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立中央大学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学府,也是抗战时期国内规模最大、系科最全的大学。中央大学在抗战期间实施的配合抗战、服务抗战的措施,诸如院系的整合与课程的调整、各类培训班的建立、以科研服务抗战以及对抗战建国活动的直接投入等,不仅发挥了大学教育的人才优势,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而且折射出了学术与政治间的互动。中央大学的内迁及其抗战救亡运动是内迁高校抗战运动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民意识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前途。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班集体建设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和意义:以班集体活动为契机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载体;以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为依托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以班集体建设凝聚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准,有助于带动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鉴于公民意识不可能简单引进移入,传统文化缺乏公民教育资源,我国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长期空白,转型期中外新旧观念的强烈撞击;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性品格、全球化意识与权利责任教育。就现状而言,公民意识教育应紧抓责任感教育的重点,垒实法制教育的基础,建设公民教育体系,让公民意识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4.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行为特征与倾向,成为突发事件发展和解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某高校"路由器突发事件"的典型个案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存在公民身份意识淡薄、公民资格教育欠缺等问题。因此,必须在大学加强公民教育,在公民教育的视野下,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和公民技能,增强大学生理性行使权利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和有效表达水平,从而有效降低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大学生公民身份意识、国家民族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六项内容,发现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较为薄弱.学界应进一步加强公民意识理论研究,同时我们应从教育、文化舆论建设和增进大学生政治民主参与度等方面着手,强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国家国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应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为我国尚未成熟的公民意识教育提供试点,另一方面它对于大学生个人、教育体制以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家银行,始建于晚清,历经北京民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其发展历史与国家政权的命运一直密切相关。南京国民政府得以建立与巩固,徐仰仗帝国主义势力外,实 得力于以中国银行为核心的江浙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现状出发,探寻其背后的传统教育弊端;并在强调公民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法律教育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存在较强的耦合,进而探寻了法律教育在公民意识方面可发挥作用的四种途径,以达到为现代公民社会提供具有高素养人格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华北事变”前,南京国民政府在积极“剿共”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抗战准备。这一时期的抗战准备可细分为两个阶段,每一阶段既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抗战准备,也有思想文化方面的抗战准备,具有韬光养晦、隐秘进行,“安内攘外”、矛盾交织,依赖外援、受制于人,全面准备、持久抗战,由虚到实等特点。这一时期的抗战准备一方面为“华北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全方位的抗战准备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综合国力虚弱,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阶级本性及其执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路线大大制约了这一时期抗战准备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权利义务意识淡化、现代环保意识薄弱和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方式方法的错误,还有大学生自身的缺陷。要扭转这种局面,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要渠道,严格的日常管理是重要途径,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主要载体,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公民教育比较成熟,具有合理规范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独特,能有效实施服务学习等特点。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有效性:通过传授公民知识、训练公民技能和培育公民意识来丰富公民教育的内容;从培养公民的主体性、政治参与性和道德性三个方面明确大学生公民教育目标;合理设置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课程,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2.
从民国时期的历史档案入手,初步勾画了当时民国要人和中医界名流创设首都国医院的经过,并着重从经济、政治、时机三方面剖析了创设未竟的主要原由:①建设所需的巨额经费无法及时筹措到位;②民国政府持观望冷漠态度,没有积极地予以全力支持;③正遇抗战非常时期,客观上缺乏顺利建设之和平氛围。  相似文献   

13.
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整个公民意识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民意识的内涵又是丰富的和历史的,据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强化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可表述为:以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为核心,以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为基本内容,同时,公共意识、规则意识乃至全球意识也是当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应当强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通过各类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以及在职干部教育等形式解决干部缺乏,干部素质不高等问题,从而为边区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的干部,这些干部在贯彻中共抗战政策、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边区干部教育在教育宗旨、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都体现了抗战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公民人格塑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大学生公民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公民意识,培育公民潜意识和塑造公民行为模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功能就必须在研究公民人格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灌输指导、陶冶领悟、组织参与的公民人格塑造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施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公民及公民教育概念内涵的分析,结合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现状,提出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现代公民。在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日常管理、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增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生态意识教育是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教育研究领域。生态意识教育主要包括生态哲学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态美学教育、生态科学教育和生态价值观教育等内容。我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主要存在着生态意识理论课程教学方面投入不足、生态意识教育实践不足、生态实践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加强我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路线图是:拓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理论教育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大学生态校园、提升大学校园环境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新闻媒体都发挥着巨大的舆论动员和引导作用.国民党《中央日报》在抗战中的宣传技巧,主要体现在根据阶段性目标选定宣传内容和根据实际对象策划宣传方案两个方面.《中央日报》始终从国民政府立场出发报道新闻,体现了其作为党报理应为政党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系作为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抗战教育、人才培养、边疆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体现,其中包含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微博的出现为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并依靠自身的“能量”对其产生影响.微博时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培育基础;二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构建制度保障;三是培育第三部门,催发公民社会;四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成熟公民;五是净化媒体职业素养,促进网络环境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