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记·屈原传》曰:"离骚,犹离忧也."于"离"字未作进一步说明.应劭以"遭"训"离",王逸以"别"训"离",二说均未必是.《易·离》:"离者,丽也."明代杨慎《丹铅杂录》说:"丽之为训,连也,又双也."《礼记》所谓"离坐离立",正是"丽坐丽立"——相并而坐、相并而立之意.在先秦、两汉以至隋唐文献中,"离"与"丽"通假,都是相连比并之意,是不言而喻的.故先秦、两汉典籍中,常于"离"字不下注脚,这正是太史公于"离"字"初未明下注脚"的原因.准此,"离骚"当理解为"双重乃  相似文献   

2.
《离骚》与巫风“性”文化《离骚》作为长篇抒情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上下求索、忠贞爱国的悲剧情怀。但是,《离骚》中屡屡出现了用以寄寓情感的花草美人,自拟弃妇、婵媛女、宓妃、女、二姚等象喻符码,弥满着浓烈怪异、引人注目的性意向内容。如何理解阐释这些性色彩的...  相似文献   

3.
一、文化艺术——西方“和平演变” 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手段 在人类历史上,凡要颠覆一个政权,消灭一个国家,总不外乎采用两种手段:一种是火与剑的强硬手段,一种是笔和舌的心理攻势。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立的初始阶段,帝国主义者往往采取火与剑的武力手段,妄图将这些社会主义的“婴儿”扼杀在“摇篮”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4国武  相似文献   

4.
陈沙 《东岳论丛》2004,25(4):201-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反经济全球化”斗争现象也更加突出。目前这一斗争现象呈现出自身特点 ,具有双面作用  相似文献   

5.
古晶 《中州学刊》2002,(5):36-36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同时 ,反全球化运动也应运而生 ,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反全球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它代表着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些被边缘化、被排斥的弱势群体 ,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本组文章从不同侧面对反全球化运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以期促使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全球化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6.
中国“反文化”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化创造出的“正价值”与“负价值”同步积累,人类的历史是“正历史”与“负历史”同步演进的。反文化是以反取向思维和行为揭示匡正“负价值”“负历史”为主体职能的一种文化类别。中国古代具有反文化品格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孔子等。先哲们以特殊的语言揭示了人从“无”中走出,而在“有”中消亡的“负历史”轨迹,他们均从精神上保持了对物质的“反骨”,抵制物欲对人心的渗透。中国近现代历史运动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具有高品位反文化含量的运动。鲁迅、毛泽东均具有反文化的品格。在商品大潮涌动的今天,尤其需要有为的高品位的反文化的参与和匡正,呼唤真正的“精神贵族”!  相似文献   

7.
姜春民 《理论界》2007,(4):138-139
负文化是介于文化与反文化之间的文化现象。负文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间接而潜在的,但对社会的危害有时比反文化还要持久。应该清醒地认识负文化和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采取特殊、积极、有效的方法消除负文化现象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评论界视若不见的冷漠,还是先锋诗人们囊中羞涩地不屑一顾,汪国真的诗以每本四、五万册的数量不断面世,至今尚无收敛之势,在诗歌沉寂已久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人们可以认为汪国真的诗意象浅薄,所示人生哲理是对生活表层的肤浅认识;也可以对其“为中国人夺回四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豪言壮语淡然一笑或傲然训斥“黄口小儿,滥出狂言”。但是,我们却无法对一个拥有如许读者的诗人(请那些认为汪国真算不得诗人的评论家原谅)置若罔闻,尤其是诗人们苦心经营的诗集不得不自费出版,印数仅以千计的当今。汪国真其人其诗大红大紫,等着他签名的队伍见首不见尾;近三十家出版社竞相出版其作品;报纸杂志争相聘为专栏作家;电视台邀请其为专题节目主持人;在当代中国,从来没有一位诗人受到过如此礼遇厚爱。透视汪诗引起的轰动效应,人们可以发现产生这一文化现象的诸多原因,“汪国真文化现象”理应引起评论界的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9.
范曾现象,即指画家范曾以一个国学开讲,一夜之间由国画大师转型为众多媒体追捧的国学大师,这是当代文化活动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然而,无论从传统学术观念,还是绘画诸层面解析,范曾现象存在内在荒谬性,范曾的国学大师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卷”“躺平”“摆烂”等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表征了青年群体以厌倦劳动为状态的集体焦虑、以逃避劳动为表现的软性抵抗和以拒绝劳动为选择的消极对抗等“反劳动”现象。形成“反劳动”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消费主义消解青年劳动价值认同,社会转型过程复杂加剧青年劳动困境,家庭劳动教育不力引发青年劳动误区,自我认知偏差弱化青年自我劳动认同等。破解青年“反劳动”问题,必须直面青年一代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筑牢青年劳动价值认同,以健康和谐的劳动环境保障青年劳动发展权益,以崇尚劳动的家庭教育凝聚青年劳动教育合力,以知行合一的自我教育强化青年劳动主体认同,进而实现青年劳动观念的重塑。  相似文献   

11.
唐诗有云:“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为我国先秦时代最伟大之诗人,其《离骚》一篇,更为历来脍炙人口之作,古来即与《诗经》并称为“诗骚”,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之地位。然而“离骚”一词意为何解?今试结合历来学者之论,以评析话说,进而析论此名之含义。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叙《离骚传》以还①,学者已有论及“离骚”一词之义者,而于训解上则颇有歧义。其大旨之归趣,仍可加以协调。及至宋人治学,好出新义,其中即有学者项安世与王应鲜提出了“离骚”亦即“骚离”之说,其义颇为新鲜。项安世《项氏家说》卷八称事篇…  相似文献   

12.
美国自立国以来,在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和法治等精神的鼓舞下,一直具有深厚的反威权主义传统。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反建制主义高涨期,通过改革或革命推动社会的变革与前进。如今,以特朗普现象为代表的新一轮反建制主义运动再现,此次高潮既继承了历史传统,也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并对美国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出现大幅度调整,对此,中国可保持战略耐心,理性应对,并积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文化年”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斐  于海峰 《理论界》2007,(2):109-111
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格局下,中国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增强,注重挖掘文化作为一种权力资源的潜力。近几年来,中国根据自身的整体外交战略,依托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不断创新的先进文化理念,以“中国文化年”:作为一种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外化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意义,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增强国际共识。“中国文化年”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新战略、新格局、新机制的形成,有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重塑与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正反一体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一个词兼备正反两种文化义,多表现为以下三种:其一,用于不同场合形成的同一时代的正反两义;其二,从不同角度换位思考形成的同一时代的正反两义;其三,基于词义演变而形成的同一时代的正反两义。而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哲学根源是矛盾对立的辨证思想和认知参照点理论体系,可以说,正反一体文化现象是主客观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和产物。探究正反一体文化现象意义非凡,既可为现代风俗礼仪溯源;又能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还能规范用语,避免偏误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一、赤壁战地歧见是一种文化现象赤壁之战的意义不仅仅是导致三国鼎立,更重要的是由此而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内涵远远超过了战役的本身,它至少包括:历史学的史籍记载和评论;考古学对赤壁战场出土文物的研究和阐释;军事学对赤壁战例的分析和总结;文学艺术中诗歌、小说、戏剧等作品的描写与抒怀;历史地理学家对赤壁地望的考释与界定等等。所有这些,我们似可称之为赤壁文化现象。千百年来,这种文化现象超越时空,传承不息,当代甚至衍生出一种赤壁旅游文化。正因为赤壁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又经过一代又一代各色人等的…  相似文献   

16.
拉祜族“班考”现象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传统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中,存在着一种“班考”现象。这种现象的基本特点是,拉祜人有两个“居住地”,一个是相对稳定的村寨大家庭住地,另一个是随着游耕地不断迁徙的临时住地,这种临时住地,拉祜人称作“班考”。一、“班考”现象是拉祜族游猎游耕文化的特有反映,固定住所与非固定住所并存,这是与其生产的不稳定性相一致的。二、“班考”现象是拉祜族大家庭制度裂变的产物,“班考”为大家庭制度向个体小家庭制度转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三、“班考”现象为拉祜族分配,继承制度变迁提供了现实条件,即从原始平均主义分配继承原则转变为个体私有制分配、继承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就“认老乡”文化现象的形成前提、心理机制、历史起源、利弊得失等方面略述浅见,希望得到诸君雅正。一、形成前提:地缘的变迁倘若我们在国外遇到中国人,在省外碰到同省人、县外见到同县、同居住地的人,……尽管先前素不相识或交情不深,这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却油然而生,极易将关系处理得分外融洽,这完全是由于地缘变动而造就的一种文化现象。假如国内与国内相逢,省  相似文献   

18.
《离骚》中之“求女”,其对象主要有三组,即宓妃、有俄氏之佚女有虞氏之二姚。这几位女性,都见于上古史料中。照通常的解释,其中宓妃为伏善氏的女儿,溺死后为后世所谓之洛神;有诚为古国名,相传有诚氏有二美女,其一为简狄,后来嫁给帝誉(即高辛氏),是商人祖先契的生母;有虞亦古国名,姚姓,为舜之后代,寒促使浇杀夏后相,少康达到有虞,有虞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更详细的史料则无从稽考。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三者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是血统高贵的贵族妇女。但倘若想仅就她们自身在史料上的记载来认识她们,则显得非常不够,主要…  相似文献   

19.
《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王逸注“日又忽去,时将欲暮。”后人遂遵王说而引申曰:“忽忽,疾行貌。”实误。今按,此“忽”当与“暮”近义,作幽暗解。试论之: 屈赋中“其”“之”诸字常用作连词“而”(“之”“其”“而”古音同属之部,故音近义通)。则“其”前后之词,其词性往往相同而词义相近似。如“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纟画)其难迁”。“总总”即“离合”,“纬(纟画)”即“难迁”。类此者甚众,兹不赘举。同理,此句“忽忽”与“暮”亦当为同义词,共明“日”之状态。余疑这“忽”为“曶”之借字,《汉书·古今人表》:“仲忽”作“仲曶”。《汉书·扬雄传》:“时人皆  相似文献   

20.
张翙 《云梦学刊》2011,32(6):43-46
作为屈原形象特征的“高冠长剑”,并不是诗人用以表示自己异于众人的服饰,其只是楚国的普通士服,但却有着通神的象征意义,是楚地祭祀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诗中“高冠长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通神,又喻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