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始于80年代后期的关于“东亚模式”的讨论,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又被众多学者所关注,大家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主要在于以下三点:“东亚模式”是否存在,“东亚模式”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东亚模式”是否终结。本文对理论界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讨论作了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2.
目前,金融危机仍在亚洲肆虐,一切已经显露出的信息仍然不是完整的,一个起码的判断是,对东亚金融危机进行实证分析的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耐心地等待这场危机的最终结果。而问题的关键则是,这场危机为什么会在东亚发生?它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它是否会影响东亚社会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信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东亚经济发展是否更加深入地融人了一个已经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本文无意于对东亚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分析,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东亚金融危机是否与经济发展模…  相似文献   

3.
外资主导下的垂直分工: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评说文章。随着讨论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从金融领域转向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力图从更深的层次上来分析、说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于是,展开对“东亚模式”的讨论也就非常自然了。从发表的文章来看,虽然在列举依据方面语焉不详,大多数人都对东亚模式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其中包括国内的一些学者。但也有许多人为东亚模式鸣不平。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他说:“东亚奇迹是实实在在的。东亚奇迹对亚洲经济的改造是历史上最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危机下一步走向的焦点集中到了中国大陆身上,如果人民币也贬值,无疑会在本地区引发新一轮危机。本文主要分析这次金融危机与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关系,分析东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由于问题的核心在人民币汇率,而人民币的汇率又取决于1998年中国出口的表现和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高低,因此,本文从中国出口开始谈起。一.中国外贸依然会表现良好目前,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贬值的猜测多来自对今后中国出口增长率将下降的预期。一般认为,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货币对外贬…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异乎寻常的增长曾一度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本文从克鲁格曼对“亚洲无奇迹”的不同论断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该观点的争论,指出克鲁格曼虽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酬算方法有所偏差,但他对东亚经济模式的分析和对东亚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怀疑都是值得考虑的。本文基于东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寻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本刊于1997年11月27日举办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东亚经济模式”主题研讨会上,来自国家计委、体改委、财政部、证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银行、中信公司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官员、学者,对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所反映出来的东亚经济模式的问题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开放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人的探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观点认为,根据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可以把东亚圈的经济分为三个模式。第一个模式是已经表现出巨大破绽的东南亚模式,包括韩国在内。这是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联合在美国波士顿举办了“发展战略与体制改革”研讨会,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中美双方的26名知名专家、学者就东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前景及中国可借鉴的经验等进行了研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谷一郎认为,中国政府从1994年开始在财政、银行、外汇管理、汇率制度、对外贸易和国有企业等方面的改革进展,不仅保证了中国经济的“软着陆”,而且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使中国的情况远好于东亚其他国家。 哈佛大学帕金教授认为,金融危机的恐慌不会在中国发生,因为中国有巨额外汇储备和经常项目盈余,中国的外债大多是长期债务,且资  相似文献   

10.
陈振烨 《经理人》2009,(7):68-69
从21年前的街边肉包子铺,发展成今天拥有10家全资子公司、员工近3000人的大型餐饮集团,净雅食品集团独创的“净雅管理模式”和“感动服务模式”,正在被业内同行竞相效仿。净雅食品集团的主要市场在北京和山东,经营高端餐饮,有“京城美食头等舱”的雅号。然而,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高端餐饮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1.
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石油销售部门遇到市场竞争激烈,任务繁重、地方攻关难度大、队伍迅速扩展等许多困难,特别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销售部门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因此部门在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同时,建立“大政工”体系,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部门保驾护航。本文首先论述政治思想工作在石油销售部门的作用,继而论述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目前高标准、大规模建设铁路项目新形势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架子队”管理模式在铁路施工项目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投资大亨索罗斯掀起的一场飓风,迅速在东亚、东南亚“肆虐”,搅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经济实力雄厚的韩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稳定国家金融秩序的风暴之中。韩国人奔走呼吁以步代车,为国家献金银首饰……在金融危机中艰难挺过。与其他产业一样,韩国房地产在风暴中也被破坏得几乎一蹶不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先后多次发生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的金融危机,各国为此付出了巨大成本。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我们更为清醒的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危害性。本文以日本、东亚和美国次贷等三大系统性金融危机为例,全面分析其成因,试图对我国抵御系统性金融危机提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先后多次发生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的金融危机,各国为此付出了巨大成本.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我们更为清醒的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危害性.本文以日本、东亚和美国次贷等三大系统性金融危机为例,全面分析其成因,试图对我国抵御系统性金融危机提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很多小企业陷入困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的支持。本文系统地分析我国小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我国小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其后东亚“四小龙”的崛起,以及“大跃进”和“文革”的失败,促使国人对计划经济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毅然走上了体制改革的不归路。叨年代日本经济的持续衰退以及近来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危机,则给国人一个不须交学费的进修机会。这一次,需要警醒和思考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即本世纪和下个世纪的中国发展战略。19世纪下半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确立了“脱亚人欧”的发展战略;20世纪初和50年代初,中国的执政者先后确立了以日本为师和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方针,但最终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实现西化。民国元年…  相似文献   

18.
曾被称为“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饱受指责,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本文就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是否应继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经营管理者》2009,(1):79-79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12月18日发表题为《金融危机让中日韩走到了一起》的文章说,金融海啸把中日韩赶到一块,也让它们团结起来,这是事实。三国不仅是东亚的核心,也是世界未来的经济重心。三国携手合作不仅能够振兴东亚,也能带领世界走上更和平、繁荣的道路。文章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亚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欧美的压力下,人们对1999年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议论颇多。在世界银行和欧盟都降低了对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学界也开始讨论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以及这次危机将对中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认为,在世界经济危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