在书房写稿子,“咚咚咚”有敲门声,我连忙开门,一看,原来是小王。只见小王搓着手,结结巴巴地红着脸说:“梅姐,能借三百元钱给我吗?”我一愣,也不知他做什么用,就在一刹那间,我忽然想到小王有打麻将的恶习,而且小李也曾叮嘱过我,不要借钱给小王。“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我问。“是这样的,前天我和小李去逛商场,小李看中了一件皮衣,价格挺合理的,明…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10,(33):14-14
"提提当年勇"找回自信 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刊登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发点"今不如昔"的感慨,数落数落当下年轻人的缺点,回顾一下自己当年的豪情壮志,有助于人们找到自信。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一方法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