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的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化的全球化是符合逻辑的命题,它内涵着文化的同质化、文化的殖民化、文化的高度相关化三层含义.文化的同质化有助于国际关系的缓和与改善,文化的殖民化毒化着国际关系,而文化的高度相关化则增加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我们应当认同文化全球化的客观性,努力构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机制,坚决反对文化殖民与文化霸权,并以包容的心态和宽容的精神对待异质文化,营造多元文化共处共存的理性、平和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论文化的固有特征和研究进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考察了诸家文化定义的基础上,阐明了作者对文化概念的看法,进而探讨了文化的十大固有特征,展望了文化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3.
试析文化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洁 《天府新论》2005,1(2):108-111
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类历史现象 ,既有相对性的特质 ,又有绝对性的因子。文化的民族性、多元性、稳定性可看作其相对性特质 ,而普遍性、一元性、流动性可看作其绝对性特质。文化的相对性中寓含着绝对性 ,文化的绝对性通过文化的相对性而得以展现。文化就是在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张力中发展前行的。只承认文化的相对性会走向文化相对主义 ,取消了文化比较、文化对话、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只承认文化的绝对性又会陷入文化绝对主义的偏执 ,导致某种民族中心主义 ,取消多样文化存在的可能性。文化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不可偏执一端 ,惟其如此 ,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成与发展的。文化的多样性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取决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性质的不同。在世界文化大家园中,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存在,是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文化观的视野中,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并不意味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包容是绝对的、无限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是有条件的包容,是一种选择性的包容。在阶级社会中,体现不同阶级利益、反映不同阶级立场的核心文化内容,不但无法包容,还有可能是针锋相对与冲突的。  相似文献   

5.
林剑 《学术界》2013,(7):70-79
文化在本质是实践的,是在人的实践的基础生成与发展的。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的因素都会对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发生作用与影响,因此,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文化。按照各种不同的因素对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可以将文化区分成不同的文化类型,从文化学的意义上看这种区分是有意义的,它可以凸显不同的因素在文化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但文化观不同于文化学,它关注的是不同文化的本质与性质。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冲突的,还是非冲突的,文化研究者们各执一词,有人强调文化之间的共生共处,有人强调文化之间的对抗与冲突。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具有非冲突性的一面,也有冲突性的一面,是冲突与非冲突的辩证统一。正确地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性与非冲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的意义已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同与接受了.但时下许多人对全球化的认同具有片面性,人们认同的只是经济的全球化,而对政治的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则是惧谈与拒斥的.但是,全球化是一种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各民族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单向流动的过程,文化全球化并不必然地导致文化的西化与文化的资本主义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既要有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也要有民族的文化自觉性,既要尊重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要避免文化的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及其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两个方面探讨当代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 ,并认为这一趋势标志着人类生产方式和发展观念的根本变革 ,反映着人的发展的实际进程 ,开拓了当代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燕飞 《广西社会科学》2006,(8):191-192,F0003
语言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二者不可分割。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文化导入原则,正确把握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元晋秋 《学术论坛》2012,35(9):153-158
文化与意识形态首先具有本质的不同: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附加在物质载体上的精神内容,而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被赋予了特定阶级意志的思想或精神体系的形式。其次,文化的意识形态化表明了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负载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的一系列操控,文化内容被赋予一种特定的存在形式、一种具体的解读方式———文化的意识形态化由此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心的文化"是徐复观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它以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的理解,开出中国文化的新的向度.他以心的文化的形而中学而与西方文化的形而上学区别开来,揭示心的文化的生命特质,批评了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化的倾向.徐复观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心向解读,实现了他返本开新的哲学诠释,它强调生命与现实,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性,也给我们在当代如何把握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特殊视角.  相似文献   

11.
文化史的研究应该沿着两种理路拓展和深化:"历史的文化"和"文化的历史"。"历史的文化",即研究在历史的流程中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包括心理结构、性格趋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若干稳定的观念形态是如何生成、嬗变、整合、积淀、定型的,从而探寻民族的心路历程,揭示民族文化的历史个性和特质。"文化的历史"即以文化为切入点,揭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是怎样互相渗透、彼此推引的真相。这两种理路的文化史研究都要求弱化狭隘的学科意识,增强开放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提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说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经历了一次从"有形"到"无形"的洗牌.从概念的界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文化的表达(如艺术、音乐、文学、宗教、戏剧及像视觉、听觉、味觉所表达出来的文化的信息等)和文化的文法(如感觉、心性、历史记忆、无意识的文化认同、无意识的生活结构和集团的无意识的社会结构等).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文化的中心和边缘的划分要根据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绝对的中心和边缘,也不能在非遗政策上厚此薄彼.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发展过程中,要面对文化结构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重构在遵从民俗文化特质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组合,才能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进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学术论坛》2005,1(8):181-184
本文主要就文化创新的内涵、文化创新对人的素质发展的全新要求、文化创新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新与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4.
把握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自觉建设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 ,具体表现为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这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这一进程。结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 ,清醒认识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以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诉讼文化是指历史地凝结成的特定社会群体在面临或面对诉讼时稳定的应对方式,是人的生活方式在诉讼方面的体现,是社会成员在诉讼方面有规律的反复的反应,核心是社会成员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在诉讼方面的形象。诉讼文化具有群体性、稳定性、"现时"性、地域性、对应主体上的可分性、可选择性特征。诉讼文化既可以区分为职业诉讼文化与非职业诉讼文化,也可以区分为刑事诉讼文化、民事诉讼文化、行政诉讼文化。诉讼文化重新界定有助于将以往停留在结果上的考察转变为过程考察,将以往侧重于对传统的批判转变为对社会各主体的改造,凸显诉讼文化的独特性和提升诉讼文化研究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6.
资本时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的互动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焦虑.资本时代,商品经济是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经济动因;现代科学技术为其鸣锣开道;文化和宗教的原因是其文化缘因.所以厘清资本时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需要"经济场域",从而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疑问作出合理的思考、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实现国家文化治理的现代化。《决定》对文化的新论断抓住了解放文化生产力的"牛鼻子",切中要害地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把握了现阶段文化发展规律,夯实了国家文化治理的基础,完善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在价值祈向上推动由政府文化管理走向国家文化治理。  相似文献   

18.
论文首先批判了文化这一基本概念的经典定义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的三分法已经不能涵盖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而着重分析了在社会转型条件下文化含义的现代发展,文化可以划分为经济文化、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和观念文化等。论文还探讨了文化与知识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关系,阐明了完美人格的养成应该是文化与知识并重。  相似文献   

19.
赵传珍 《理论界》2013,(6):40-42
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思想家雷蒙德.威廉斯把文化解读为"整体的生活方式",他在此基础之上建构了一种唯物主义的文化范式,即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文化具有"日常的、整体的、大众的、共同的"多重特征,旨在批判唯心主义和精英主义的文化观,在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内赋予了文化新的内涵,同时又以文化范畴为切入点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新的反思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吕松涛 《江淮论坛》2006,(2):181-184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描绘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图景的概念。对于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学术界主要有文化一元论和文化多元论两种对立观点。二者分歧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对文化本性的片面理解。超越文化一元论和文化多元论,必须全面理解文化的本性。从文化关系、文化发展、文化功能、文化主体层次的角度分析,文化全球化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