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并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因素,教育生产力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渗透于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上形成和催生出新的生产力要素,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主要体现在教育生产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以及教育生产力和个体成长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二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可降解餐具转化为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次性可降解餐具这种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政策、新科技研究、生产力的实现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实例阐述了三者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者相互制约,其中有利的政策因素是新科技研究的催化剂和指路明灯,新科技研究的技术含量是它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生产力的实现是一个与消费者逐渐的认同和接受相一致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山西省伴随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而出现的生产力发展和布局方面的变化,总结其经验教训,进而探讨今后山西省生产力的合理发展和布局问题。 一、山西在全国生产力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 1.生产力布局符合全国总体布局的要求 众所周知,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开发条件良好,地理位置适中的山西省自然责无旁贷地担  相似文献   

4.
“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生产力具有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客体因素,又是生产力得以实现的条件和方式,同时环境又可以动态地转化为生产力,某些环境又可以构成部门或局部生产力,因此需要对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做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林业分类经营的本质和关键问题是林业生产力重新布局问题和林业管理体制与政策问题.目前林业分类经营的制约因素一是林业投入不足;二是林地面积有限;三是富余劳动力多;四是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滞后.相应的发展对策一是选择适宜的融资方式;二是提高林地生产力;三是转移剩余劳动力;四是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史学界通常一方面肯定自然环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古代和中世纪。在决定近代以前某些国度或地区的面貌,它们之间相互交往的路线的走向等方面,自然条件和地理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同时又认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地理因素的影响就更加减弱。即:生产力水平越低,人类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作用越大,反之,人类生产力水平越高,受到环境制约越小。这种见解注意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互相作用以及从变动着的关系中去讨论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这显然比简单地将地理环境当作一种外在于人类的、千  相似文献   

7.
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建设的大量实践,给民族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研究生产力布局就是一个新课题。诸如生产力的结构和特点、生产力布局的地域组合和地理分布、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因素等等。研究各民族生产力布局规律,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有着现实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本文就当前民族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读者。一、关于研究民族经济地理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魏晋作为中原重要政权,其畜牧业与同为汉族的汉唐政权相较大为逊色,这主要是与魏晋政权对牧场的设置有关.魏晋官营牧场分布于黄河下游两岸.这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区,其畜牧条件远逊于汉唐在凉州的这一天然畜牧场所.但魏晋官营牧场的布局却是受时代因素--军事部置、人口锐减、少数民族内涉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因素制约下的必然选择.这种布局虽然影响魏晋畜牧业的规模,但却能满足国家对畜牧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发展要受着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一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状况、伦理、人口等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条件作保证。但是,教育归根结底是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特征的,它的根本职能就是为一定社会造就所需要的人才。它是对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身心施以各种影响的活动,为此,教育的发展除受到上述提到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规律生产力在空间的布局是有客观规律的,人们在进行生产力布局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规律,进行合理布局。违背了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生产力布局规律有适用于各个社会形态的共同的一般规律,也有只适用于某一社会形态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1.
当今农村人口的生育行为是受农村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状况、经济体制、传统社会心理以及旧的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从某种程度来讲,农户的生育行为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  相似文献   

12.
消费是直接的满足需要的活动,道德则是合理地满足需要的保证。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状况及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下,道德价值观通过对需要层次及满足需要方式的选择,实现其对消费行为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明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及路径主要包括:科技创新通过作用于生产力各构成要素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从微观、中观、宏观不同层面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制约因素。为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性合力;强化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创新人才支撑;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地区经济布局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把东部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全国经济振兴,人民共同富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探讨作为国民经济主导部门的工业地区布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现有的三大经济地带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生产力布局,首先需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地区经济的内在联系,进行多层次的经济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乔纳森·休斯坚决反对西方绿色批评者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生态指责,力图证明该理论与对环境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理解是相互兼容的。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因果关系的理解框架中,阐明马克思劳动过程概念的普遍性和生态依赖性;坚持政治经济学主要观点,在生产力、技术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研究中,论证技术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性效应需要以生态良性的形式来实现;遵循共产主义基本原则,在需要三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中,展现马克思以生态制约、生产发展和需要丰富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形式。这种辩护虽然存在抛弃辩证法、缺乏政治导向、轻视生产关系、夸大需要作用等理论缺憾,但仍然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技术创新和消费方式等方面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绿色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发展生产力与提高经济效益,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确认识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探讨发展生产力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正确途径,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显然是十分有益的。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受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本文主要是站在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角度来探讨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总要落实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各地域的经济又有机结合成国民经济的整体,社会生产力的这种空间分布,构成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布局。作为社会生产力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生产力布局.则指的是城市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的情况,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研究和探讨城市生产力布  相似文献   

18.
影响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是影响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要与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的教育观念相适应 ,离开了这个前提 ,职业技术教育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也必须以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关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蒙古人民革命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决议和党中央一九七六年所作决定的指示精神,国家计划委员会、科学院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生产力发展和布局研究所同苏联计划委员会所属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合作制定了一九九○年前蒙古人民共和国生产力发展和布局的总纲要。这个总纲要包括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所有问题。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总纲要是具体阶段中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是计划工作体系中的  相似文献   

20.
灾害与经济关联分析及减灾经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灾害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与生产力布局又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和发展,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经济发展对灾害的影响都在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减灾就是效益的灾害经济观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尽可能降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致灾效应;努力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降低社会经济的易损性;逐步建立以灾害保险为主体的综合救灾补偿保障体系;大力开展灾害经济区划工作,将减灾防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