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生态安全作为中国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PSR模型建立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泰尔指数对1998—2018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研究表明:1998—2018年,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由较不安全等级向较安全等级转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分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均衡,呈"南低北高"的空间格局;影响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农膜施用强度、城镇化水平和复种指数,2018年障碍度分别为12.1%、8.2%、13.4%、17.9%、14.4%;从长远看,生态压力准则层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作用持续增强,生态状态准则层和生态响应准则层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作用持续减弱。在未来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构建施肥、施药、施膜安全体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生态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生产要素,生态资本运营的本质就是要维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确定生态资本运营最低安全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生态资本运营最低安全标准设立的经济学基础,设立了生态资本运营安全标准的评价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生态安全阈值,为确定生态资本运营最低安全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蕾 《统计教育》2005,(2):18-21
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中国,人与自然之间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为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升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的高度。这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内涵,继而根据若干原则建立了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PSR模型,文章构建了由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要素构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各指标对应各评价等级的取值区间;将模糊数学和物元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对安徽省沿江地区的9个城市2008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模糊物元法探讨了2010—2019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的生态安全时空特征,并借助障碍度模型测度阻碍各省份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时间序列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在空间格局上,各省份生态安全水平呈现从“中游领先”到“下游超越”的演进格局;在障碍因素上,人均水资源量是流域沿线各省份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共同障碍因素,且不同省份的生态安全障碍因素亦具有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经济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以及综合生态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建立了四级生态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法解决评价指标权重计算问题.同时对成都、重庆、广州、南京、西安五个城市进行生态系统评价,并对各指标进行了横向评价,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出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2005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敏感级".进而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20个单项指标,发现经济因素是造成2005年湖北省土地生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朝科 《统计研究》2003,20(9):17-4
全球环境日趋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人类未能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其根源在于缺乏关于生态系统如何影响我们以及它们 (生态系统 )所处状态的信息 ,而缺少这些信息 ,在宏观上要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是不可能的。而在微观上 ,公众和企业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也会因信息缺损而一事无成。  一、生态安全的概念及本质关于生态安全的概念 ,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笔者认为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保持过程连续、结构稳定和功能完整的一种超稳定状态。实现生态安全 ,就是要使生态环境能够有利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理念引入到生态安全系统评价中,选取我国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态安全系统的运行机制,识别系统内部物质、能量流转的路径及强度;并采用生态网络的研究方法,构建了生态安全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转的动力学方程,对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内部呈现出差异化的框架结构,构建了不同的物质能量的流动网络;南海区域安全系统稳定性处于成熟稳定阶段,东海区域处于发展稳定阶段,黄渤海区域则处于初始不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特征的基础上,测试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态势系统稳定性,(以宝鸡市为例)揭示其各分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的差异性,以进一步研究土地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发展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突变评价模型及其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的问题,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只有减少权重赋值的主观性才能体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文章依据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突变评价模型,以宁夏南部彭阳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为例验证了其具体用法,该模型不使用权重,只需按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很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体现了该模型简捷、实用、科学、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保障中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既可为四川奠定良好生态本底和提供产业支撑,也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大气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全球气候安全造成严重胁迫,产业经济的去碳化发展刻不容缓。以物流产业为例,借助PSR模型构建物流碳排压力下大气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投影寻踪模型对2005—2014年中国内地30省域大气生态安全值核算分析,并针对PSR模型指标探索大气生态安全可行路径,结果显示: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2014年中国内地30省域大气生态安全水平呈现总体良好、区域间相差较大现状;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下,"状态"对各省域物流碳排压力下大气生态安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响应",最后是"压力";物流碳排与大气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为物流产业及大气生态安全水平低下现状,其次为人类生态保护的响应措施落后。  相似文献   

14.
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对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政府服务3个维度出发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4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维持较好,但存在着生态功能区间发展不平衡和生态功能区内发展不充分的现象;经济绩效对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政府绩效次之、生态绩效较小;针对保护生态安全、创新生态系统、转型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旅游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其结论也证实了在重点生态功能区仍然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虽然顾客是一线服务员工日常工作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关于顾客行为影响一线服务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很少。提出了顾客对服务员工的关系建设行为(CRB)、顾客对服务质量的积极评价行为(CPA)(二者统称顾客积极反馈),并阐述它们如何影响服务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OCB)。针对医生、美发师、美容师及其顾客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顾客对服务质量的积极评价行为对服务员工在服务工作中的成就感和服务员工感知被尊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最终促进服务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就对服务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对影响力而言,顾客对服务质量的积极评价行为所具有的正向作用远大于顾客对服务员工的关系建设行为所带来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企业安全支撑体系进行了分析,在对企业安全评价进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物元分析方法对企业安全支撑体系综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并进行了应用,对企业安全评价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构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体系由1个总指标(浙江省生态文明指数)、4大领域(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37项评价指标构成.运用该指标体系成果,对浙江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总体判断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平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领域比2010年均有较明显的提高;生态制度领域则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行业生态损益能力评价及生态经济禀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仲明 《统计研究》1999,16(6):44-50
工业部门的每一行业都有其特定的生态损益能力和生态经济作用力,这就构成该行业的生态经济禀赋。研究发现,行业间生态经济禀赋具有很强的代偿互补性。正确分析和评价行业生态经济禀赋,科学运用这些禀赋对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组合代偿以维持生态经济的平衡运行是行业生态经...  相似文献   

19.
国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蕾 《中国统计》2005,(2):21-23
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中国,人与自然之间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冲突。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向我们袭来。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升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的高度,并尽快建立国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PSR模型,以主成分分析法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17项指标在总体水平和子系统生态水平中的权重系数,对西安市长安区近10年来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动态评价分析,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时间序列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5年长安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呈现逐渐恶化趋势,目前已经处于极不安全状态。相关性分析显示,造成土地资源压力加大的主要因子为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占地区比例、城镇化水平、人均水资源量、每公顷耕地化肥负荷等。通过时间序列预测,在2005年后5年内该区域状态值与响应值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土地资源所受压力继续加大,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政府必须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保障当地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